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医生都没法治愈都童年,被写作治愈了

 余多多竹林婆婆 2020-06-09

 
人为为什么要写作呢?

这个问题曾经困扰过我,在我看来,写作其实没有说话那么必然。毕竟人类发明了文字之前,我们沟通的语言只是肢体和声音。

说起来:文字,是人类用于交流的符号;写作,不过是用文字作为交流的媒介而已。

当我问询为什么写作时,我问的正是我们为什么要交流?为什么要思考?为什么要和自己对话?

正因为我们是人,才会想到和自己对话。

到底是写作点缀了生活?还是它本身就是生活呢?


斯特凡·赫尔姆林说:人不是因为担心死而从事写作,而是担心死后没留下什么痕迹。如此看来,写作似乎是为了在未来留下点什么痕迹。

作家冯唐是我见过最诚实的人,他写作的原因实在亲新脱俗。

第一,为了消除肿胀;第二,为了与众不同;第三,为了泡妞;第四,为了打发无聊。第五,为了不疯掉。第六,为了追求牛x。第七,为了修炼智慧。第八,为了对抗愚昧。第九,为了补贴家用。第十,为了不朽。

如果说把写作比作打怪升级,可以说通关的密语就是坚持下去。按照冯唐的理由,逐个攻破写下去。

对我而言,写作也有几个阶段。

第一:我写作是为了和解。

曾经的我,慨叹命运的不公。童年里的苦难,校园霸陵事件,可以说做梦都会想到那些不高兴的事情。我不敢撕裂开的地方,都用文字蜗居在我的日记。

这不仅是倾诉的过程,更是让我们勇敢的过程。

心理学有个词叫: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自己,可是你找到的那个自己是弱小的还是强大的呢?如果是弱小的该怎么办呢?

2010年一裸成名的苏紫紫,算是早期网红了。

她在自办的《Who am I》艺术展中展示了自己的人体照片,引起一片哗然随后又拍摄了多组人体艺术照片。2014年,苏紫紫裸体接受50名记者的采访,再次引起轩然大波。她一次次的试图向社会解释被误读的自己,但是一次次地被贴上“裸模”,“出格”,“炒作”的标签。

经历被这个世界的诸多误会,2016年她走进心理咨询师诊室,被心理医生断定她的心理年龄只有3岁。

刚好是父母离婚后,她被送给外婆带领。

外婆带她只有打骂,一个孤独的老人,用打骂的方式宣扬自己的威严。

在3岁后的父母只有缴纳学费时一起出现,两人当着她的面争吵谁该多出一点钱给她读书。

她说童年就感觉的自己是没人要的乞丐。

她治愈童年伤口的方法是摄影艺术,说实话如果她当初选择了写作,也就不会被大众骂到需要消失才能和解了。

如今她和爱人生活在大理,平静也美好的模样确实放下了很多东西。

从成年期开始,人除了完成自己本身的成长任务,其实还肩负着另一个巨大使命——去完善童年缺失的品质,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

这个过程就是找到自己。

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会到哪里去?

用写作和自己的童年和解,她是个私密的过程。

我常常很羡慕那些擅长写小说的人,他们的厉害之处在于。当他爱你时给你写情书;当他讨厌你时给你写死了。最主要完全不犯法,这才是令人羡慕的生活。敢爱敢恨。

第二:写作为了记录生活

你还记得你儿时的事情吗?记得你第一次约会的惊喜吗?记得你离家出走的趣事吗?在往后的许多年,到了80岁依然啊想得起来吗?不尽然吧!

所以要写作,要持续去写,每天坚持写下来那些细微的情绪和自己的感受。

让它们在你的笔尖化成记忆,装点你老年的生活。

否则当你在躺椅上摇晃时,手边缺少一本读物,就着一杯春茶,一翻就是大半天。

这点不得不说我很羡慕杨绛先生。

她用写作把晚年一个人的日子也过得规律如诗。我们国家是传统的儒家思想,尊老爱幼思维强烈。

能活到百岁的老人,她的智慧更是不得不学习。能历经2个世纪的生活依然热爱,这本身就给我们提供了智慧的模样。


第三:我写作,是因为我长大了

长大以后,很难再有倾心托付的人了。只有把那些不吐不快的话语变成铅块子,堆放在自己的”家里“,这样才会有安全感。

记得小时候喜欢热闹,就连出去放牛都要三五成群一起出行。可是越是长大,越喜爱一个人的孤单,因为热闹毕竟有其时效性,再亲密的关系,分别都是规定好了的。

我常常想:”如果这一生我们都知道自己会在多年后的哪一天离开这个世界,那么我会做些什么?“

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职业?这一生挣多少钱才算拥有?爱过多少人才算得到?

可是写作,一定会让我比我自己活得更久一些。

在一个个辗转反侧的夜晚,没有变成文字的回忆,最后都变成了眼泪。

所以我写作是为了留下这些回忆,让它们不至于幽居在我心里。

腾出些地方,让光明进的来。
 

作者 | 竹林婆婆
竹林婆婆品牌创始人,陪伴写作营创始人,曾为老师,心理咨询师
现为十点读书平台和齐帆齐微刊签约作者
全网粉丝10万+,竹林婆婆主编,教你打造个人IP带货。
梦想做一个幸福的农民,带领家乡人民左手写作,右手带货。


投稿:原创散文、诗词、杂文、
         摄影、美术、书法、等。


版权说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