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弱水,和他的19堂诗词课

 头来了 2020-06-10

📖

小编今天带来两本好书:

《诗的八堂课》《指花扯蕊:诗词品鉴录》

浙江大学教授江弱水,和他的19堂诗词课。

《诗的八堂课》

2017中国好书,由博弈、滋味等8个话题带你入手品诗。

《诗词品鉴录》

《诗的八堂课》的姊妹篇,精选近百首诗词,从李、杜、苏、辛直到鲁迅,带你对话11位诗人。

如此19堂课,品诗又品人,

和江弱水一起感受诗词之美。

江弱水

诗是经验,诗是手艺活

诗并不像一般人所说的是情感 —— 诗是经验。诗是手艺活,手艺的结果就是一个个静态的文本,哪怕其中包含着白炽的情感,都得花功夫冷淬水磨而成。

喜欢锤炼的诗人是健身狂,一个个字好比皮肤的颗粒,心理联想产生不同的质感、重量、色泽和明暗度,就会呈现出微妙的肌理。

8个话题,品诗入门

《诗的八堂课》,诗人写诗都写些什么?是怎样写出来的?又如何去读?江弱水教授以系列讲座的形式,就博弈、滋味等八个话题征引古今中文的作品,展开别开生面的分析。本书既可用于学诗入门向导,也可作为诗学进阶之篇。

——2017中国好书推荐语

点击书影,购买本书

博弈 第一

博弈有别——赌徒的诗——棋手的诗——博弈相济

所谓灵感,不过是相对渐悟而言的顿悟,是旬日艰难之后的刹那轻松。

有诗为证: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断章》

滋味 第二

味的联觉——辨味与品诗——秘味旁通——舌头的管辖

诗歌也许能给我们这个时代元素的甜,本来的美。

有诗为证:

未来是一阵冷颤从体内搜刮

而过,翻倒的醋瓶渗透筋骨。

厨师推门,看见黄昏像一个小女孩,

正用舌尖四处摸找着灯的开关。

——张枣《厨师》

声文 第三

公开的秘密——语言姿态观——无谱可查

语音与某种特定的心情、特定的物性挂钩,这是公开的秘密。

有诗为证:

解开人身上多年来的死结:比如,对一碗

藕粉之甜不恰切的态度,对某个细节的争议,

对一个篮球场的曲解

——张枣《到江南去》

肌理 第四

texture——丰致与骨感——氤氲与锤炼

诗是活的有机体,可以全方位地感知,从滋味到味觉,到声音的听觉,再到肌理的触觉。

有诗为证:

我梦见一街之隔有家洗衣店,

成群的洗衣机发出一阵阵低吼。

透过形同潜望镜的玻璃圆孔,

能看见不洁的衣物在经受酷刑。

——朱朱《寄北》

玄思 第五

诗可以思——理趣与理语——弱哲学

“哲理诗”文本基本上跟包装纸一样,一打开就有一个干干净净的哲理放在里面。

有诗为证:

我思想,故我是蝴蝶……

万年后小花的轻呼

透过无梦无醒的云雾,

来振撼我斑斓的彩翼。

——戴望舒《我思想》

情色 第六

情色与色情——语言配方——身体编码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有诗为证:

体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亡餐。

——曹植《洛神赋》

乡愁 第七

诗是乡愁——无家可归——语言的家

哲学是一种乡愁,是一种无论身在何处都想回家的冲动。

有诗为证:

乡村啊,只有我来冒犯过你,因为我从来就没口无遮拦,说“回家并不意味着抵达”。现在就算我们一道往更早的好时光走,过了天涯都不定居。

此成了彼,彼成了此,我们还是一生都走不回去。

——宋炜《还乡记》

死亡 第八

未知生,焉知死——向死而生——死亡美学——《野草》作证

死亡是接近巅峰时刻的生命,“得到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

有诗为证:

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

他屹立着,洞见

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

一切深广和久远的苦痛,正视

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深知

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

——鲁迅《淡淡的血痕中》

11位诗人:打通中西,连接古今

《指花扯蕊》是江弱水获得“中国好书”的《诗的八堂课》的姊妹篇。精选十一位诗人、近百首诗词,从李、杜、苏、辛直到鲁迅,从经典文论到体认类比。《指花扯蕊》依旧采用江老师打通中西、连接古今的魅力布局,这本书虽大都集中品鉴了古诗词,却可以获得多重“番外”享受,每一次阅读,都是一番感官与思想的大愉悦。

李白:口吐天上文

历史的高光时刻——醉中能醒—无中生有——空间的缩地术——时间的变频器——修辞的顶真格——如从空中来

杜甫:鲜榨的春天

老杜春来也撒娇——写意与工笔——连章又续篇——尽俗也尽雅——繁文绮合的丹青——乞借春阴护海棠——春色嗾人狂更狂——古典的繁花开不下去了

韦应物:佛系的深情

却爱韦郎五字诗——打着降旗的凯旋——隐士迷踪——零度写作——梧桐半死,方有述哀——慈爱满眼,可想可掬

苏轼:一笑开天容

牛屎是回家唯一的方向——活水还须活火烹——天容海色本澄清——海棠香国的美人——荔枝的感官盛宴——忒巧了,也就不好了——每事俱不十分用力

李清照:花中第一流

《减字木兰花》——《丑奴儿》 ——《摊破浣溪沙》(一)——《摊破浣溪沙》(二)——《小重山》 ——《永遇乐》 ——《声声慢》

辛弃疾:金印、红粉、青山

辛帅的老干部体——一条死去活来的龙——当猛虎细嗅蔷薇——眼高手辣,肠热心慈——腰间金印,头上貂蝉——莫从墨镜看红颜——一江春水向东流

姜夔:一个人的情人节

《鹧鸪天》五首——丁巳元日——正月十一日观灯——元夕不出,元夕有所梦——十六夜出

元好问:感极令人哀

鉴于历史风尘满面的镜子——刘项开打,阮籍开骂——春天的伴手礼与伤心泪——世界在黑暗弥密的铁围山中——沧海横流中的文化昆仑——天机重启于一场大雪

龚自珍:十万珍珠字

梦中的化学反应——把落花写得像炸雷——爱与死与华兹华斯——字字双的文字花样——十七岁少女的单车

苏曼殊:微命作诗僧

好个和尚, 忒煞风流——从人看我, 临水照花——亦怨亦亲,无爱无嗔——以情求道,在欲行禅——做白日梦,患单相思——赤子之心,宠儿之性

鲁迅:两间馀一卒

此老固无所不能耶?—— 《楚辞》用作密码本——精算师才是魔术师——现代旧诗的绝唱

谈李白

兀那李太白,端的好身手,搦一支吃饱了墨汁的长毫,略一沉吟,便一路写将下来,文不加点,完成了一份漂亮的答卷。皇上和贵妃当时都喝了彩,而大唐盛世就在这一瞬间被定了格:自然界的物色之美,人世间的女色之丽,诗仙三首的声色之华,歌王一曲的音色之奢,圣天子面有喜色,心想“可以夸耀于后”了。

谈辛弃疾
他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山,在他眼里是战马。松,在他眼里是列兵。水,是惊湍。月,是弯弓。连小桥也是截断众流似的横在那儿。凡诸名词,都是首长的部下、老兵的武器。凡诸动词,也尽由他驱遣使唤,而一个个有棱角,有力量:“回旋”“直下”“倒溅”“横截”。我尝戏称,这才是真正的老干部体。
苏曼殊与崔健,自恋的《假行僧》
近代中国,有一奇人,是个和尚,也谈恋爱,也闹革命,叫苏曼殊。不过活了短短的三十五岁,却活得复杂而精彩。
心理学家保罗·温克(Paul Wink)认为,自恋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自恋夸张外露,有较强的表现欲和攻击性;隐性自恋很脆弱、焦虑而敏感,是防御型的自我疗伤。换句话说,显性的自恋,是“天下无人不识君”;隐性的自恋,便是“芒鞋破钵无人识”。
苏曼殊的自恋当然属于后一种,但不可否认的是,其自我聚焦、自我陶醉的心理机制没什么两样。一点自怨,一点自怜,一点自伤,但更多的是自我玩味,自我欣赏:伴随着幽幽的尺八声,一袭袈裟的少年僧人,一双芒鞋,一只破钵,在绵绵的春雨里踽踽独行。只见他穿过熙攘的人群,烂漫的樱花,然而,游人如织与他无关,樱花如染也与他无关,他只是漠然走过一座桥,又一座桥……。先给的是特写,然后镜头渐渐放慢,拉长。人物与周边环境有着奇异的疏离,形成强烈的反差,效果兼有古人的风流,与今人的酷。

我想到崔健的《假行僧》:

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还要从白走到黑。
我要人们都看到我,但不知道我是谁。
这两句歌词,可谓自恋情结的标准供词。自恋者离不开想象的观众,和想象的观众对自己可能的注视。他一边在行动,一边在想象他人看着自己的行动,且惊诧于这独具一格的存在,好奇于他是谁,他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作者简介
江弱水,1963年生,安徽青阳人,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浙江大学教授。主要从事现代诗学研究,近年转向以比较诗学方法研究中国古典诗学。著有《诗的八堂课》《古典诗的现代性》《湖上吹水录》等。兼写诗与随笔,有诗集《线装的心情》,随笔集《陆客台湾》、《赖床》等。曾获第十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文学评论家”,第三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批评”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