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解读与建议

 新用户47177550 2020-06-10

北京亦庄实验小学  张梦乔

关于人文主题
你就是故事中的一员,跟着他们一起嬉笑开怀。”是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人文主题,由童话故事构成,要教会学生了解故事内容,复述故事,并能够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尝试创编童话故事。与童话相关的人文主题在低中段课文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一年级的想象观察”、“习惯”、“问号单元,二年级的大自然的秘密改变”、“办法单元,三年级的“中外童话”、“阅读策略”、“大胆想象”和本单元“有趣的故事”,四年级的童话之美”……编者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用童话的新奇想象吸引了学生的注意,用童话的直率表达简洁明了地让学生领悟情感变化、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用童话的故事逻辑引导学生尝试在创编故事中安排情节的起承转合,融内容与方法为一体,融知识与趣味于一体,是十分受学生青睐的单元,也是需要教师好好运用的单元。
关于阅读训练要素
本单元主题为“有趣的故事”,包含《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方帽子店》、《漏》、《枣核》四篇童话。本单元的第一个阅读训练要素是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与之一脉相承的阅读训练要素有“借助字词,尝试讲述课文内容。”(二上第三单元),“借助提示,复述课文”(二上第八单元),默读课文,填写表格,再借助表格复述这个故事”(三下第八单元课后题),借助下面的示意图,复述这个故事”(三下第八单元课后题),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四上第八单元),“学习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四下第六单元)。
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作为三年级的阅读训练要素,较二年级有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不再需要借助字词、图片等具象化提示来进行复述,而是要求学生在概括性、结构性的提示基础上,自主回忆故事情节,填充细节,再表达出来。“三、四年级的学生所能理解的事物范围内,已经可以很少利用实物来进行想象,这就是说,他们已经可以在词的思维水平上进行想象,想象的构思已具有更大的概括性和内部逻辑性”(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也就是说,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可以,也需要摆脱具象化的提示,为自己设置抽象的抓手了。
这个抓手是什么?在三下第八单元的表格和示意图中可见一斑,那就是故事的逻辑结构,或者说一个脉络,这个脉络可以按时间来整理,可以按情节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故事山来整理,也可以根据故事本身的特点根据空间的变化、人物的成长阶段等来整理,总之,要在心中有一条脉络作为抓手,教会学生去寻找到不同故事的抓手,就是本单元阅读训练的主要目标。
在设置具体训练要素的过程中,真正掌握复述方法前,要先唤起对故事的兴趣,充分阅读故事。“了解故事内容”不仅指读懂故事的前因后果,还要体会故事中的情感,在故事的阅读中,找到自己喜欢的片段反复体会,爱上这个故事,才有动力去复述它,故要素细化为单元阅读训练目标,第一个目标定位为:通过阅读课文故事,对讲述故事产生兴趣
接下来便是以理清脉络为核心,辅以填充细节的复述方法的掌握,可以先分段落进行练习,注意运用符合三年级思维方式的提示——自主阅读课文故事,借助表格、示意图等,在整体上梳理出故事的发展脉络,在细节上理解故事中的关键词语和情感表达,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讲述当中。这条要素细化而来的目标指向复述方法的核心,具体操作上,如何进行,又如何评价?教学与评价应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先在课文讲解中,以板书来梳理文章的脉络,作为脉络梳理的范例,让学生借助板书来概括故事情节,然后逐步擦掉板书中的部分情节(按照主到次顺序),再请学生在不完整板书的基础上复原整个故事情节,直到板书全部擦掉,学生能够全部自己说出故事情节;在本篇文章练习过后,教师再出示由简到难的新故事,包括文学名篇,让学生尝试自己去进行梳理练习,再进行点评补充。对于此项要素的评价,则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如第25课课后题第二题的表格,看两方面,其一是逻辑性,即是否能够设计出一个表格的结构,即是否是一个成立的表格;其二是完整性,即表格中的项目是否有遗漏,比如故事中总共有三天的内容,学生表格的时间线中只划分了两天等。如果表格难度较大,能够自圆其说的思维导图也可以。表格或思维导图等偏图像式的表达,能够辅助三年级阶段的学生在大脑中成像,进行图像记忆,同时表格内容中的逻辑机构也有助于学生借助图像构建逻辑思维,进行图像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过度。
接下来就是完整地将各种方法融合后的复述过程,细化后的目标定位是将故事完整、详略得当地复述出来,并能够关注听者的反馈,进行适当的答疑补充”
最后,要将这种阅读、复述的能力延伸运用到其他文章和生活所需中去,细化的目标可以这样表述:“基于所学方法,尝试对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其他题材的故事进行复述”,指向使学生享受知识为我所用的乐趣,从对多样文章的复述中,积累写作的素材。
关于表达训练要素
本单元的表达训练要素在习作方面是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尝试编童话故事。
表达作为一个主动输出的过程,比阅读这一输入过程更加需要兴趣的推动,在阅读训练要素中,学生需要通过阅读产生讲述这个故事的想法,而在表达训练要素中,学生需要阅读多种文章,拓宽想象的视野和思路,积累表达方法,从而产生小试牛刀的想法。表达训练要素可以细化为以下三个单元目标:
1.通过对童话的阅读和复述,产生自己创编童话的兴趣。
和阅读训练要素中要关注的两个方面对应,表达中一要有思路,二要有内容。思路的确定要做到“根据提示”,即读懂提示语的要求,在其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故事思路的设计,并且参考提示语中的举例,发挥想象,来为自己的故事设计人物和情节,如,第八单元习作题目,如果动物失去了原来的主要特征,他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又会发生哪些奇异的事情呢?一要动物怎么变,二要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三要用故事的方式展现变化的奇异;内容的填充上,则要借助之前所学对比、衬托等写作手法,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让故事更生动,让想象更有画面感。比如,第25课,的人物性格对比写法,突出动物主要特征失去前后的强烈对比,以此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第27课提供了一个令故事变得吸引人的方法,就是设置疑问,到结尾才解疑,令读者一路猜测,意犹未尽,学生要了解为故事设置疑问来吸引读者的方法,感受故事如国画般的留白之美,并尝试运用。这个方法在三年级上册的第一个习作《猜猜他是谁》中就已经初步涉及。
2.基于要求和提示,发挥想象,理清创编思路;运用已学写作方法,使故事更加饱满有趣。
表达的乐趣是有人阅读、倾听,有人与自己交流看法,这是写作的重要价值之一,也能够从不同视角的评价中获得进步。
3.与同学分享自己的习作,能够从故事情节、语言、想象力等方面对同学的作品进行欣赏评价;能够根据评价对自己的作文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可以为对方的故事进行续写。
 
口语交际训练要素能自然大方地把故事讲给别人听,并能用合适的方法,把故事讲得吸引人。认真听别人讲故事,能记住主要内容”。
教材的口语交际部分安排的是“趣味故事会”活动,为故事的讲述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舞台,而不限于私下之间的交流,公开的讲述形式对口语表达的要求就自然有所提高了,不仅要注意内容和情感的表达,还要注意表达的礼仪,留意观众的反馈;另一方面作为观众,聆听的礼仪、专注力也可以在这一情景下得到训练。根据书中对故事讲述所提要求,总结出如下训练目标:
首先,要运用上在阅读训练要素中运用的梳理故事脉络的能力,用故事脉络辅助自己进行记忆能够将自己的故事脉络理清记牢,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讲述。
第二,讲述过程中,根据书上提示,要多方面结合,在练习中提醒自己这是一场完整的表演, 注意语气、表情、音调音量的变化,加上适当的手势,来表达故事中的情感变化使故事更加吸引人并注意在关键情节处设置一些引起注意的停顿 
第三,对于自己的故事要有自信,并且表现在讲述的过程中 要使自己讲述过程要自然大方,充满自信,吐字清晰,热爱自己的故事。
最后,语文书中提示,要“认真听,记住故事的主要内容”,这项要求一方面出于礼仪,另一方面出于对好故事的吸收理解,听众尊重讲述者,在故事全部讲完后再提出疑问一方面使能够使讲述者充分享受讲述的乐趣,另一方面能够使听众吸收好的故事素材。

  教学规划建议
结合单元整体解读,梳理出本单元语文训练要素所指向的具体学习目标,根据学习目标重组单元读写内容,规划整个单元的学习活动如下:
板块一:体会故事趣味激发讲述兴趣
本单元作为一个自主表达型的单元,其单元导语为你就是故事中的一员,跟着他们一起嬉笑开怀”,从中可以看出本单元学习中,投入地阅读故事,因为故事而获得快乐,对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无论是复述还是创编,都要基于对故事本身的热爱。而本单元的课文均为情节巧妙的童话,故事情节起伏和语言表达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同时脉络清晰,很适合进行复述,所以借助教材中故事,在激发兴趣的同时,也为故事复述做好铺垫。
学习活动设计如下:
自主阅读本单元目录和导语,感受本单元的学习氛围,发表自己对即将学习的故事的期待,从导语开始,敞开心扉,接受故事能够带给自己的趣味,并与同学交流。
联系已有阅读经验,赏析本单元故事中喜欢的情节和系列描写,与同学交流。
板块二:掌握脉络细节尝试复述故事
结合本单元阅读训练要素的目标细化,本单元具体篇目的学习中,要以课文为范例练习对故事情节脉络的概括,并具体分析各种细节的写作手法、修辞方式,展开要素学习的过程,将阅读要素的训练落到实处。
学习活动设计如下:
阅读《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尝试概括以两个人物性格对比为核心的故事脉络,写或画出脉络,并且找出分别体现人物不同个性的写法。
阅读《方帽子店》,尝试概括以人们对不同形状的帽子的态度变化为核心的故事脉络,并且找出能够体现人们对待事情态度的词语句子,进行具体赏析、造句练习。
自主阅读《漏》,尝试体会在故事最后揭示真相的叙述方式,赏析有哪些词句引发你不断想往下读下去,尝试在自己的复述中引用这些词句。
自主阅读《枣核》,尝试体会故事中的不合理性,和如何通过想象来使情节自圆其说,体会童话故事世界的合理与不合理。在复述故事的过程中,尝试将这种奇妙感通过语气、表情、手势等表现出来。
板块三:运用积累素材,主动创编故事
结合本单元表达训练要素的细化目标,本单元习作内容的具体学习活动设计如下:
整理本单元所学故事的脉络写法,比如对比、设问等,以及故事常用修辞,比喻、夸张、排比等,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补充,也可以结合平时阅读经验,扩充素材库。
看清、读懂写作要求,“动物失去原有特点”是哪种特点?基于要求和提示,发挥想象,与同学交流,互相评价想象的趣味性,提出建议。
    先理清创编故事脉络,再开始写作;运用已学结构手法、修辞方法,使故事更加饱满有趣。全部完成后与同学分享,寻找彼此故事中最有趣的部分,尝试复述同学创编的故事。
 


      编辑 | 刀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