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的人抱怨工资太低,但没有真的辞职,多半是以下几个原因

 布衣粗食68 2020-06-07

昨天,和老同学张财旺聊天,他一直在向我抱怨。张财旺,人如其名,一心一意想要发大财,可是他却事与愿违,大学毕业后,想方设法考公务员,但是没有考上,后来“退而求其次”,考上了一家事业单位。

刚刚上班的时候,张财旺在乡镇做农业方面的工作,后来又做了文字方面的工作。现在他通过内部遴选,到县里的房产管理中心工作。一路走来,张财旺其实也很努力了,他没有背景,出生在农村,往上数八代,还是农民。依靠自己努力读书,跳出了农门,进入了体制内工作。

可是,张财旺越来越感觉自己活得“窝囊”,尤其是同学聚会的时候。好几个同学,都当了大老板了,赚了几百万;有的同学,在企业当管理人员,工资都是上万元一个月;还有的同学,在乡下办养殖场,一年也能赚几十万。再看看张财旺,每个月到手的工资,三千块钱左右,到了年底,一次性年终奖一万块钱左右,然后就是一些下乡补助,一年到头应该有三四千。如果他一个人吃饭,这些钱,也够用了,可是一家人吃饭,就真的“捉襟见肘”了。

去年,张财旺通过按揭,买了一套五十万的电梯房。每个月要还贷,他的日子就真的“过不下去”了。但是不买房,能行吗?他的老婆和孩子不答应啊,再说了,总是在县城租房子住,也不是长久之策。他的父母在农村有几间红砖瓦房,但是离县城太远了。

张财旺对我说:“老同学,你知道吗?我们单位的工资,太低了。我连请客吃饭,都很担心,要是一个月请客两次,这个月的工资就花完了,生活费都要另外想办法了。”

我说:“财旺同学,你可以选择辞职,然后自己创业啊。现在的社会,你就是去厂里打工,一个月工资三四千是常事,工资五六千,很多地方还是有的。如果你自己 开店的话,头脑灵活一点点,一个月一万块钱收入,也很靠谱。”

张财旺说:“我都是三十多岁的人了,在体制内混了七八年,现在出去创业,真的不知道怎么办?等还完了贷款,我一定会考虑辞职的,那时候,就没有这么大的压力了。”

我说:“你买房子的钱,大部分是贷款来的,并且选择了二十年按揭期限。过二十年,你都要退休了吧,你还想辞职?按照你现在的生活状况,如果你一个人还房贷,十年都还不起。一年到头,你就是勤俭节约,也存不到三万块。

张财旺沉默了很久,内心很迷茫。这些年,他总以为体制内的工资,会迅速上涨;他还以为,换一个单位上班,工资也会更多一些。可是,在体制内“跳来跳去”,不过是从一个坑,跳进了另一个坑,工作的地方不同,但是工资大概差不多。如果要在体制内拿到高工资,要么就被提拔,要么去就去一些工资更高的大城市,但是,一般的人,有这样的机遇吗?有这样的能耐吗?

再来说一说,很多体制内的人抱怨工资太低,却没有真的辞职!为什么?多半是以下几个原因。

1.工作很多年,早已把自己的“技能”丢光了,辞职之后,难以找到门路。

张财旺同学是学化学的,本来去化工企业上班,才能够“展示自己”,可是他这些年一直在体制内工作,工作的内容和所学的专业,毫无联系。他就是一个普通职工,做什么事情,都要听领导的安排,他没有自主权,因此,他就不得不去按照工作的要求,提高工作的能力。

很多人,因为在体制内工作,导致自己本来所学的东西,都丢光了,同时也没有真正进入社会闯荡,也缺乏创业的经验和本事。要是离开了单位,恐怕生存也是难题,除非去厂里打工,可是从体制内走出来,再去工厂做普通员工,还不如继续在体制内混日子,起码是旱涝保收,不会随便被辞退。

2.有一种“安于现状”的思想,不想再去闯荡了。

很多体制内的人,看到别人工作轻松,还拿了高工资,看到身边的人发财了,肯定会萌动“闯荡一番”的想法,可是他仅仅是想一想,然后就“想七想八、思前顾后”,犹犹豫豫了很久,没有作出辞职的打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人在安逸的环境中生活久了,那么谋生的本领在消失,拼搏进取的思想在消失,对人生的发展越来越消极。常常听到有人说:“我都一把年纪了,还出去混什么?还是看你们年轻人吧。”说这句话的人,年纪不一定很大,也许是四十多岁的人,甚至是三十多岁的人。一个人总是认为自己年纪大了,就会变成“老气横秋”的人,思想上有了“惰性”。

3.羡慕那些拿高薪和创业成功的人,其实是嫉妒心很强。

有的人,看到那些富有的人,有好工作的人,就会抱怨自己,其实是通过抱怨自己,来嫉妒别人。他在抱怨的时候,恨不得把别人拉下水,甚至在心底诅咒别人。

“见不得 别人好”是一种奇怪的想法,也是不健康的想法。聪明的人,会学习别人的长处,会借鉴 别人成功的经验。体制内的人,如果你也在嫉妒别人,那么你就不如积极行动起来,调整思路,让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成功的“垫脚石”。关键是,你敢不敢?

4.有的人,表面上工资不高,但是各种福利待遇不错。

有的人,总是抱怨人生,其实是在“麻痹”别人的思想,在伪装自己。他一边拿着很少的工资,一边拿着很高的福利,然后还吐槽自己的人生,使劲装穷,就怕别人向他借钱。

当然,在体制内工作的人,能够拿到高福利的人,并不会很多。但是从普遍的情况来看,体制内的单位都能够有“五险一金”,折算起来,也是钱。比方说,一个人在工资卡上,只有三千左右的工资,但是他的“五险一金”和各种奖金加起来,一个月也有三千多,这样计算的话,他一个月的收入有六千多,还很稳定,比在厂里打工的人,好多了。

5.虚荣心比较强的人,常常被人吹捧,觉得很体面。

严介和说:“什么是脸面?我们干大事的从来不要脸,脸皮可以撕下来扔到地上,踹几脚,扬长而去,不屑一顾。”

体制内的人,爱面子的人,应该不少。他宁愿拿着很少的工资,也不要“降低身份”,当 别人称呼他为“某长、某主任、某书记”的时候,他觉得脸上有光。为了面子,他不愿意去赚八小时之外的钱。比方说,体制内的人,去开出租车,会觉得自己很“丢脸”,他不会想到“劳动是光荣的”。

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在体制内工作,就是天天抱怨工资低,也不会离开,因为面子比钱更重要。他只是抱怨几句,然后就心甘情愿待在体制内。

有一个词语叫“不破不立”,也就是说,你想要取得更大进步,你就要打破现在的生活方式,要勇于改变自己。如果你不愿意打破现在的赚钱方式,你就永远只能原地踏步走。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你没有真本事,就别抱怨体制内的收入太少;有真本事的人,不会用一个“框框”囚禁自己。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