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经的可爱,离不开浪漫

 新用户47177550 2020-06-09

小的时候,皖河的北岸是大片大片的沙洲,沙洲上生长着大片大片的芦苇。

到了秋天,苇花如雪,铺天盖地,很美。夕阳西下时,霞光斜铺,从南岸向西眺望河面,粼粼波光五彩缤纷,偶有一两只大鸟低空翔过,留下剪影,如诗如画。

面对这样的景色,如果是一个有足够古诗词积累的人,会在第一时间想到哪些诗篇或诗句呢?可惜,那时候除了读教科书,没有接触更多书籍的机会,因此也不可能被激发诗情,想到《诗经》中的《蒹葭》或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现在倒是记住了三五首古诗词,却见不到那样诗情画意的美景了。

好在,无论岁月怎样流转,那些美好的古诗词还在,只要我们愿意记住它们。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入了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古代诗歌305首。《诗经》在先秦不叫“诗经”,叫《诗》,或《诗三百》。

我还是喜欢一个字的,诗,干净利落,自信骄傲,掷地有声。

被称为“诗经”,是西汉时的事了,因为儒家尊其为经典,在“诗”后面加上了一个“经”字——地位这不就抬上去了嘛!

其实,“诗”的品质、风姿就在那里了,你抬举,或不抬举,只要你不把它焚了禁了,它就是“诗”,永远的“诗”!

《诗》的妙处,自然不是一篇小文所能说明白的,况且,一部文学作品的意蕴,不是靠别人的解读就能令自己“共鸣”的,总得自己读过品过才能识得其中味。

孔老夫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思无邪”,那就是说其中的所有诗篇,都有着原初的淳朴,像初生的婴儿一样,像刚刚出浴的太阳,纯净,阳光,美好。凭什么这么说呢?那就来看看其中的几首诗吧。

我们与人、物打交道,都很在意第一印象,读诗也不例外。

《诗》的第一印象当然是第一首诗给我们的了。

第一首是什么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你也一定很熟悉这几句吧。不错,这就是第一首《关雎》中的诗句。还是先来读读这首真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诗吧,读出的感觉,那就更好了,五音不全也没关系——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读着读着,是不是就找到节奏了?而且还一唱三叹呢。不错,诗最初产生的时候就是歌,“歌诗”也罢,“诗歌”也罢,都说明了诗与歌原本是不分家的。

历代研究者一致认为,《诗》中的大多数诗篇,尤其是“风”,都非文人创作,而是老百姓劳作或闲暇时的兴感而发,从心底哼唱出来的。

一般认为,人类艺术的发端,歌舞早于绘画,这大概也就能说明为什么《诗》中的篇章都那么自然地具有音乐美。

节奏易把握,但《诗》的诞生离今天很遥远很遥远,词义的历史隔阂无法回避,怎样读懂《诗》,就成了初学者最需要解决的了。

事物与事物之间总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诗》虽然是最早的诗歌,但表现手法与唐诗宋词是有很多相通之处的,因为《诗》是唐诗宋词的源头,是祖宗,那些基因一直在传承。人们谈《诗》的写法特点,总离不开两个字——比兴。

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简单地说,比就是比喻,不用解释了;兴呢,我们结合《关雎》来聊吧。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人到底要说什么呢?前两句写了河洲上相呼应和的水鸟关雎,后两句写的是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这两句有关系吗?有!“一切景语皆情语”。一个心中向往意中人的小伙子,看到流水潺潺,沙洲上草木欣欣向荣,水边优雅的关雎一唱一和,肯定会想到自己的意中人,渴望能和她也像这一唱一和的关雎一样琴瑟和鸣。

原来啊,写关雎,就是为了写这一心念着心上人的小伙子的心思——醉翁之意不在酒,这就是“兴”的写法。

这种写法,现代文里也是常用的,几乎随处都可见到,电影里也有这种手法,例如要发生某件特定的事了,先出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一幅特定的景,要么阳光普照,要么电闪雷鸣。

后面又写的什么意思呢?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荇菜是一种水草,“流”“采”“芼”都是“采”的意思,为什么要写小伙子时而向左时而向右那么辛苦地采荇菜呢?还是为后两句服务啊:追求窈窕淑女也要这么努力呢,甚至无论醒着睡着都在想着追求她。还是兴的写法。懂了这两句,后面的就不用解释了,读吧,吟吧,唱吧,反正是不追求得手,就睡不好吃不香啊!

聊过了《关雎》,“秦风”中的名篇《蒹葭》就好懂了——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就是芦苇,长在水边,白露为霜,说明时间是清早,每节的前两句,写景,写时间,还是兴。后面嘛,与《关雎》说的是一个事儿,不过比那君子追求得更执着更辛苦啊——当然了,再怎么苦也愿意啊!

有人说《诗》是现实主义的源头,《离骚》(屈原的)是浪漫主义的源头。这只是一种相对而言的结论,不可以都稳稳地坐实了。《诗》作为中国文学的老祖宗,它的基因是很完备的,既有现实主义的种子,也有浪漫主义的因子。

这一点我们从“兴”的手法以及《关雎》《蒹葭》所表达的浪漫情感上都可以看出来。

《诗》就算不能封为文林至尊,至少也是第一代掌门人,那么我们仅仅谈其中的两首,就显得对它太不看重了,对自己也会亏欠很多。

人类用文学干什么呢?

文学总是围绕两大主题:爱情和生命。《关雎》《蒹葭》写的就是爱情。其他讲到战争和平、疾苦幸福、春种秋收、鱼虫兽禽……林林总总都离不开“生命”二字。《诗》就已经把这两大主题都淋漓尽致地写到了。

“风”“雅”“颂”是《诗》的内容分类,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通常认为,在艺术价值上,也就是文学水平上,颂不及雅,雅又不及风,这是有道理的,毕竟“风”来自田间地头,天高地阔,想象是不拘的,内容是宽广的,生活和情感是淳朴真实的。

《桃夭》和《关雎》都出自《国风·周南》,写法基本一样。一开篇“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无论如何都让人觉得属于浪漫主义——妖娆娇美的桃花,火一样红艳啊!真要写桃花吗?你应该早就猜出来了,一定是“兴”啊。对了,接着两句“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就回到了本意,原来诗歌要讲的是这要出嫁的姑娘,她贤淑善良,会使家庭生活幸福美好。《诗》大多都是一唱三叹的,后面自然还有两节,读来就很有滋味: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从花写到肥美果实再到茂盛枝叶,层层递进,把“之子”(这个姑娘)“于归”(出嫁)后将生活经营得和和美美夸赞得淋漓尽致了。

这首诗除了本身的美妙,还开创了文学史上以桃花寄情的先河,后来也就有了“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唐·崔护《题都城南庄》),“玉腕枕香腮,桃花脸上开”(宋·陈师道《菩萨蛮》)等诗句。

再来谈谈《黍离》。先来读一读吧,一定要读出节奏和韵律来,哼出调来也无妨,毕竟《诗》原本就是唱出来的。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这是一首抒发忧思悲愁的诗,而且是很深重的忧愁。到底是什么样的忧愁呢?前人有了比较统一的看法,认为吟唱的是因西周灭亡的哀痛。

其实今天读它,没有必要这样坐实了,明白它表达的是无尽的“心忧”也就够了。

是怎样表达的呢?抓住“苗”“穗”“实”“摇摇”“如醉”“如噎”,想想前面几首的写法,也就很明白了。

只要是诗,总离不开浪漫二字。

桃花落了,还有谁撑起一片春天

那些年,错过了房前屋后多少唐诗宋词

李白和王维: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棒

《早发白帝城》到底写于何时,这是一个关系到李白声誉的问题

牡丹盛开的时候,她们会想起菊花吗

杨万里、范成大、陆游,谁最爱劳动?

十二首诗词中的母爱光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王维《终南山》中的写作密码和人生智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