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想,你细想:法检子女咋都去当律师了?

 hercules028 2020-06-09

确实,现在很多宣传策划,都在“低级红、高级黑”的路上翻车了,本想回收点掌声和口碑,稍不留神,收到的却是嘘声和板砖。

比如,无锡公布的员额法官及院领导配偶、子女从事律师的名单,要求不得在大市范围内从事诉讼有偿法律服务,并公布于众接受监督。

很正当的接受监督公示,被解读成了这些律师“有关系”的昭告。用CU检的话就是——《这下,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实习律师的爸爸是法院领导了》。

这车真不是哪有毛病翻的,是被大家推翻的,这次还真怪不得宣传人员没看清“路况”驾驶技术不过关,这分明就是躲都躲不开的坑呀。搞宣传,是个风险活儿。

法官配偶做律师这事儿,要怪只能怪当年谈恋爱太心急,没做好职业规划。你懂的,同学成情人,情人变配偶,这是水到渠成的事儿,大家的社会圈子就那么大。

毕业后,你进了体制,我当了律师 ,麻烦可就来了。回避制度越来越严,刚开始是不能代理近亲属审理的案件,后来是不允许代理本院案件,到现在不允许代理大市范围案件。

哪天,会不会继续加强到不允许代理本省、本国的案件,谁知道呢?

但是,一个人的社会资源,往往与经常居住地相关联,生活在无锡的律师,就因为老公是某个基层的员额,只能跑去上海、苏州代案子,不现实呀!

领导就不说了,一个员额就能全市通吃,到哪哪给几分面子?有点太高看员额了吧!

如果在上海挂所,必然要面临“双城记”;如果在本地挂所,上海的当事人怎么可能舍近求远,跑去无锡找个律师?有规避回避制度的吗?有,搞个离婚,非法同居。

法科生,以后千万别在校园里谈恋爱,多去同城理工类院校转转看看,要不然,你这一辈子连个压箱底的结婚证都难搞到手。

早年有部电影《流浪者》,里面有个大法官有句话:The judge's son will always be a judge; the crook's son will always be a crook(法官的儿子一定是法官,贼的儿子一定是贼)。

影片里的贼就是不信这个邪,通过一系列设计,成功把法官的儿子变成了贼。

法官的儿子不一定是法官,但法官的儿子多半还是会从事法律,这不是什么子承父业的问题,一个高中生对社会就业一无所知,高考报志愿还是会听从父母意见。

而作为法官,一台、一槌、一桌、一椅,混一辈子,对社会就业状况能有多少了解,多半也会把子女的高考志愿锁定在法律专业。

“劝人学法,千刀万剐”!

有多少子女会埋怨父母当年把自己引到了一条不归路,且不去管它。这里只想说一种现象:法官子女咋都去当律师了,为什么不是“法官的儿子一定是法官”。

当然,这里面有各种因素,体制内虽然从就业就可以看到退休,这几年法检辞职潮也比较汹涌,但老实说,体制,也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毕竟,公考也不是件容易事。

要说,法检子女进法检,还是有一定优势的。不是讲什么拼爹,公开招考笔试那是玩硬的,但面试嘛,你懂的,还是有一定的“面子”在的。

问题是:法检人,还会如当年参谋子女报法律志愿一样,鼓动子女报考法检吗?

呵呵!

网上有个“下辈子再不从事的职业”调查,排行第一的是医生,第二,就是法官。下辈子的事儿下辈子再说,这辈子,还是别给下一代瞎指点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