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中医传授一个秘方,对症下药降低高血脂,方便又实用!

 子亮N 2020-06-08

痰浊入血,是形成高脂血症的关键环节,脏腑功能紊乱是痰浊产生的内在原因。脾为生痰之源,其作用尤为重要。其余四脏产生痰浊的机理从根本上讲也是导致脾失健运,从脾论治高脂血症寓有固本清源之意。临床多用以下治法。

1.健脾  高脂血症患者,以嗜食肥甘,缺少锻炼、或从事脑力劳动者居多。饮食偏嗜或工作劳累或思虑太过,损伤脾胃,脾失健运,痰浊内生。

临证多见形体肥胖,倦意乏力,中脱痞满,痰多,口中黏腻,舌淡体胖,边有齿痕,苔白腻或白滑,脉细缓。脾失健运,清浊混杂者,临证喜用东垣清暑益气汤,健运中焦,升清降浊。

故用方以黄芪、人参、苍术、白术等健运中焦,以升麻升清脾阳,以青皮、陈皮、枳壳、郁金等舒畅气机,以虎杖、法半夏、稀签草等利湿化痰、泄浊。又因瘀血阻络,故又以生蒲黄、丹参、桃仁、红花活血祛瘀;肝肾亏虚,又佐以首乌、鸡血藤、桑寄生等补益肝肾之品。还常以苍术六君、苓桂术甘、五苓等加荷叶、藿香、佩兰等化裁。

临床推崇“脾统四脏”之说。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健则四脏皆得煦育,它脏有病从脾论治寓有治本之意。高脂血为血中之痰浊,脾健可使水谷随食随化,痰湿不生,可谓清源。况健脾之药,一可防滋腻碍脾寒凉伤胃,二可助药物的吸收。

2.疏肝  高脂血症患者发病或病情加重多与情志变化有关。肝失疏泄,横逆犯脾,脾土受病,运化失健,痰浊内生,血脂升高。症见头目眩晕,胸闷胁胀,情绪抑郁、腹胀便澹,气短乏力,肢体麻木,舌质淡或黯,苔白腻,脉弦滑等。

以逍遥散化裁。肝火较甚,见面红目赤,口干舌燥,心烦,尿黄,便结,苔腻,脉弦。加钩藤、生地、龙胆草、泽泻、栀子、黄芩;两胁痛甚加延胡索;暖气加姜半夏、苏梗。

肝脾同居中焦,脾运化功能健全有赖于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肝主疏泄,一方面可使脾胃升降有序,运化有度;另一方面胆汁的分泌排泄正常,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从而推动脾胃的运化。“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说明肝脾二脏病理生理密切联系。

3.通府泄浊  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如果脾胃升清降浊功能失司,肠道失于通畅,不利于脂浊的排泄,脂浊进入血液从而引起血脂升高。症见面赤,烦热,口苦,尿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

药用:制大黄(里热重者用生大黄)、何首乌、虎杖、草决明、枳实等。湿热较甚加芳香化浊之品,如藿香、荷叶、石营蒲、黄芩、连翘、茵陈、车前子、滑石等;食积较甚加山楂、麦芽。

六腑以通为用,腑气不通,浊脂存于体内,食积不消,浊气不下,均可加重本病。用药一方面以大黄之类荡涤胃肠宿食,推陈致新;一方面以山楂、麦芽开胃、消食、健脾。实与现代医学通过增加肠蠕动,促进肠内脂质的排泄,抑制外源性脂质的吸收而降低血脂的方法异曲同工。

老中医在此传授一个秘方,让你对症降低高血脂!

高脂血症,症见神疲、头晕、胸闷、纳呆、腹胀便秘、舌暗苔黄、脉弦滑。

现代研究表明,体恒健月草酸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滞性等作用;丹溪谓苍术能治“六郁”乃治脾要药,《本草正义》说其善行“能彻上彻下,燥湿而宣化痰饮”,复脾升清降浊之能,且补而不滞,可谓治本;且药理研究证实,体恒健月草酸含有较多的植物固醇,可与胆固醇竞争脂化酶,减少胆固醇的吸收; 若以体恒健月草酸配合活血化瘀之品,更有利于降低血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