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卢小柯:《乡下人家》文本教学解读与学习活动设计

 新用户47177550 2020-06-08
点开下面链接,找到你想要的资源:
1-6年级语文学习资源
《乡下人家》文本教学解读与学习活动设计
文/北京亦庄实验小学  卢小柯

一、文本教学解读

  这是一篇写景散文,全文共7个自然段,按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及从春到秋的季节顺序交叉描绘了一幅立体的乡下人家图。1-2自然段写房前的瓜架、鲜花及屋后的绿竹;3-4自然段写了屋边的鸡鸭觅食、嬉戏;5-6自然段写乡下人们的生活起居;最后一个自然段直抒胸臆,总结概括了乡下人家景致的独特与迷人。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梳理课文所描绘的画面时,可以按每个自然段来描述,也可以像笔者这样将相似的景致联系在一起描述,都可以。
本课的阅读训练要素是:“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渗透散文的特点,找准突破口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对于这篇文章来说,“形”就是每个自然段描写的不同的景致;“神”就是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无论哪一种景致的描写,都埋着作者的感情底蕴——对乡下人家的喜爱与赞美。这些感情底蕴,有的自然段是通过关键语句表达出来的,如第一自然段的“比……可爱多了”;有的是通过点睛词表达出来的,如第二自然段的“探出来”,第五自然段的“天高地阔”;还有的自然段,直接抒情,如最后一个自然段。如此分析,阅读训练就有了方法和路径:先找出比较能察觉作者的心情或想法的词语或句子,这些语句就是关键句,再结合上下文或联系生活经验,初步体会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运用图象化的能力,辅助理解
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多的是寄托在他所描绘的画面里。在理解课文内容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时,先文转画,再从画中悟。若画面里和谐欢愉、宁静安详,那作者的心境就亦是如此。图象化的能力在二下第二单元、三下第一单元及四上第一单元都有过训练,在这里应有意识地运用。可结合课后习题一,通过给文配画及给画取名字的过程,感受画面细节;再结合课后习题二,就自己感兴趣的景致,进行更丰富的细节联想,发表看法,体会身临其境时作者的心情。
 此外,本文的语言生动优美,可结合课后习题三,引导学生抄写、积累。

二、学习活动设计

学习目标:
1. 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学词,会认“构、冠”等10个字,会写“构、饰”等15个字,会写“屋檐、构成”等14个词语。
2. 边读边想象画面,能描述画面的细节及给画面取名字,并就自己感兴趣的景致和同学交流。
3. 能找出比较直接表达作者心情或想法的关键词句,初步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生动形象的语句。
教学时间:
2课时
学习过程:
(提前布置预习,预习单见教学资源链接)
板块一  课题导入,理清顺序,把握大意
1. 板书:乡下人家,出示“人家”在词典中的不同释义,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的预习选择正确的释义。这里选“民家、民宅”的意思。乡下人家,就是乡下民家、民宅的意思。(渗透汉语一词多义的现象,要结合语境准确地判断)
2. 课文都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景致呢?这些景致又大体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请朗读一遍、默读两遍课文,边读边思考。必要时作批注。
板块二  想象画面,给文配画,给画取名
3. 如果给课文配画,你觉得可以画几幅?每一幅打算取什么名字?先自己想一想,再同桌讨论。
学生就课文描写的不同景致发表看法(可以每个自然段配画,也可也将类似的景致合并在一起,视学生们的理解而定)。给画取名字的过程,既是概括每自然段大意的过程,又是准确把握课文所描绘的画面的过程。
板书学生为画取的名字。
(课下,可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幅或几幅,真的把它画下来,旁边还可配上这幅图所对应的段落的文字。)
板块三  调动感官,丰富联想,身临其境
4. 你最喜欢的一幅是哪一幅?在这幅画里,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发言。
重点引导学生丰富想象的画面,调动多种感官,让自己身临其境。
板块四  渗透散文特点,找准关键语句
5. 作者描绘了乡下人家如此多美丽的画面,他到底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呢?
(1)在学生思路、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点拨:
这是一篇散文,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形”简单地说就是表达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比如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都写了哪些景致,这都是“形”,“形”是散的,但文章的“神”却把它们巧妙地穿联在一起,这里的“神”,就是作者的感情主线。
我们往往可以从一些词语和句子中,体会到作者的情感,这些情感,有的是直接表达出来的,有的是隐藏起来的。去找一找,哪些词句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2)聚焦第七自然段及“比……可爱多了”“朴素中带着华丽”“独特的农家风光”“探出头来”“天高地阔”等词句。
   点拨:像这样我们能直接或间接体会出作者的心情或想法的词句,都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关键语句。
   板书:关键句→思想感情
板块五  读品议结合,体会作者情感
6. 把找到的“关键句”反复读上几遍,仔细体会每一句中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
7. 请4-5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他找到的关键句,再说说自己对这一句的体会,其他同学可补充。
8. 整篇文章,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呢?结合刚找的关键句,说一说。
整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9. 再从头至尾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板块六  积累生动语句,尝试挑战背诵
10. 好的文章就是通过这样生动、细腻的描写来描绘画面、抒发情感的。再读课文,把自己认为写得生动形象的句子划下来,再摘抄在积累本上。
注意,包含生字较多的句子也可以摘抄,在语境中识字学词。
11. 尝试挑战背诵你积累的句子。
                                          
相关链接
统编版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编排特点与教学建议
推荐:林琪琪|统编二下一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建议
统编二下语文教科书内容编排特点与教学建议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编排特点与内容解析
统编语文三下第一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规划建议
三下第一单元《古诗三首》文本教学解读和学习活动设计
《燕子》(三下第一单元)教学解读与课堂操作建议
王逸秋&杨瑞霞:《荷花》同课异构
统编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规划建议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一)——阅读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二)——习作、口语交际
备课:统编四下第一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规划
卢小柯 | 四下第一单元《古诗词三首》教学解读与学习活动设计
统编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解读
统编五下第一单元学习活动设计建议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阅读编排解读与教学建议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习作编排解读与教学建议
统编六下第一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规划建议
统编六下语文教科书编排思路与教学建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