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弄獐”学渣如何能连任19年宰相

 古陵憨子 2020-06-09

刘彦强

唐玄宗在位期间,先后共任命过27位宰相,其中李林甫为相18年另7个月。其余的宰相在职时间最长的是牛仙客,5年9个月。被白居易极力歌颂的千古名相宋璟,还有姚崇,任职也就是3年2个月。相比之下,这李林甫可真算得上宰相奇葩,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极为罕见。

----壹----

说李林甫是口蜜腹剑的奸相,这历史已有定论,但奸是奸,能当差不多十九年宰相,其学问应该满肚子的吧?要不然怎么能屹立不倒直到光荣退休?

但,这个不倒的奸相却是个学渣!

不对吧,王莽、曹操、秦桧这些在职时间长的奸相,哪一个不是报读经书,满腹经纶?一个学渣,竟能碾压大唐峰顶盛世的无数才子能人名宦?

但李林甫确实是个学渣。

古之官场,不学数理化外生,所以学渣都表现在不懂国学上。

不懂国学有两种,一种是不懂国学典故,另一种就是错别字太多,尤以后者为最差。这种人参加考试,当然永远是考场的失败者。

大唐重视文化,当公务员要经过科举考试。这个李林甫,尽管后来官做得很大,但却不是通过考试进入公务员序列,而是靠钻营、走后门。你还别说,大唐的制度还是允许走后门的。

一般说来,普通人,低级公务员不懂典故,写错别字,那是常事,就算闹个笑话,范围很小,影响不大。唯独高级公务员因为官阶高,引人注目,所以闹出笑话就会上史书记录了。

按理说,固然宰相不一定必是饱读诗书的大学者,但官一旦做到一定高度,自然有秘书代笔,尤其是宰相,府中甚至有专门的秘书机构伺候。但问题是别人代笔之后他还不认得,这就麻烦了。

有一次,选人的公文判语中用到了“杕杜”(音dìshè)二字,李林甫不认识“杕”字,于是就转身随口问一旁的吏部侍郎曰:“此云'杖杜’,何也?”吏部侍郎见他误将“杕杜”念成了“杖杜”,闹出了常识性错误,但作为下属又不敢去当面纠正,于是只好装聋作哑,俯首不语,现场气氛好不尴尬。原来,“杕杜”出自《诗经》,《诗经 · 唐风·杕杜序》中写到:“杕杜,刺时也。君不能亲其宗族,骨肉离散,独居而无兄弟,将为沃所并尔。”“杕杜”就指的是骨肉情谊。唐时《诗经》是学童的启蒙读物,是刚刚上学的蒙童都熟知的词语,而贵为大唐国相的李林甫却居然不认识。

其实,不懂就不懂,只要不装懂就就不会闹出笑话。但这李林甫却不懂还要装懂,而且还要附庸风雅。

于是又有一次,他的小舅子太常寺少卿姜度喜得贵子,这回李林甫打算亲自卖弄一番,就没有让手下的秘书代笔,遂即兴手书庆贺曰:“闻有弄麞之庆”。恰值这天来宾贺客满堂,大家一看不禁掩口哑然而笑,因为是当朝宰相的“墨宝”,谁也不敢公开大笑就只能掩口哑然。原来在《诗经 · 小雅 · 斯干》中有句曰:“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这里的“璋”是一种玉器,形状像官员上朝拿的半个圭,所以诗意是祝所生男子长大成人后成为官员王侯,后人因此称生男为“弄璋”。 李林甫的这“麞”就是现代人所说的“獐”,是一种小型鹿科动物。而不学无术的李林甫明明不懂这个典故,却还想要在大庭广众之前卖弄一下斯文,于是硬生生地就将“弄璋”写成了“ 弄麞”,庆贺人家生的孩子将来是个不学无术的玩小宠物的混混。

“弄璋之喜” 原本也是当时封建社会上私塾的小蒙童都懂的知识,根本不算什么生僻之典,而贵为泱泱大唐帝国宰相的李林甫却居然给弄错了,这不仅贻笑当世,更为万世“不朽”了。对于这个有趣的史实,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在其所作的《贺陈述古弟章生子》诗中就写道:“甚欲去为汤饼客,唯愁错写弄麞书。”

呵呵呵,也许这位“弄獐”宰相当年就是个玩动物的好手。

那么这样的学渣怎么能十九年居于官场巅峰呢?。

----贰----

说起来很老套。

唐承隋制,以科举考试选拔公务员。于是乎,读书人多靠刻苦努力进入考场金榜题名,当然,能顺利考过最高级别——进士科的都是学霸,像王维、姚崇、宋璟、张说、贺知章、张九龄这些大牛,都是进士出身。这些学霸,靠自己的学习成绩进入公务员体制,靠自己的实力、业绩晋升官阶。因为有知识、有能力、有业绩,所以很牛,牛得不知道巴结上司,甚至连皇帝老头也敢顶撞。

但是学渣呢?既没学问,还想当公务员;既干不出成绩,还想晋升,怎么办?无非就是拉关系、走后门、拍马逢迎,猜上级的心思办事。这李林甫也就是这样当上“弄獐宰相”的。

一.拉关系、走后门。

据史书记载,李林甫出身高贵,是唐高祖李渊从父弟的曾孙,可算得上是李唐皇族支庶。虽然到李林甫时关系已经疏远,世代承袭的爵位已经没有了,但宗室关系还在。就靠这个关系,李林甫得以进入宫廷禁卫军中吃国家财政。

唐玄宗开元初年,李林甫升为“迁太子中允”。 当时的宰相源乾耀与他舅舅姜皎是姻亲,李林甫便利用舅父的姻亲关系,巴结源乾曜的儿子源洁,通过源洁向其父求做相府中的办事员。源乾耀虽然看不起李林甫,认为李林甫不是这块材料,但人情难却,姻亲的面子还是要给的,于是安排他当了东宫“谕德” 主管规谏太子的闲差。但人家李林甫有办法,利用宰相推荐的东风,开始顺风杨帆。一路升迁到“国子监司业”,相当于今天北京大学的副校长。够可以的了吧,学渣居然成了“北京大学”副校长!搁别人,这就够风光了,但人家李林甫不甘心管理一群学生,继续钻营,又巴结上了御史中丞字文融。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经字文融引荐,“拜御史中丞”,正式进入大唐帝国朝廷权力中心。

二.拜石榴裙下。

除了上述两个方法,李林甫还深得石榴裙之法。

开元年初,武惠妃专宠。武惠妃何许人也?武则天的侄孙女,养于宫中长大,得到武则天庇荫。性情乖巧,善于逢迎。深得玄宗喜爱。唐玄宗即位后封为婕妤,为唐玄宗生下四男两女,其中第三个儿子就是寿王李瑁。按理说,李林甫八竿子也勾不着武惠妃,但人家李林甫深知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没有直接联系就间接联系,亲戚套亲戚,就能攀上亲戚。就这样,李林甫最终通过高力士联系上了武惠妃,表示要效忠武惠妃,扶持保护武惠妃最宠爱的第三个儿子(唐玄宗第九子)寿王李瑁当太子。于是,武惠妃就在被窝里为李林甫吹枕头风。

现实中,很多男人找情人就是图个享乐,可人家李林甫玩情人也能玩出最高水平。武则天的另一个侄孙女,武三思的女儿是侍中裴光庭的老婆,这是个通天美女,李林甫竟有办法与她勾搭上了,并深得喜爱。这武氏请高力士说话,推荐李林甫为相。高力士虽然出身于武三思家,但也深知相位重大,不敢推荐,告诉武氏说皇帝正准备任韩休为相。武氏又告诉了李林甫。李林甫是多聪明的学渣啊,立即上朝为韩休请官。此番行动,正和玄宗心意,又得韩休感激,所以韩休为相后不久就对玄宗说李林甫有宰相之才,加上武惠妃暗中撺掇,于是李林甫一路凯歌,先被任命为黄门侍郎,复任礼部尚书,再进兵部尚书。

信与不信,石榴裙下,暗通官场,古今一也。

---叁---

上述两条,还都是外力,但更根本的,还是自己翅膀硬,否则,虽然能“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但终究要掉下来。

李林甫有自己的翅膀,一个是口蜜腹剑,另一个是善揣圣意。

一.口蜜腹剑,暗中使绊。

学渣要混社会,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就是大场面上善于搞好各方面的关系,暗地里使绊子放冷箭伤人,让很多君子被卖了还帮他数钱。

据史书记载,李林甫给人的印象是平易近人,和颜悦色,但却“阴中伤之,不露辞色。”他的政治权术已经耍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不仅一般人为之心惊,即便老奸巨猾者也望而生畏。尤其是他在外表上装得对人极为友善,暗中却加以中伤,且竟然一点也不露声色,世人谓之:“口有蜜,腹有剑”。在《资治通鉴·唐纪》中也曾有这样地记载:“李林甫为相......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中有蜜,腹有剑。”流传至今的著名的成语“口蜜腹剑”即由此而来,比喻嘴甜心毒,阴险狡诈。这个成语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二.察言观色,善揣圣意。

学渣混社会的第二个基本方法就是巴结逢迎。但巴结逢迎也有学问,不然拍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舔屁股舔到了马蜂刺上,那就适得其反了。但人家李林甫就是有水平,善于察言观色,揣摩圣意,马屁总是拍得刚刚的,舌头总是舔到最好处。

新唐书说李林甫,每有奏请,一定要先贿赂皇帝的左右,甚至于连厨子、奴婢都能得到他的厚赏,所以皇帝的一举一动都了解得清清楚楚,由此揣摩皇帝心思绝无不准确的,所以他的奏请总是“甚合朕意”,让皇帝信任有加。

顺着皇帝的心意,是李林甫十九年稳坐相位的诀窍。他曾就张九龄被罢相一事谈到为官的诀窍:明主在上,我们当臣子的,顺着皇帝的心意还来不及,还要议论些什么?你们看那仪仗队里的马,整天默不作声就能得到三品的饲料。如果有一声嘶鸣,马上就逐出队伍。以后就是知道不想叫了,还能有机会吗?

新唐书说李林甫还有一样本事,就是他不光是被动的揣摩圣意,还善于在揣摩圣意的基础上,诱导和培养皇帝的欲望,让皇帝安居深宫,沉溺在歌舞美色之中。例如武惠妃死后,他看透了玄宗的心意,就向玄宗建议,将儿媳妇、寿王李瑁的妻子杨玉环纳为妃子。不错,这个寿王李瑁就是他勾搭武惠妃时许愿要扶持为未来皇帝的那一位。按理说这是有悖人伦遭人不齿的事情,但人家李林甫就是有办法说服唐玄宗。真不知这位寿王李瑁在爱妻被父亲霸占时心里怎么想的,而武惠妃如果泉下有知,自己的亲儿媳妇被自己石榴裙下的李林甫推荐给自己的丈夫,取代自己专宠皇帝,恐怕坟上都冒青烟了。自从杨玉环成了杨贵妃, 玄宗“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就成了常态,君王应有的道德都忘记了,一切都交给李林甫了。

---肆---

学渣知道自己没本事,处处顺着上司,学霸自持有能力,往往想给上司合理化建议。一顺一逆,亲疏立判。这就是专制社会里,学霸永远斗不过学渣的原因。

我们可以拿一度与李林甫同朝为相的张九龄与之比较,看看二者的区别。

开元二十二年五月,李林甫正式被任命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也就是当上了宰相。只不过这个时候他还只是位居宰相中辅助角色的位置,他的头上还有正宗宰相、中书令张九龄。

从他们的出身和经历就可以看得出来,李林甫和他的上司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类型,张九龄是正牌进士出身,品行端正、坚持理想,认的是凭本事吃饭,所以清高傲慢;李林甫凭钻营上位,没有那么高大上,但却是混迹官场,八面玲珑,左右逢源,其处理政务、让领导欢心的能力远超上司之上。

李林甫是精通为官之道的,在做张九龄副手初期并没有显示出多少对于上级和同僚的不敬,反倒是张九龄一贯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屡屡发一些自认为利国利民的言论。

先说这样一件事,当时朔方节度使牛仙客在边疆屡立战功,玄宗得知以后非常高兴,认为应该大大表彰,就想加封牛仙客为尚书。

谁知道,张九龄毫不犹豫地开始跟玄宗杠上了,理由是:尚书只有“旧相及扬历中外有德望者”才能担纲,牛仙客一个武将没这个资格,有业绩最多多发点年终奖就是了。

朝堂上李林甫一言不发,退朝以后,李林甫私下向玄宗进言:“仙客,宰相才也,何有于尚书?九龄书生,不达大体。”意思是,仙客的能力可以做宰相,为什么不能担任尚书?张九龄就是个迂腐书生,不识大体。

第二天上朝,继续讨论这个事情,张九龄是一根筋继续跟玄宗作对,“上怒,变色曰'啥事都由你说了算?’”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放别的朝臣绝对该闭口了,可张九龄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皇帝气不过,质问他:“你看不起人家的出身,那么你又有什么出身?”

张九龄倒是毫无惧色,回答说,牛仙客“出生中华”,我是“岭海孤贱”,他出身比我好,但我是正儿八经考试进台阁的,牛仙客“边隅小吏”大字不识几个,“若大任之,恐不惬众望”。

玄宗完全被这个岭南才子搞得没脾气,退朝以后李林甫又私下进言:“苟有才识,何必词学?天子用人,有何不可?”这话说得合情合理:如果真有能力,何必管他有无学识?大唐公司是老板的,用谁不用谁,你说了算。

看看,如果我是大唐老板,也不能不喜欢李林甫!

再说一件事。玄宗宠妃武惠妃权势炽热,别人巴结都恐怕来不及,张九龄却从不理睬。武惠妃想让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瑁上太子位,于是陷害太子瑛,遭到张九龄的坚决抵制。武惠妃派人对张九龄说:“有废就有兴,你如果肯帮助,宰相之位就可以长期稳坐。”这显然既是勾结又是威胁,但张九龄不为所动,怒斥来人:宫闱怎能干预朝廷之事?”并立刻奏报玄宗,玄宗也为之感动。但这却得罪了武惠妃,这女人没有少说他的坏话。

李林甫就大不同,他配合武惠妃,在玄宗面前多次称道寿王李瑁,但皇帝属意忠王李瑛。太子位定之后,李林甫又多次构陷太子。如表面与太子妃的哥哥韦坚交好,暗地里设计使韦坚犯罪入狱,以此连累太子。一计不成,又生二计,构陷太子妃杜良娣之父杜友邻谋反,将杜友邻和其几个好友处死,逼得太子赶走了杜良娣以避祸。二计不成再来三计,李林甫又安排人诬告河西节度使王忠嗣密谋拥立太子,皇帝虽不相信,但王忠嗣却被贬。李林甫几次设计都动摇不了太子,但却在武惠妃那里落了好。因枕头风,玄宗对李林甫信任有加。

看看,这就是学霸与学渣的区别。前者一心为公不给领导老婆面子,后者为一己之私与其同谋。这就是张九龄很快罢相,李林甫稳坐相位十九年的原因之一。

现在我们再说第三件事。

当时朝廷上有一个冤案,殿中侍御史杨汪在审判案件的时候,判处了另一名官员张审素死刑。事后张审素的两个儿子张瑝、张琇认为他们老爸是被冤枉的,对主审法官杨汪怀恨在心,发誓报仇。

几年以后兄弟两个从流放的地方偷偷潜回京师,在大街上手刃杨汪,还把仇人的脑袋割下来和一封上访信一起挂在了路中间,很快公安机关就将逃亡的兄弟俩捕获。

事情一曝光,舆论哗然民意汹汹,大家都认为兄弟俩虽然杀人了,但是事出有因,而且“稚年孝烈,能复父仇”,民意调查的结果大多都认为不应该判两个孩子死刑。

在朝廷内部讨论这个案子的时候,宰相张九龄站在民意一边,认为这是两个为父报仇的大孝子,非但不能判刑,还应该大力表彰,但是李林甫持反对意见,“以为如此坏国法”,法是法情是情,不应该混为一谈,要不然政府以后会很难办。

玄宗也是这个意思,对张九龄说:”杀人而赦之,此途不可启也。最终还是将兄弟两个杖杀。”

老百姓看到这个结局,还是很同情兄弟两个,纷纷写了很多传单在路上张贴,这些自媒体都认为张宰相才是为老百姓说话的正直好官。

这个例子很生动地表明了,张九龄和李林甫在价值观以及治国理念上的根本不同,而玄宗的立场其实是站在李林甫这边的。张九龄恰恰犯了皇帝的大忌,你坚持民意,置皇帝于何地?民意拥护你,我这皇帝怎么当?

上述几件事情告诉我们,在封建专制社会中,站在皇帝的立场看,很难简单地用道德去评价忠奸,因为在这个场合,个人道德其实不是最重要的评判标准,重要的是是不是忠于君王。张九龄下台最主要的原因在他和玄宗的关系协调上,即使没有李林甫的挑唆,玄宗也会在合适的时间让老张荣誉退休的,不会因为张九龄是个大诗人,写过“海上生明月”,就把他留在身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