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能否还孩子们一个真正的寒假

 新用户47177550 2020-06-08

记得读小学的时候,特别盼望放寒暑假,虽然那时候小学生的学业并不辛苦,更没有现在这种来自四荒八野的期盼和压力,寒暑假依然是最有魅力的时光。

那时候的寒暑假,老师们似乎并不关心学生假期是不是把课堂上学的东西都忘光了,也不整“习惯”“成长”这类名词,仅仅提醒学生要完成语文、数学两本假期作业而已(也许城里有英语作业)。两本作业写得快的,一个星期就搞定了,剩下的日子,就是一个字:玩。怎么玩法,因时因地各不相同,我们农村的孩子,当然是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撒欢儿,树上、河里、田野里,到处都是野性张扬的放了假的孩子。寒假也不窝在家里,跟着大人下塘挖藕、捞鱼,下雪的时候在雪地里疯狂,过年的时候兴致勃勃地串亲戚……往往,假期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新学期开学了,也不需要什么“收心”,一切都那么自自然然。

那已经是三十年前的故事了。三十年后的今天,如果孩子们放了寒暑假,还那样“浪费光阴”,就不再是故事,而是“事故”了。

不仅今天的家长要利用寒暑假来给孩子补课充电,每一天的时间表规规整整满满当当,恨不得一天就赶超所有别人家的孩子,老师也不闲着,给每个学生各种各样的学习建议、成长菜单,社会培训机构这时候更是闹热起来了,甚至各种媒体也忙不迭地加入到关心孩子们假期成长的策划中来……

时代在发展,人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在变化,三十年前的孩子想象不到今天的孩子过的是怎样的生活,今天的孩子也不可能像三十年前的孩子一样过寒暑假。但是,有一点似乎是永恒不变的,那就是孩子依然是孩子,是儿童,不会因为时代的发展,一个人的成长就不需要拥有充满童心童趣的童年。现在,人们偶尔在媒体上喊几声“保卫童年”的口号,更多的时候是用“习惯、成绩、成长、未来”等等为童年“护航”“充电”,孩子们的童年承载最多的是成年人的期盼和焦虑。很多孩子的寒暑假,不过是换了一个“战场”,继续为考试成绩奋斗,大家生怕一放假,孩子们就玩嗨了,落后了,人生被寒暑假毁了。

一到放假时,面向老师和家长的公众号里都是指导如何让孩子们“放不了假”的文章,如“寒假不规划,开学差距大!”“班主任提醒:寒假,家长一定要带孩子做这15件事”“小学1-6年级寒假学习计划,值得家长们参考”“班主任总结:寒假里学生最容易拉开六个差距,开学后再看就晚了”……打开这些文章,内容最多的都是指导孩子们如何坚持每天学习,如何巩固旧知预习新知,至于让孩子撒撒欢、亲近大自然、享受亲子时光等,就不在建议之列,似乎这些事会耽误了孩子们的成长一样。

没有童年的人生不会是完整的人生。童年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现代人已经没有兴趣和心思想这些了,因为孩子们要学的东西太多,要面临的竞争和挑战太多,为了将来能“出人头地”,哪能将寒暑假这样大把大把的光阴浪费在无聊的事情上呢!亲近大自然可以,得回来写一篇N多字的作文;享受亲子时光可以,得让爸爸妈妈看见你把作业写好了,把辅导班的任务完成了;出去撒撒欢可以,不能出小区,不能超过半小时;给你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但这个时间里只能读书,只能做“正经事”……

大人们以“为孩子将来着想”的名义,为孩子们的寒暑假生活操碎了心,没有人能够淡定从容,没有人能够理性温和;大人们大把大把地为孩子们花钱,大人们精心安排孩子们的每一天,但我们所做的这一切,都只朝向一个目标——新学期,考出好成绩,考出更好的成绩。细思量,哪些惦记着孩子们寒暑假的成年人眼里,从来就没有孩子,只有比孩子更重要的成绩——孩子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成绩和他的将来。多么了不起的逻辑!

我们能否做到,放假就有放假的样子,放假了,就让孩子们在与学校不一样的天地里,拥有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成长呢?放假了,就让孩子走进真实的自然,走进各种场馆,走进真实的生活体验,让童年真的很天真,很活泼,很从容,很幸福,不要让孩子们长大了,回忆起童年时,茫然地说:童年?童年是什么啊?

还孩子们一个真正的寒假吧,不要让孩子们因为我们这些成年人的绑架,而留下太多人生的遗憾!其实,什么是最好的人生,有几个成年人能给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答案呢!太多的规划,太多的建议,太多的绑架,已经是一地鸡毛了吧!那么,何不让孩子们多享受一些自由自在、真正有利于全面发展的假日时光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