分享

王羲之——“书圣”不得不说的故事

 探墨艺术 2020-06-05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若合一契, 未尝不临文嗟悼, 

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 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 

——王羲之《兰亭集序》

一首《兰亭集序》既出,兰亭因王羲之出名,而王羲之因书法出名。

集书法之大成,故而被李世民称之为书圣的王羲之的故事,且一一看来。

《冯摹兰亭序》卷,唐,冯承素摹,纸本,行书,纵24.5cm,横69.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王羲之故居 位于山东省临沂市

后人再看王羲之

只感叹其书法作品如何精妙

殊不知,其中付诸多少努力

如何“癫狂沉迷”方得以成就

错将墨汁当酱汁

年少的王羲之,为了写好书法,每天都不停的勤练,每当写完了字,就在门前的那口水池里洗毛笔、砚台。

时间一久,池水都变成黑的了,因此,当时的人称那口水池为“墨池”。

《初月帖》,纸本,(辽宁省博物馆藏)

 释文:初月十二日,山阴羲之报。近欲遣此书,停行无人,不辨遣信。昨至此,且得去月十六日书,虽远为慰,过嘱。卿佳不?吾诸患殊劣殊劣。方陟道忧悴,力不具。羲之报。

有次,王羲之聚精会神的在练字,都忘了吃饭,他母亲就叫家僮给他端了一盘热腾腾的馍馍和一碟酱。

家僮几次催他趁热快吃,王羲之都只随便的应了几声:“好啦!就吃!”。头也不转的又提起笔来挥洒。家僮没有办法,只得去禀告夫人。

《上虞帖》草书,局部,唐代摹本, 硬黄纸本 纵23.5厘米 黄26纸本

(现藏上海博物馆)

释文:得书知问吾夜来腹痛
     不堪见卿甚恨想行复来
     修龄来经日今在上
     虞月未当去重熙旦
     便西与别不可言不知
     安所在未审时意云何
     甚令人耿耿 

不料当王夫人到书房时,却见王羲之手里正拿着一个蘸着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还嚼得津津有味,而且嘴角尽是黑黑的。

母亲又急又疼的把他手中的馍馍抢下,问他馍馍味道如何,他点头说:“很好,很好!就是这酱味道有点苦!”夫人又好气又好笑:“傻儿子!墨汁怎么可以当酱呢?”

虽是一个小小故事,却也能看出王羲之年少时练习书法的专注与认真,随后的成就也就不足为奇了。

王羲之《行穰帖》局部(摹本) 24.4×8.9cm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

释文:足下行穰九人还示,应决不?大都当任

《行穰帖》曾为董其昌友人吴廷所藏,董其昌有多处题跋,又为清安岐所藏,后归清内府,乾隆有题跋题诗及鉴赏印,并刻入《三希堂法帖》。

清末,《行穰帖》流落到民间,为大风堂张大千收藏。

《行穰帖》归大风堂后,张大千来日本曾携此卷并一时存放于书法家西川宁处。曾在日本便利堂制作了珂罗版复制品。现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号称美国藏中国书法第一名品。

王羲之《寒切帖》纸本章草 25.6×21.5cm 天津博物馆藏

释文:十一月廿七日羲之报:得十四、十八日书,知问为慰。寒切,比各佳不?念忧劳久悬情。吾食至少,劣劣!力因谢司马书,不一一。羲之报。

“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

遒劲妍润 ,沉着流动的书体让人凝目相望

每至悲伤总作“书”

王羲之的作品集,每每总能从中寻出一些关于他生活的“蛛丝马迹”,而这,多由“悲伤辛酸”构成。

《期小女帖》局部

《二孙女帖》

王羲之有两个孙女,小小年纪就去世了。

而为了寄托思念他写下《期小女帖》和《二孙女帖》。

《姨母帖》行书,纸本,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释文:臣十代再从伯祖晋右车将军羲之书
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顿首顿首。顷遘姨母哀,哀痛摧剥,情不自胜,奈何奈何!因反惨塞,不次。王羲之顿首顿首。

 字间多断、顿挫,除“奈何”两字上下牵连,其余都字字独立;

笔画凝重、朴拙,其“哀痛摧剥,情不自胜”的心绪直露无遗,

悲欢离合,人生无常。而姨母的逝世勾出他一番别情离绪,故作此帖。

▲《先墓帖》局部

在“魏晋以孝治天下”的时代,先人之墓被毁,王羲之痛彻心扉。

于是奋笔疾书,有了《先墓帖》。

睿智斗贼,妙书春联

王羲之移居到绍兴,此时正值年终岁尾,于是王羲之书写了一副春联,让家人贴在大门两侧。对联是:

“春风春雨春色, 新年新岁新景。” 


王羲之《大道帖》,纸本,二行,十字,传为米芾摹本。

现藏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

可不料因为王羲之书法盖世,为时人所景仰,此联刚一贴出,即被人趁夜揭走。家人告诉王羲之后,王羲之也不生气,又提笔写了一副,让家人再贴出去。这副写的是: 

“莺啼北星, 燕语南郊。” 

《长风帖》(临摹本)局部 纸本草书 27.5×40.9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谁知天明一看,又被人揭走了。可这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邻右舍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了春联,惟独自己家门前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个办法。 
  

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笔写了一付,写完后,让家人先将对联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张贴于门上: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王羲之《乐毅论》 (越州石氏本) 局部


夜间果然又有人来偷揭。可在月色下一看,见这付对联写得太不吉利。尽管王羲之是书法名家,可也不能将这付充满凶险预言的对联取走张挂啊。来偷揭的人只好叹口气,又趁夜色溜走了。 


初一早晨天刚亮,王羲之即亲自出门将昨天剪下的下半截分别贴好,此时已有不少人围观,大家一看,对联变成: 

“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众人看了,齐声喝彩,拍掌称妙。

《黄庭经》,王羲之书,小楷,一百行,局部

王羲之《干呕帖》纸本(摹本)纵14.1厘米,横26.4厘米,共4行36个字

(天津博物院藏)

此《干呕帖》是五代至北宋时期的临摹本。国家一级文物。

这是王羲之病中写给友人的短信。该帖笔意神采超逸,书风沉着劲健,是流传有序的艺术珍品。

相传伪满时期,溥仪到将《干呕帖》带到东北,后来,流落到民间。

四十多年前,正是文革动乱时期,刘光启在堆积如山的大纸堆中发现了一卷黄黑色的旧纸卷,他抽出打开一看,眼前展开的是一件年代久远的草书纸本书帖,凭着多年鉴定书画的经验,刘光启读出该帖的内容为:“ 足下各如常。昨还殊顿。胸中淡闷,干呕转剧,食不可强,疾高难下治,乃甚忧之。力不具。王羲之。”眼前的东西竟是文物界苦苦寻觅了30多年的故宫流失国宝、书圣王羲之的《干呕帖》。

王羲之《平安》帖 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馆藏)

释文:此粗平安修载来十余 日诸人近集存想明日 当复悉来无由同 增慨


《平安帖》运笔提按顿挫的变化较多,钩挑转折间,锋颖秀发,一些牵丝引带的草书笔法,也十分生动灵巧。

虽随着时光流逝

王羲之的作品多已流散不知归处

但王羲之刻苦学习的精神

实在值得后人细细斟酌

话至此,想来今日是平安夜。

那便以王羲之的《平安帖》为终,

但愿每人都拥有一个美好的平安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