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科】我对孩子真正的帮助,始于了解、共情与赞美!

 老沔城人 2020-06-07
作者:林溪心理


    我是一个妈妈,一个22岁女孩的妈妈。

    我的孩子,正在读研一,同时还在计划考博。她的梦想,是当一个大学老师。对此,我感到很欣慰。

    我欣慰的不是她有一个做大学老师的梦想,而是她有梦想。

    心中有梦想,脚下就有力量,眼前就不迷茫。

    不得不说,现在还有很多孩子,在临近大学毕业时,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知道自己的未来该干点什么。

    所以,我欣慰我的女儿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有自己的努力方向。

    女儿能够有现在这样的状态,毋庸置疑离不开父母的帮助。

    我作为母亲,是如何帮助她的呢?

    回想这22年做母亲的历程,我发现,我真正对孩子的帮助,始于三个关键词:了解、共情与赞美。

    一,了解,是理解和接纳的前提

    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专家们都在说,要理解孩子,要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专家们说得很对,如果一个孩子有一双能够理解他、接纳他的父母,那么这个孩子是非常幸运的。

    怎么才能理解孩子,接纳孩子呢?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先了解自己和孩子。

    没错,是要先了解自己和孩子。

    理解和接纳孩子为什么还要先了解自己呢?

    接下来,我讲一下我的故事,大家就容易明白这点了。

    我曾是一个强势的母亲,我的强势是两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哪两个?

    一个是天性特质,一个是后天环境。



溪姐的天性图

    天性特质方面,看看上图,我的自我觉识智能95分多,在八大原智里排第二。

    这样的分数和排序,在IGS天赋智能测评的描述里,关键词有六个:

    自我、坚定、有胆识、独处、有主见、耐挫性强。

    看,排在第一的就是“自我”这个词。

    这样的人对自己的要求高,对家人的要求也高,还固执己见。

    更要命的是,我的人际关系智能排第7,代表我关注的焦点常在自己身上,容易忽视旁人的感受,显得强势。

    后天环境方面,我出生在农民家庭,小时候很穷,记忆里每到五六月,家里的粮食就青黄不接,要找别家借。

    所以,稍微懂事的时候,我就明白,我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过上美好的生活,因此我很要强。

    其实,一个人之所以要强,根源还是因为自我觉识智能高,时时感到自己不够优秀和强大,会不断地鞭策自己——努力,努力,再努力。

    这样,也就能解释为什么我的童年伙伴,家里也穷,但他们读书并没有我那么努力。

    天性特质是一把双刃剑,

    在它的指引下,我在努力实现自我的同时,强势也成了我的一个“标签”。

    陌生人可能不觉得,他们看到的是修炼中的我。

    我的家人以及那些与我关系不错的朋友,就会经常见到我原形毕露的样子——又霸道又倔强。

    说实话,与自我觉识智能高,而人际关系智能又低的人做家人、做朋友,真心不容易。明白了这点,我非常感谢我的家人和我的朋友对我的包容——尤其是过去,我现在已经修炼得好多了。

    回想起来,在女儿的童年时期,我霸道、倔强而不自知,哪里会尊重她的想法考虑她的感受呢?

    我根据从原生家庭里学到的养育方式,以及成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惧,打着爱的旗号,自以为是的做母亲,要求女儿必须这样这样,必须那样那样。

    孩子很怕我,我还洋洋自得,以为自己有威信。

    一个不了解自己的母亲,会沉浸在自己的教养方式里,在错误中越走越远。

    了解自己,了解女儿,是我成为合格母亲所迈出的很关键的一步。

    是什么原因,促使我开始去了解自己和女儿的呢?

    是内心的焦虑。

    女儿念初中时,学习中等,学校作业多,经常做到晚上12点多,疲惫不堪,仿佛力不从心,离我期待中的朝气蓬勃甚远。

    我的内心越来越焦虑,此时,我是教育记者,做过老师,自认为懂一点教育学。于是我选择开始学习心理学,试图缓解自己的焦虑,帮助女儿顺利成长。

    心理学的学习,让我有了自我觉察的习惯,我看到了自己的要强、倔强和固执,也看到女儿的压抑、无助和艰难。

    我意识到自己需要改变,需要学着和青春期的女儿做朋友,理解她,接纳她。

    然而,做起来很艰难。

    比如,看到她慢吞吞地做作业;

    比如,问她个事情,她老半天才做回应;

    比如,成绩中等,学习没动力,中考5A6A怕是无望……

    老母亲的焦虑与火气,常常腾的一下就被点燃了。

    这让我如何理解和接纳?

    接纳她做作业慢?

    接纳她回应慢?

    接纳她学习没动力?

    这太考验人了!

    我最多能做到妥协,不跟她生气,不跟她发火,但我知道这远远不是真正的接纳,因为我根本无法理解她为什么这样。

    理解不了,就无法接纳。

    直到我催眠班的同学把IGS天赋智能测评推荐给我,对于这个测评,刚开始我是不怎么信任的,碍于同学情面,我就给自己测了一下。

    看到那六个描述我天性特质的关键词:

    自我、坚定、有胆识、独处、有主见、耐挫性强;

    看到关于我人际关系的那句话:

    你关注的焦点常在自己身上,容易忽视旁人的感受——我感到自己被击中了。

    于是,我给女儿也测评了一下。

    一张图,让我对女儿的所有不解,豁然开朗。

    多年后的今天,女儿跟我描述当初念小学和中学时的情境。

    念小学时,她很少听课,总是在玩自己的,或者发呆,好在科目少,成绩也还不错。

    念中学时,以为还可以像小学时一样,没想到成绩就到了班级的三十多名。

    初二时,她意识到听课和不听课对知识的掌握有很大的差别,于是开始提醒自己尽量集中注意力听课,成绩开始提升,但感觉自己接受知识没有有些同学快,老师提问,她还在思考,就已经有不少同学举手了。

    有时,老师、父母问她一件事,她还在思考,还没来得及回答,老师父母就已经不耐烦了。

    考试的时候,别人提前交卷,她老担心自己做不完,常常是刚答完,交卷的铃声就想起了,检查的时间都没有。

    哎,我的疑惑可不就在这里嘛,当时她自己也感觉到了!

    那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女儿的天性图

    看上图,我女儿的肢体动觉智能排第一,高达111.73,感觉模式是体觉型的。

    这种类型的孩子,上课不容易坐得住,比听觉型和视觉型的孩子,接受知识要慢一些,因为她需要亲身体验过后才能理解。

    而且,女儿的逻辑数理智能也是超过100分。

    处理外界信息的时候,信息从肢体动觉这边输入(见下图),沿着体觉线往逻辑数理智能那边跑,经过大脑处理,然后再返回跑出来。



    因此,女儿的这条线特别长,一个外界信息,需要在她的大脑里跑(111.73101.19)≈213,更要命的是还要原路返回,213需要乘以2≈426。

    看到这个图的时候,她自己笑称反射弧特别长。

    我也是体觉型的人,但信息只需要在我的大脑里跑(95.9682.33)×2356.6。

    她处理信息的“跑道”,比我长多了,因此,她的反应就比我慢。

    换个听觉型的人,来看看。

    下图是一个听觉型的人。



听觉型的朋友的天性图

    外界信息从耳朵输入(音乐品质智能那里),沿着听觉线往上跑,跑到语文智能那边,就通过语言输出了。

    她的跑道是单边的,97.2284.84182,那这个人处理信息的速度,比我的356.6和女儿的426就要快很多很多。

    但肢体动觉智能很高+逻辑数理智能很高的女儿,是不是就一定是学渣呢?

    当然不是。女儿在她英语过四级,比达标线超出120多分的时候,她对我说,妈妈,我终于有了学霸的感觉。

    考研究生的那年,她的初试分数也上了四百,复试后的综合分是那个专业的全校第一。

    体觉型的人,虽然接受知识比视觉型、听觉型和多种感官型的人慢一些,但比他们掌握得要牢固一些,知识留存的时间长一些。

    上天在造人的时候,关一扇门会打开一扇窗。

    IGS天赋智能测评,让我了解了女儿为什么慢——做作业慢,回答问题慢,考试答卷慢。

    了解了之后,就能理解和接纳她的慢了,其实这个慢,也只是相对而言,用不是很快来描述或许更贴切。

    了解,也让我消除了对她的误会,她的慢,是她的天性特质,不是态度上的对抗。

    根据这种特质,我们采取了一些应对的办法,比如,允许上课时手脚动一动(这可与老师的要求不一样哦,小学生要求双手背在身后,坐得端端正正,所以女儿小时候容易发呆),有必要的时候上上小课,效果特别好。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每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基于对自己和孩子的看到,我从一个急性子妈妈,慢慢变成了一个情绪比较稳定的人,女儿的成长也还算顺利。

    二,父母能共情,孩子不叛逆

    女儿的青春期基本没怎么叛逆过,前半段,家里有只母老虎,不敢叛逆;后半段,母老虎在学习共情,不大需要叛逆。

    我对女儿的第二个帮助,就是学会与她共情。

    与他人共情,是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要求,一辈子都有学习提升的空间。

    对于一个比较“自我”和“强势”的人来说,学习共情,其实是不容易的,需要有意识的训练。

    哪些人比较容易呢?

    人际关系智能在88-94之间的人,他们天生就有温暖、善解人意的特质。

    什么是共情呢?

    《共情的力量》一书的作者是这样定义的:理解他人特有的经历并相应地作出回应的能力。

    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定义:

    一是理解他人特有的经历。这里的关键词,是理解,理解什么?他人特有的经历。因此,理解是前提。如果不能理解他人特有的经历,那就无法共情。

    二是并相应地作出回应。什么叫相应地作出回应?他人高兴,你做出祝福的回应;他人痛苦,你做出抚慰的回应,这就是相应。

    以我女儿为例,她特有的经历是做作业比较慢。

    当初,我不能理解她的这种慢,所以我的回应就是批评、指责、催促;而一旦我了解了她的慢是因为反射弧长,我就能理解她的特有经历了,做出相应的回应就是抚慰她、鼓励她。

    在学习共情方面,我分享几点经验。

    一要学会倾听。倾听孩子通过语言和肢体所表达的内容。

    听和倾听有什么区别?

    倾听比听多一份尊重,当你尊重孩子的时候,听他讲话,就会做到不打断他的叙述,不忙着去做评价,听他(她)把话说完。听的过程中,只做简单的回应,表示你在听,比如,“嗯”“哦”“嗯?”“哦?”“这样啊”。

    倾听,是了解一件事的过程。

    只有了解了,才可能理解;只有理解了,才可能具备相应地做出回应的能力。

    有一年暑假,我们回到老家,念初中的女儿在逗狗狗玩,这时有个老人找她说话,她没有回应,我当时觉得她那样很没有礼貌,就批评了她一顿。

    她解释说,没有听到。

    我认为她撒谎,因为我离老人的距离远一些,都听到了。

    于是就不愿意听她说了,她委屈得不行。

    这就不是倾听的态度。

    二要学会理解孩子。

    共情的核心是理解,因为年龄的不同阅历的不同性别的不同,我们常常缺乏对他人感同身受的能力,常常无法理解孩子的遭遇带给他的情绪体验。

    “哭什么哭,哭能解决问题吗?”

    “生什么气呢?这一点点小事也值得生气?”

    当我们这么说的时候,就表现了我们无法理解孩子。

    有一次女儿跟我说一句话,我正在忙,没有听到,她就提起那次逗狗狗没有听到老人问话的事,“现在你可以相信我是真没听到了吧?”

    看,时隔多年,她还没有忘记,说明那件事是对她有伤害的。

    我自己有了这经历,也就理解了孩子是真没听到。

    并与她共情,“我当时不相信你还批评你,你应该很难过吧?真对不起,让你受委屈了。”

    理解孩子,我们就需要突破年龄、阅历、性别的局限。

    相信孩子的感受是真切的。

    三要乐于表达。

    共情始于理解,但不止于理解,还要表达出来,即在理解了孩子的特有经历之后,还要作出相应的回应。

    有时候,我们明明通过倾听,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并且理解了孩子特有的感受,但却没有做出相应的回应。只说“好啦好啦我知道啦”,或者习惯于把对孩子的爱,深藏于心,没有让孩子感受到。

    不管多大的孩子,都希望在哭的时候得到安抚,笑的时候听到父母的笑声。

    如果这个父母总是不能正确地对待他们,或毫不关心他们的感受,那他们最后就会意识到,继续尝试没有意义,然后就开始关闭自己的情绪。

    所以,共情孩子需要父母把心中对他的那份理解说出来。

    在女儿的童年时期,我未能与她很好的共情,后来,当我学习了如何共情之后,我除了对她当下的“知情意行”表达共情,还经常对她耿耿于怀的往事共情并道歉。

    通过这样的做法,让她过去受到过的伤害得到疗愈。

    三,赞美孩子,让她越来越自信

    我对女儿的第三个帮助,是变严苛为赞美。

    中国的父母,习惯对孩子严格要求,普遍缺乏对孩子的肯定赞美认同。

    孩子表现不好,要严厉批评;

    孩子表现得好,也不能表扬,怕他骄傲。

    这样的做法,使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很低,活得很压抑。压抑久了,就会爆发。轻则叛逆,重则自杀,或者杀父杀母。

    最近,青岛的一个律师妈妈就被她的高中女儿给勒死了。

    这样的事情,近几年,看新闻,年年都有发生。

    一个在美国常春藤大学读博士的女孩,非常优秀。然而,在她的母亲眼中,似乎远远不够好。

    这个母亲在国内是一位事业有成的艺术家,对于自己唯一的女儿也异常的高标准严要求。

    一次,她去美国看望女儿。跟以往一样,母女俩没说两句话,妈妈又开始了她对女儿的“鞭策”。

    面对母亲的挑剔,女儿忍不住问:我是不是永远都没法让你满意?

    母亲依然没有正面回答女儿的问题,而是反问:你觉得自己做得很好吗?

    听完母亲这句话,女儿转身,决然地从阳台跳了下去。

    这些都是个案,不必恐慌。

    但我们也要从这些案件中看到,如果孩子长期缺乏肯定赞美认同,一味严格要求,是肯定会出问题的,只是问题的严重程度不一罢了。

    学习心理学之前,我跟大多数要强的母亲一样,严厉有余,温和不足。

    意识到赞美的巨大力量,是跟台湾师大的许维素老师学习的时候,她是国内焦点解决短期疗法的第一人。

    记得那天,学习的内容是赞美的原则和方法,许老师给学员们布置了一道作业,晚上与家人联系,赞美一下他们。

    我通过QQ联系上了女儿,问她在干嘛,她说在记英语单词。

    我又问,她同宿舍的人在干嘛,她说在玩游戏,有的在电脑上玩,有的在手机上。

    得到这样的素材,我开始学以致用,用“启动自我赞美”的句式,去赞美女儿,“你的同学都在玩游戏,轻松自在,你却在记英语单词,你是怎么做到的?”

    没想到,她回如此认真的回答:妈妈,你这么说,我还有点不好意思哦。

    我之所以不玩游戏记单词,是因为,

    1.我以后想当大学老师,得现在就开始努力;

    2.现在花很多时间玩游戏,是在浪费青春,玩游戏追剧是老年人干的事情;

    3.现在上小课,每次都要花几百元,学了不巩固是浪费钱;

    4.我给自己订了计划,每天要完成多少任务,就一定要完成,我希望自己是一个有毅力的人;

    5.学英语其实也很有意思,每天完成了任务之后,我都有成就感。

    我当时很是震撼,真的没想到赞美有这么大的力量。

    这五条,不正是我朝思暮想要对女儿说的吗?

    如果是我对她说,她可能会觉得我啰里八嗦。

    但由她自己说出来,她就看到了自己的资源,就看到了自己蓬勃向上的力量,就给自己赋予了去实现人生目标的能量。

    从那以后,我越来越有积极性去使用肯定赞美与认同了,女儿也越来越自信。

    不仅如此,我看人看事也越来越乐观了。

    女儿决定考研的方向是“古筝的教学与演奏”,她学古筝,十多岁才开始,没有童子功。

    要考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实在是难度不小啊。

    她自从有了目标之后,每天早上都去琴房练琴。

    其他季节还好,长沙的冬天很冷,琴房没有暖气也没有空调,练琴的手冻得红肿,她依然坚持。

    那段岁月,常常是我刚醒来,就收到她录的琴声,听着听着,就热泪盈眶。

    她的琴声,已经超越了我能评价的水平,但我不管,即便是外行,我依然会说出我内心的感动。

    用我的感动,去表达我对女儿的肯定和欣赏。

    女儿的生命,属于未来,我无法陪她一直走下去,所以当下,我更加愿意用赞美去为她祝福,让她获得长久的力量。


    (来源:娃的世界咱要懂)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