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线教师做学问,不妨从更接地气的“小”课题入手

 新用户47177550 2020-06-08

一线教师如何找到专业成长的抓手,如何成为学生成长和课堂研究的好手,如何做到不断收获职业的成就感,享受职业的幸福,或许,随时随地,用心用情在一些教育教学的“小”课题上做学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有很多教师朋友问我,没有申报,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小”课题,有没有价值。这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有没有价值”该怎么衡量呢?是对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和促进学生成长的价值,还是教育行政或管理部门认可的价值,从不同的角度考量,得到的答案是不一样的。关键是,你追求的是哪种具体的价值。

我主持或参与过历时两年甚至三年才结题的省级课题,也沉浸过不用申报的、几个人甚至一个人研究和实践的“小”课题,两相比较,我更喜欢“小”课题的研究,因为于教育实践者,“小”课题更接地气,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更具有看得见的积极意义。因此,我一直沉浸于“小”课题,从未也不愿离开“小”课题。

首先,“小”课题产生于最实在最具体的教育情境,针对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内在的需要促使教师能主动投入,踏踏实实展开研究,积极学习、实践、反思、探索。笔者研究过的“小”课题,都与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息息相关。十多年前在比较偏僻的农村小学任教,面对班上五六十名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的留守儿童,苦于他们阅读面窄,回家只能沉浸于电视,我就将如何引领孩子们走进阅读的殿堂作为自己的课题,展开了研究和实践。对于身边没有榜样、几乎从没体验过读书乐趣的学生,跟他们大谈特谈读书的益处,给他们列出一串书单,是没有用的。首先要解决的是让学生对读书产生兴趣,接着才是推荐书目,还要针对读书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我把这件事当作迫切的课题来做,研读有关文字书籍,调研周边书店,突破家长关,一步步做下来,不仅学生爱上阅读了,有书可读了,我还将经验在全校推广,促进了书香校园的建设。

几年前,我负责所在学校教学教研工作,在教研活动中初次引入“观课议课”时,许多老师持怀疑和消极应付的态度,他们认为这不过是“玩概念”而已,与以往的听课评课是一回事。为了转变老师们的观念,积极参与到“观课议课”中来,我又一次将如何落实“观课议课”当成课题来研究。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我设计了指导教师进行观课议课实践的《观课议课校本研修报告单》。《报告单》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研修主题,二是课堂观察记录,三是观察反思,四是观课中生发的问题。《报告单》的运用促进了观课议课活动扎扎实实地有效开展,还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水”。后来我将“报告单”的使用与思考写成了一篇文章,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

这些年来,我不断将教育教学中面临的真实问题当成“小”课题来研究,取得一个个小成果的同时,也收获了自身的专业成长。对比而言,那些做过的“大”课题,虽然也能关联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境,但更是来自于“热门”话题或上级的课题建议,往往不是参与研究的教师最迫切的需求,且课题研究周期长,过程中容易使参与研究的教师产生倦怠,学生受益不大,教师在专业成长上也没有明显的成就感。

其次,教育教学工作需要遵循大的教育学规律和原则,但工作的对象是千差万别的每一个具体学生,大课题的研究成果有比较普遍的指导意义,却在更具体的问题面前显得“高远”。这时候,还是“小”课题更加具有操作性,更有利于教师做好针对具体教室、具体学生的教育。

例如,我们在班级里遇上各种各样的学生问题,可以进行诸于“新环境下班级管理”这类的“大”课题研究,但是要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具体的学生成长,会有很大一段距离,甚至无能为力。这时候,针对具体学生具体问题的“小”课题就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在班主任岗位上,我遇到过一个特殊的孩子。据说一二年级的时候,这孩子毫无规则意识,上课时在教室里随意走动,大声笑闹,或者干脆出了教室不见人影。三年级时他被无奈的家长送到了私立学校,四年级时回来了。这时候我是班主任。我发现,离开一年,孩子不仅没有“脱胎换骨”,反而问题更多了。他蔑视任何规则,第一次班级活动排练,他不听负责人的指令,理由是“我为什么要听她的”;他识字量少,阅读有很大困难,却不肯接受帮助,理由是“很多人没读书不也出名了”;他所有的对错都以自己的判断为标准,无论谁有意见,都是用“谁信呢”三个字回答;他低自尊,不把“优秀”放在眼里,觉得优秀不优秀都是一个“人”,没有区别;他甚至经常说生活没意思,爸爸妈妈都不爱他,想自杀……同时我也发现,以往的经验、“爱”的教育原则等等对他都无济于事,很多有关“大”课题的研究成果更解决不了问题。那好吧,只有将这个孩子作为一个课题来对待了。我开始找更多的专业书籍阅读研究,直到碰上台湾梁培勇教授策划主编的《儿童偏差行为》,才发现这孩子的所有表现都与“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综合型症状吻合,只有给予科学的诊疗才能促其改变。面对目前中国专业的儿童偏差行为心理诊疗的资源贫乏现状,我重新与家长沟通,一起重新认识问题,以足够专业的方法、极大的耐心和孩子相处,引导他一步步靠近正轨。果然,很快我们和孩子之间重新建立了信任,他能主动尽最大的努力控制自己的行为,给课堂和同学带来的干扰渐渐减少。

我想,如果教师能将自己遇到的每一个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都自觉当作课题来研究,教育教学工作就能收获一个个惊喜。

第三,“小”课题的研究因为远离了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每一步都是包含着教师的思考、探索和实践,往往会结出更丰硕的果实。张祖庆老师的创意写作课程,并不是从申报某一级课题才开始的,而是开始于对学生习作需要的思考和回应,一步步在实践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成果不是来自于“大”课题的研究,而是来自于班级学生作文的需要,在大量的课堂实践积累中,收获了累累硕果;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起初也不是作为“大”课题立项展开研究的,而是以“小”课题的形式从李老师的课堂实践中萌芽的。

当然,“小”课题收获的成果算不算得上“硕果”,没有必要都拿是否出版了专著,是否产生了足够广泛的影响力为衡量标准,切实促进了课程的建设、学生的成长、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就是最丰硕的成果。笔者从讲故事到构建听读课程,一开始在自己班级内实践探索,有了从实践到理论的总结后,课例和论文受到多家教育刊物的关注并发表推介,慢慢地很多一线教师也喜欢上了听读课。在课程整合的大背景下,我基于对母语课程的理解和学生成长的需要,与工作室老师一起开展“多维拓展式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然后又进行“为学生全生活着想”(叶圣陶语)的母语课程的构建,积累了大量的课程资源,还编写了几本用于课堂教学的校本教材,在多家教育刊物发表了有关课例、叙事、论文,还应邀做过专题。应邀到各地进行课程指导的时候,我们的“小”课题成果受到了老师们的广泛肯定。这些课题没有繁琐的申请立项,没有写程式化的各种报告,师生却收获了很多,何乐而不为呢!

“小”课题虽小,却“小”得实在,能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还能通过“小”课题的积累,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如此“小”课题,值得用心去做。当然,用做“小”课题的态度研究“大”课题,也一定会结出硕果的。更何况,小课题做多了,积累丰厚了,做起大课题来,也会更加得心应手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