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笔记44:秩序意味着存在

 艾先强 2020-06-09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论语·八佾第三》

解读和学习论语这样的圣人之学,关键在于尽可能地还原场景。可是往往是不会太让人如愿的,因为论语本身就是孔子师生教学对话的集合,在记载和编撰中信息整体性被打破,如同短视频,甚至只是一张照片。

可是历史这个小姑娘,有时候是任人打扮的,所以我们只能管中窥豹,尽可能地还原这样的场景才能做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也许读书都有还原历史的倾向吧,做历史解读,有趣的地方在于,每个历史学家都可以在其解读的“证据”下进行“探案”,可以各有各的解读,合理即可得分。

嗯,歪楼了,哈哈,回到正题吧。

对于这一句,实际上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

夷狄之地,也有君长。华夏正统之地,反而无君无父。

上过初中的人大多数都知道通假字吧,“亡”通“无”。

在孔子的政治文化环境下,夷狄指的是吴国、楚国及越国等不被中原正统文化认可的地方,国君有权威,政治有秩序。而当时的鲁国,作为周公的封国,在诸侯中属于“诸夏”,也就是正统的诸侯国,可是当时是三个权臣当国,国君没有权威,政治秩序混乱。因此可以说,孔夫子作为有政治理想的鲁国人,心中有所感叹:正统诸侯的政治秩序还不如夷狄国家!

第二种:

夷狄之国,即便有君,也不如华夏无君。

应该在侧重于文化礼义,中国哪怕没有君长,但文化礼义方面有着自己的优越性。这就是华夷之辨、夷夏之防的话头吧,不论怎么样,我天朝上国优越。

这个说法开始于五胡十六国,北方的读书人不接受少数民族的皇帝和统治,对这个话进行了有利于自己的解读。后来在雍正年间有吕留良、曾静等人在这个基础上,对当时的统治者的正统地位进行了舆论上的攻击并鼓动当时的将军造反,雍正亲自审理案件,并以曾静等人的言论再次宣传统治阶级的正统性和合理性。

无论哪一种解释,都有着一个关键词:秩序,秩序是儒家礼的一个关键词。从信息、能量和物质视角,意味着它们三的有序化,规律化和稳定化。有一门科学叫做热力学,从他的视角而言,从混乱走向有序是熵减少的运动。

秩序意味着存在,

混乱意味着死亡,

当然混乱也意味着新生,

新生究竟有多远,你我都不知道。

做一艘航向远方的忒修斯之船吧,

每天替换掉生命中的破旧不堪的零件,

不要趋于混乱,因为混乱意味着死亡。

关系的秩序里,提醒别人注意自己的身份和表现出这个身份应该有的样子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状态,不应该把这两种状态混淆了,如果混淆,是会发生致命危险的。

举个例子,师生关系中,当教师在提醒学生“你是个学生”时,师生关系是混乱的,在这一刻,学生心中是没有学生角色,学生心中是没有老师身份的。在我初中的时候,在一次课堂上,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一位老师提醒“在第三排中间的这位同学,请你把耳机拿下”,这位同学被旁边的同学提醒拿下耳机;老师说了几句,其中就有提醒学生“你是个学生,我是老师”这样的话语。最后差点要在课堂上起了冲突……

……

秩序中的度最为讲究,治大国若烹小鲜,适量油、适量调味品及适量火……没有做过一桌好饭的人一般是难以深刻体会这句话的。

在走向有秩序的过程中,最难做的是克制,人都是被情绪和反馈奖赏的,可是有些反馈总是来得那么快、那么开心,短暂的快感让许多人丧失了自我。

康德说:“如果我们像动物一样,听从欲望,逃避痛苦,我们就成了欲望和冲动的奴隶。”

修心和修行是一条逆天之路,那又如何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