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济仁治疗失眠不寐医案

 11jiuge 2020-06-09

严某,女,成人,演员

1965年冬初诊:患者因创作新戏目,竭尽心计,用脑过度,严重失眠一年有余。现竟日夜目不交睫,屡服进口高效安眠药及中药鲜效,遂求诊于先生。见其头昏烦躁,腰膝酸软,口渴咽干,大便秘结,眼眶四周青黑凹陷。脉弦数,两寸尤显,舌绛少苔。

诊断:不寐(肾虚肝旺型)。

治法:镇肝纳肾,阴阳并调。

处方:生牡蛎(先煎)30g,细生地30g,白芍15g,黑玄参20g,杭麦冬15g,莲子心12g,酸枣仁15g,生竹茹15g,合欢花、合欢皮各15g,首乌藤20g,灯心草3g。日服一剂,水煎分两次服,午后、睡前各服一次。

1.png-sy

二诊:服七剂后得睡四小时,腑气已行,头昏减轻,眼眶青黑色渐淡。唯仍心烦,睡时梦多,舌脉同前。拟前法增制远志12g、茯神15g,继服七剂。

三诊:上方服五剂后能很快入寐,睡时酣香,极少梦扰,眼眶青黑色淡,精神转佳,脉弦,舌起薄白苔。守方去竹茹、首乌藤,加柏子仁10g,蒸百合12g,以滋养心阴,再进十剂以冀疗效巩固,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不寐之症,病因多端,临床现多分为心脾不足、心肾不交、心胆气虚、胃失和降四型。

本案无心胆气虚又无胃失和降之证候,前医又曾拟心肾不交、心脾不足证治无效。故上述四型似难概括本案病变。患者眼眶四周青黑凹陷,是否系血瘀所致不寐?盖清代王清任认为血瘀可致不寐而用血府逐瘀汤施治。但本案患者除眼眶青黑凹陷外,无其他瘀血征象,故若以此案为瘀血不寐,似无充足临床根据。因患者系著名黄梅戏演员,国内外声誉很大,每逢演出均日夜筹划,过度谋虑,以求锦上添花,此实乃不寐之因。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谋虑过度,必损肝木,而肝色青,主弦脉,经脉布胁走眼,患者症见胁肋酸胀、眼眶青黑凹陷、脉弦等,显然与肝相关。又有头晕眼花、口渴咽干、脉弦数、舌绛少苔等阴虚之征象。明代张景岳有言:“寐本于阴,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中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可见无论何种病因所致不寐,均涉及于神。故先生认为本案不寐为因肝而起,病机在于肝阴不足,酿生虚火,火性炎上,上扰心神。心神不安,故成不寐顽证。

治疗采用滋阴养肝,以除虚火产生之源,清火宁心安心神,以抑虚火妄动之标。方中细生地、白芍、玄参、麦冬等滋阴养肝、清虚火;首乌藤、酸枣仁、合欢花、合欢皮益肝宁心、解郁安神;莲子心、竹茹、灯心草既能清心除烦,又可引热下行。因见多梦依然,故增用远志、茯神、柏子仁,以加强宁心安神之效,用百合意在清热除烦。

本案施治还注重了服药的时间安排,即在午后及晚睡前各服一次,此因人体阴阳昼夜消长变化规律,凡属病本在阴者,每于午后、夜晚加重,故嘱于其时服药,以便药效及时发挥。

本案失眠时久顽固,诸治不应,经从肝论治,以滋肝阴为主,辅以安神,并注意服药时间,使顽疾终获痊愈。《临床中医家张舜华、李济仁》

【按语】此例病人失眠主要因为压力过大,耗心伤神,谋虑过度,长久心情压抑焦虑,必然肝气郁结不舒,心情烦躁,神魂不安而失眠。患者严重失眠一年有余,现日夜目不交睫,长期阴阳不交,阳不入阴,营卫失和,如此恶性循环失眠愈加严重。患者腰膝酸软,口渴咽干,大便秘结,眼眶四周青黑凹陷为肝肾阴虚,故用增液汤玄参、麦冬、生地滋补阴津;灯心草清心降火;竹茹、莲子心除虚火;酸枣仁补肝气除心烦;合欢皮、合欢花入心、肝经,合欢皮善解肝郁,为悦心安神之要药。

《神农本草经》:“主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合欢叶昼则张开,夜则闭合,犹如人之营卫,至夜则相和,合欢也有宁心安眠之效。全方滋阴清火,除虚烦,宁心益肝,安神助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