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章章法分类

 攸州刀郎 2020-06-07

从虚实分之印中横红法

顾名思义,印中横红法即指印章中部有一条横向留红。它可以是平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或不规则的;可以在正中,也可以偏下或偏上。这种章法布白称为印中横红法。在秦汉古印、明清及近现代印章艺术中,横红法印章非常多见。如汉印 “庚车都尉”“太子家令”“骑部曲督”“部曲将印”“诏假司马”等,都是印中横红法印章,它们的印文文字上下拉开,而印章中间部位自然留出一条横向红地,给人以明朗轻快、畅达贯通的感觉。汉代多字印也不例外,如“隃麋集掾田客”“晋率义胡仟长”“渭阁阳督邸印”等,印文上下排序有度、疏密有致,上下之间留红鲜明醒目,很有节律与韵味。印中横红印章,上下两部分印文水平分割,体现了上下对称性与上下平稳感。这是一种天地呼应、轻重分合、疏密互律的构图手法。

这种构图法引起了后人的关注,并广泛应用。如清印“王三锡印”就是典型一例。将“三”字上方两横向上靠拢,与最下一横拉开距离,又将“王”字三横作同样的处理,留出了一条宽阔的横向、偏上的红地,大红大疏,古朴苍劲,天趣盎然,令人目不游移,拍案叫绝。再如邓石如印“拈花微笑对酒当歌”,虽然印章文字较多,上下排列比较紧密,但印中之横红横得品位极为高超,意在衬托配合印文,突出印文线条的质量与效果,突出印章章法布局的鲜明特性。

印中横红法印章白文印居多,少见于朱文印章。用这种模式在创作白文印时,应灵活应用,强调自然天趣,治印时不可贪大求宽,不可不顾印文线条粗细,不顾大局,过分着眼于留红效果,影响全印水准。建议多找一些此类章法的秦汉印作,从中悟出契机,指导自己的欣赏、创作能力。

印章章法分类

从虚实分之印中横白法

印中横白法印章一般指朱文印章。将朱文印文上下拉开一定的距离,使印中横向留出一条空白带,这种印章章法布局称为印中横白法。从秦汉及近现代印章作品中,可以见到很多横白法布局的例子,尤其是汉封泥,其中相当一部分作品的章法布局都采用了横白法。例如封泥“齐内官印”“犹乡”“南成乡印”“司空之印”等,印中的横白十分明显。虽然这些印章印内竖向也留有空白,但横向留白要比竖向留白宽大和醒目。

更有趣的是封泥“会稽都尉章”,印面上下文字互相排斥,互相拉开,印之上半部成了倾斜状,而且连边栏也被一条横白带切开,犹如一缕白云,长长地飘绕、横贯于半山腰,像山水画那样,被白云裹绕;封泥易破损、易腐蚀,印章的这条空白带,有可能是年久风化腐蚀所致,但从“章”字的完整性来看,亦有可能是设计制作人的匠心。不管怎样,就事论事,从现在的实际效果看,它是一方最典型的印中横白法印章。

汉印“吴云私印”“仲嵩私印”“任良私印”“高堂缵印”“关外侯印”等,印中横白效果很是清晰明显,显示出印章艺术的别种风神。印人甘旸的“金元初印”、林皋的“杏花春雨江南”、邓石如的“家在龙山凤水”等印章,皆体现了“印中横白法”特色。尤其是邓散木的“昔昔君”印,印中二短横代表昔字,留出一大块空白,营造了印中横白的天然效果,真可谓妙不可言。

人们在篆刻艺术中,应把握好横向留白的宽窄度,这种留白的大小当然可大可小,可长可短,可整合光洁型,也可不整合、不规则型。但应当注意的是,上下竖白应小于横向留白,做到名副其实的印中横白。

印中横白应巧妙自然,可以夸张一点,但不能过度;应突出空灵感和层次感,注意上下印文的呼应。不能因为有了横白而切断了上下之间的血脉关系,要有“笔断意不断”的意境。

印章章法分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