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反思:与时俱进,完善自己,成就学生!

 新新家校 2020-06-08
又一轮高中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授课开始了,信心满满,激情飞扬,按照前两轮的模式:先和学生一起看封面,并读出教材名称,引导学生顾名思义说出这本书的主题是改革,然后抛出问题,“通过名称同学们能否得知教材所讲改革发生的时间、地区或国家吗?”学生一脸懵逼,“不知道”,“那么,结合以前所学知识,咱们一同浏览目录看看能发现点什么?”
三两分钟后,有学生说话了,“每单元都是三课内容” ,“真是个粗心鬼” ,我暗自想,这时一个声音叫道,“不对,后两个单元都是四课” ,“大家注意到没有?每一单元包括课节的标题,有何特点” ?我又提议。
沉默几秒钟后,又有学生大声说,“第2课差不多都在谈改革的措施或内容” ,“OK”有同学立马回应,我随即启发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你理解的改革是什么样子” ?“改革,就是当下社会出问题啦,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了,必须进行政策的调整”,一个声音响起,“说的太好啦!鼓掌” !
掌声停息后,我接着说,“每一单元第1课属于改革的背景,是‘为什么改’的问题;第2课谈改革的措施,是‘怎么改或改什么’的问题;第3课是讲改革结果和影响即‘改得怎么样’;看写法依理推八九单元的第1、2课都在讲背景,第3课讲措施,第4课讲结果与影响。”
接着我又提示古代史包括哪些单元,涉及中国史的是哪些单元等,带领学生一一明确后,随即话锋一转说,“整本书讲了九个改革,不管发生于哪个时代,哪个区域,基本上都从背景、措施、影响等三大方面分析说明,所以说,实际上整本书只讲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改革,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把这本书学得通透,学出成效,对吧”?!“那是当然”,目光所及绝大多数学生的表情显得轻松乐呵呵。
马不停蹄又让同学们速读“编者的话”,并且要求他们用笔勾划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而且还要设计出相应的问题,通过此流程,让学生明白改革是人类社会演进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以及改革的内涵,特点等,从而在宏观上首先弄清改革这一问题的概貌,为以后具体章节的学习和研读做好铺垫,以往的经历告诉我,这一作法在事实上对提高学生成绩很有效,一开始就让学生纲举目张,“有谱”于心,这样后续的学习会轻便地多。
按照惯例和经验,就这样一轮又一轮走过春秋冬夏……。
那日偶获《构建教育新模式》一书,翻阅后收获挺大,经过与书中所倡导的新教育思想、观点和建议的比对,渐次认识到从理论层面上看,我上述的教法属于“整体化学习”,其核心是:学习是在感悟学习意义前提下的学习,在目标引领下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当下活动的目标是什么,任务是什么,让学生直面相对完整的学习任务、目标和对象,再依据此“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案”,清楚自己该如何阅读课文,该怎样获取信息,该思考什么问题,每学完一课或一个单元,都会让学生自主归纳总结知识框架,通过此使其建立起各个知识点或各节课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对本课或本单元形成宏观的整体认识,让学生明白,“学习对象是相对完整的话题,不是支离破碎的知识点”,“学习活动是有张有弛的过程,不是无边际的听课做题”。这本书籍的作者认为此种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成绩大有裨益,需要大力提倡。我也深有同感。                             
如果能早些时日接触教育领域专家的理论指导,自己或许会成长更快,作为基层中学的普通教师,每日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聚焦于琐碎的备课、上课,批作业和改卷纸等细节,面对教育冲突似乎熟视无睹,面对教学矛盾甚或已 “麻木冷血”,只满足于问题的表面速效解决,而很少考虑背后的深层缘由,无暇静下心来搞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学习与研究;有时对学者们高深的理论从内心还会不自觉地排斥,甚或不感兴趣,认为距离自己的教学实际相去太远,习惯于长期实践经验基础上的摸打滚爬,更主要的是由于重重顾虑,害怕讲述教育故事;缺乏学习与反思精神,畏惧深入总结与写作,事实上却又常被工作过程中的一些教育问题所困扰,以致于寝食难安。
居住在竞争激烈、强手如云、依靠能力说话的年代,生活在每日上演诸多教育教学故事的校园情境当中,要铭记不忘初心和不误他人子弟,要谨防落伍潮流与无效社会发展,就要一边低头卖力拉车,更要一边抬头用心看路,自觉追随专家学者大咖们先进教育理念和思想的引领,完善知识结构,提升业务水平。
教学过程是有规律的科学活动,教学效果是师生互动共同努力的结果,课堂教学环节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和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关注与剖析身边的教育案例与教学故事,尝试撰写教学反思和教育论文,让自己的能力在学习中提升,让自己的学习在工作中展现,让自己的工作在思考中进行,使自己的思考在书写中延伸。
最后用刘墉老师的话作结: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不得不跟着变,跟着学,要不断再学习,再起步,再出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