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唐,杜,范等姓的衍变

 刘沟村图书馆 2020-06-10

从刘累的御龙氏到其后裔的豕韦氏刘累在夏朝为孔甲养龙时,曾被孔甲赐“御龙氏”,受豕韦之。意思是说,刘累在被孔 甲赐御龙氏的同时并把原大彭氏的封地豕韦,赐给刘累作食邑,当刘累因死龙事件迁于鲁县后,孔甲不仅取消了刘累御龙氏称号,而且收回了食邑地豕 韦,把它重新赐给它的旧 主大彭氏。原居住豕韦的刘氏族被驱逐出境。被驱逐的刘氏族大部分随刘累迁鲁县定居下来,其余散居其它各地。

公元前十八世纪,夏商鼎革之际,原被驱逐的刘氏族,势力日益发展壮大,因不堪忍受夏 朝的压迫,投靠了新兴的殷商王朝,商王成汤在消灭了亲夏王朝的大彭豕韦以后,又将刘累后裔的这支刘氏族重新封到豕韦故地,并让他们继承豕韦氏的称号。正如《左传》杜 预注说:“豕韦复国至商而灭,累之后世,复其国为豕韦氏”。 在商汤建国之后,为了兴灭国继绝世,又允许彭姓的豕韦复国,并封豕韦为伯爵。这时刘累的后裔,只好再次被取消豕韦称号。直到商朝中期,商高宗“武丁中兴”再次消灭了彭姓豕韦国,又复封刘累后裔的刘氏族人为豕韦氏。从此刘累后裔的刘氏族人便以邑为氏,由刘氏改为豕韦氏。成为依附于商王朝的部族政权。

从豕韦氏到唐氏、杜氏、唐杜氏刘累后裔由刘氏族改为豕韦氏后,在豕韦(今河南省滑县韦乡)一带又生活了数百年。至公元前12世纪,周成王伐纣灭商后大量追封,三皇五帝后裔,在将尧帝一支后裔封于蓟(今北京市)之后,又将同属于陶唐氏后裔的豕韦氏刘累之后封于陶唐氏旧地(今山西冀城西)。

商周之际,这支刘累后裔,以地为氏衍变为唐氏。几十年之后,因唐人与商人关系密切,周成王大概是对原来亲商朝的祁姓刘累后裔的唐国不放心,便又废掉刘累后裔的唐国,把唐国故地封给他自己的弟弟叔虞作封地,而将刘累 后裔迁到杜城(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南杜曲),改封为杜氏,降爵为伯爵。

至此,刘累后裔就在杜城建立自己的部落国家,并从此由唐氏改称为杜氏,或称唐杜氏。另一部分唐国成员,没有迁到杜城,而分散在其它诸侯国仍以唐为姓氏,便成为今日唐姓的祖先。

历史上记载:杜国历代君主称杜伯,开始在西周王朝为吏任职。周宣王时,最后一个杜伯在周朝任大夫之职。据《砂罗越刘氏源流考》记载:“累后曰振、曰隗、曰仲、曰堪、曰杭、曰颂,咸有嘉德,不坠家声。颂八世孙叔假,商时为豕韦侯,豕韦者国名也。叔假遂以为氏焉。假十二世孙有敬蚁者,周成王灭唐取唐地封之,为唐杜伯,遂以唐杜为氏。嗣其景伯名忽,穆伯曰元、庄伯曰栗、桓伯曰褚、惠伯曰将、僖伯曰睿,皆身通显有令闻”。西周晚年,周宣王四十三年(公元前785年),在西周任职的最后一个杜伯被周宣王无辜杀害,刘累后裔的祁姓杜国同时也被周朝灭亡。周宣王死后,继位的周幽王宣布为杜伯平反昭雪,并为其立祠以表其终。其祠叫杜伯祠,墓称杜陵,均在杜城(陕西省长安县东南杜曲)。杜伯被杀和杜国灭亡之后,他的子孙纷纷逃往他国避难。

杜伯有个儿子叫隰叔,逃到晋国受到重用,官任士师(主掌刑法的官员,又称“理”)。从此杜隰叔的后裔便以官为氏,改为士氏,在晋国繁衍开来。从士氏到司空氏、隋氏、范氏,春秋时期的刘氏,大概是因在为帝尧和刘累的神灵保佑,逃到晋国的杜隰叔后裔在晋国兴旺发达起来。杜隰叔生两个儿子,蒍、荣。其中《左传》称之为士蒍,字子舆,继承父业,最初在晋国任士师。据说在他任职期间“朝无奸官”。因政绩突出升任司空( 古代掌管土地、水利和建筑工程的大臣),晋国君主为奖励士蒍的功绩,特将隋地(今山西介休东南)赐给他作领地。于是士蒍的族人又来到隋地定居。这样来到隋地的士蒍的后裔,就以他们所封的采邑隋地的地名为氏,改称为隋氏。

士蒍的后裔除一支改为士氏,一支改为隋氏外,另有一支以士蒍所担任过的官职(司空)为氏,即今日司空氏的来源。除此还有一支以士蒍的名子为氏,形成历史上的士氏。

士蒍在晋国生子士谷,字成伯缺,伯缺生子士会,士会后又被晋国国君赏赐领地——范(今河南范县)。随士会到范地的士会族人,又以采邑“范”为氏,称为范氏。这便是今日中国又一大姓范姓的来源。

正如《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和《国语·晋语八》关于御龙氏的传衍情况记载:前549年鲁卿叔孙穆叔去晋国访问,晋卿范宣子在欢迎宴会上以十分自豪的口吻大谈本族的光荣史,“我的祖先在舜以前是陶唐氏,在夏代是御龙氏,在商是豕韦氏,在西周是唐杜氏,都是赫赫有名的大族。现在晋国成为华夏盟主,我们范氏又是晋国的卿族,古人所谓‘死而不朽’大概就是指我们这种绵延不绝、世代荣显的大族而言的”。当时叔孙穆叔对范宣子的自吹自擂非常反感,当场驳斥说:“这种保姓受氏以守宗访、 世不绝祠的事根本算不上‘不朽’,只能算作‘世禄’;只有那些能够立功、立德、立言 的人才能‘虽久不废’,是真正的‘三不朽’。”值得注意的是叔孙穆叔只是对范宣子所 说的家史采取了不屑一顾的态度。但他并没有否定从陶唐氏到范氏的传承系统的真实性。

郑樵在《通志》二十六卷《氏族二》中说:“尧之后分为六,唐氏、杜氏、范氏、刘氏、豕韦氏、祁氏,皆为著姓,岂尧之不泯欤”!实际上除六大著姓外还应加上隰氏、司空氏、隋氏、士氏。就此六姓而论,祁氏为尧之本姓,韦氏是豕韦演变而来。

刘累之后,几乎没有出现过什么历史名人,除了杜伯因被周宣王冤杀而产生一些影响外,大多数刘累子孙是默默无闻的,这个家族真正闻达诸侯是在士氏、范氏时期。正如王符在《潜夫论》中所称赞的“刘氏自唐以下,汉以上,德著于世,莫若范会之最盛也”。士会与刘氏的复兴,士会姓祁,名会,字季,以士为氏,曾食邑于隋称隋会。又食邑于范称范会,史也称范宣子。他出身于宦官之家,是春秋早期活跃于晋国政治舞台上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一个显赫人物,早年任晋国大夫,辅佐晋文公、晋襄公,是晋国称霸中原的功臣之一。公元前621年,晋襄公去世,太子夷皋年幼,以赵盾为首的晋国大臣们为了国家的前途,召开内阁会议,决定废除太子,另立襄公的弟弟即当时在秦国任亚卿之职的公子雍为新的晋国君主。因公子雍是士会的姑姑杜祁与晋文公的儿子,与士会有亲戚关系,于是晋国就派士会和另一个大臣先篾一同出使秦国,迎接公子雍回国继位。但是,当士会和公子雍在秦国军队的护送下回国尚在途中时,晋国国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公元前620年,以赵盾为首的晋国大臣们迫于晋襄公夫人缪赢的压力,背叛了士会和公子雍,在晋国国内改立年幼的夷皋为晋国的国君(即晋灵公),并派兵阻击秦军,阻止士会和公子雍回国。秦、晋双方在令狐至刳首一带展开一场大战,结果秦军因无备而败。此次战后,士会已不能再回晋国,被迫逃到秦国避难。接着其妻子儿女和部分族人(包含士会的族兄士夏)也先后到秦国定居。士会在秦国受到重用,任秦军谋士,为秦军攻打晋国出谋划策。对晋国造成很大威胁。晋灵公七年(公元前614年)晋国六大臣召开会议,商讨对策,一致认为士会无罪,必须想办法使士会回到晋国。随后就派魏寿余到秦国假装叛晋降秦,施计把士会劫持回晋国,并委以重任,先后任晋三军统帅和元帅。士会归晋后,秦康公履行了诺言,将士会的妻子儿女送回了晋国,而同去的士会族人包含士会的族兄士夏没被送回晋国,留在了秦国。士会在晋国逐步掌握了军政大权,史称“士会辅成、景军无败绩”,“端刑法,辑训典,国无奸民”。晋国在士会的治理下日益强大起来。由于士会对晋国的卓越贡献和不朽业绩,公元前592年士会退休时被晋景公在其已有随地的基础上又加封一个领地——范邑。最后在范邑终老去世,被赐谥号“武”。因此史书也称士会为随武子、范武子。士会生三个孩子,长士燮名富仙字美荣,次士鲂名富仁字祥耀,三士球名富任。

士夏子留秦不返者复姓刘氏。襄公九年丁酉(前564年),秦景公派士雃(随仲子)楚国求兵,准备攻打晋国,楚王同意出兵。楚国的大臣子囊劝说:“不能出兵攻打晋国,晋国用能人范匄(士匄)佐中军,栾黡、士鲂为佐上军……而范匄为士雃的族人”楚王不听劝阻,与秦人侵晋,此时的随仲子士雃因族人士鲂、士匄在晋,在秦楚攻打晋时,年老的士雃(大楷60多岁)不愿参与这场战争,在秦隐居乡野,更名刘隋,将其子孙恢复祖姓。

刘氏复姓当在士会归晋之后,至今已二千六百多年。查阅有关经典和姓氏书均言“留秦不返者复更为刘氏”。《唐书·宰相世系表》即采此说。大梁普通元年修的《刘氏家谱》载:“士会公三子皆仕晋,其处者为刘氏”。士会族人留秦没归,从此在秦国落地生根。他们因失去了隋地、范邑,更没司空、士师的官衔,于是便去掉杜氏、隋氏、士氏等氏姓称号,由于秦景公派士雃(随仲子)楚国求兵,士雃不愿参加这场战争,更名刘隋,从而恢复了他们的始祖刘累的姓氏为刘姓。这样,帝尧后裔从公元前1877年被夏孔甲赐曰御龙氏起,先后衍变成豕韦氏、唐氏、杜氏、唐杜氏、司空氏、士氏、隋氏、范氏,刘氏。

姬姓刘氏与古代刘子国
    在刘姓的历史长河的源头,还有一支与尧帝后裔祁姓刘氏不同的支源,那便是周朝刘子国后裔繁衍而成的姬姓刘氏。
    先秦时期,姬姓刘氏可比祁姓刘氏显赫得多、兴荣得多。可以这么说,在先秦的中国历史舞台上,几乎只有姬姓刘氏,而没有祁姓刘氏的地位。
    只是由于后来祁姓刘氏的刘邦一统中华天下,汉家刘氏辉煌夺目,如日中天,姬姓刘氏才暗然失色,并最后完全被祁姓的汉家刘氏淹没,从而消失于刘姓历史长河之中。
    姬姓刘氏建国肇氏的传说
    关于姬姓刘子国的建立和姬姓刘氏的形成,历来存在着这样两种不同的传说。
    最流行的说法是:姬姓刘氏出自周文王姬昌的父亲王季也即姬季历。《通志·氏族略》载:西周初年,姬周王室大封同姓。周成王时,将其曾祖父王季的儿子封到刘累后裔长期居住的故地——刘邑(今河南省偃师市西南),爵位等级为公爵。这支姬姓王族受封后,在刘邑建立起刘子国。王季的子孙,后来就以国名也是采邑名“刘”为氏,形成了先秦时期有名的姬姓刘氏。春秋时期著名的刘康公、刘定公等,就是这支姬姓刘氏的后裔。
    此种说法,以《通志·氏族略》为代表。后世的姓氏学经典,多继承其说。如《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台湾版《中文大辞典》、香港三民书局《(中文)大辞典》、今人王万邦《姓氏词典》、今人刘春明的《彭城春秋》等书,就都持此一说法。
    其实,这种说法是一种莫大的误解,是姓氏学上一个流传了千多年而未被人更正的错误。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姬姓刘氏和刘子国均产生于春秋中期,源出于周顷王,其肇姓开基始祖并不是周初的王季之子,而是周顷王的儿子姬季子。
    这种说法的根据是《左传》和晋人杜预的《春秋世族谱》。清人张澍的《姓氏寻源》和今人胡尧的《中国姓氏寻根》,也都持这种说法,但胡氏在书中又误把王季子当成周匡王的儿子。
    姬姓刘氏和刘子国的开基祖,姓姬,字季子,是周定王的弟弟,周顷王的儿子。因是周王之子,所以又称王季子。这位王季子曾任周王朝的卿士,大约在公元前599年前后,被周定王赐封于刘邑(今河南偃师西南),建立起姬姓的刘子国。他的后人,以采邑也是国名为氏,称刘氏。王季子因去世后被谥为'康',史书因此又称他为刘康公。
    原来,当公元前11世纪商周鼎革之后,生活在刘邑一带的古老的刘氏族并未立即灭亡,而是由臣服于商王朝的氏族政权,演变为姬姓周王朝统治下的臣民。当年周成王也并没有封他的叔祖父王季的儿子到刘邑。
    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他的小弟弟姬友到郑,建立郑国。此后,郑国日益扩张,迅速发展成为中原大国。估计祁姓刘人所建立的氏族政权,此时才被郑国吞并。刘人世代居住的刘地,此时已变成郑国统治下的一个小邑,刘氏成员则变成了郑国统治下的普通公民。他们一部分仍留居郑国,后来日渐衰落,到春秋时期已湮没无闻;另一部分则可能从偃师向东迁徙到今山东曲阜附近,并在这里留下了'刘'的地名。《左传·襄公十五年》'二月己亥,及向戎盟于刘'的刘地,就是指的山东曲阜附近的刘地。
    公元前712年,东迁洛阳的周平王为了扩张地盘,从郑国手中夺取了刘邑等4处地方,使之变成周朝新都城王畿之内的城邑。这便是《左传·隐公十一年》记载的'王取邬、刘、蒍、邗'事件。
    再过了100多年,到公元前599年前后,周定王又将刘邑封给他的弟弟王季子做领地。
    至此,姬姓刘子国就在东周王畿之内建立起来。刘康公也就成了姬姓刘氏的肇姓始祖。
    刘子国与姬姓刘氏的兴衰
    作为周朝王族分支,春秋时期姬姓刘氏自形成伊始便地位显赫,宗族长期兴旺不衰,并孕育出了大批名著乎经典的人物。
    史书载称,刘氏家族除了要统辖自己的刘子国事务外,还长期担任东周王室的卿士等官职,负责周朝王室的婚姻大事和外交礼仪。如公元前599年,刘康公就奉周定王之命出使鲁国为王室求亲。回来后,刘康公还借分析鲁国情况之机,向周王作了一番关于俭存奢亡的精彩论述,详载于《国语·周语》中。
    春秋时期,姬姓刘氏又与晋国的范氏世代结为婚姻。如始祖刘康公就娶范氏为妻,生子刘夏。范氏是祁姓刘氏的后裔。姬、祁两支刘氏家族在春秋时期联为姻亲,这也是刘姓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刘康公的儿子刘夏,又名官师,史称刘子或者刘定公。刘定公早年也在周王室中担任卿士之职,经常为周王出使各国。到周景王时(公元前544--520年),刘夏以王族元勋身份出任周王室正卿,开始操纵东周朝政,成为当时地位显赫、势力强大的贵族。
    刘定公也娶范氏为妻,生子刘挚,史称刘献公。
    刘献公是周景王时期王室的又一实权人物。
    同时担任周王室大臣的还有刘难、刘州鸠、刘毅、刘佗等人。他们的权力都很大,如公元前543年,周大夫刘毅就奉景王之命,将景王的弟弟王子佞夫杀了。
    可见,这个时期,周朝王室的朝政,实际上已经由以刘挚为首的姬姓刘氏家族控制操纵了。
    公元前530年,刘献公一手炮制了甘国的政变,杀掉了甘悼公,扶植了自己的势力为甘国君主。
    公元前520年,刘氏家族又一手策划了周朝王室的内乱:这一年,周景王病危,准备废掉太子,改立自己最宠爱的庶长子王子朝为王。景王的计划遭到以刘献公为首的王室大臣的强烈反对。周景王准备杀掉刘献公,铲除刘氏家族势力。但还没来得及实施,周景王和刘献公就相继去世。
    刘献公没有嫡子,他死后由他的庶长子刘卷继任刘子国国君,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刘文公。
    刘文公名卷,又名狄,字伯蚠,也叫刘蚠。他继位袭爵后,很快积极地参加了周王室的内争。
    当年六月,王子朝叛乱,率兵将刘卷等人赶出东周王都。刘卷先逃到扬地,后又回到自己的领地刘子国。接着,刘卷拥立太子姬猛为王(即周悼王),率兵攻打王子朝,进居王城。
    不久,周悼王去世,刘卷又拥立悼王的弟弟王子姬匄为新的周王(这就是周敬王),从此与自立为王的王子朝展开了一场长达5年之久的周王室内部战争。
    公元前516年,刘卷在晋国的帮助下,终于将王子朝打败,拥立周敬王回到东周王城。从此,刘氏家族又重返周朝政坛,继续控制周朝王室,成为当时天下最有势力的家族。
    公元前510年,刘文公在诸侯的帮助下,大兴土木,修建成周城,将周敬王从王城迁到成周。这种劳民伤财之举虽然为刘文公赢得了一时名声,但也有人认为,他这样做'其殃大矣',并继言'刘氏则子孙实有祸'(见《国语·周语》)。
    刘文公操纵周朝政治达14年之久,直到公元前506年去世。
    刘文公去世后,周天子为他举行了国葬。
    刘文公的儿子是刘桓公。刘桓公继承刘子国君之后,同样兼任东周王室的大臣。公元前503年,刘桓公平定了王室内部尹氏的政变,将逃难在外的周敬王迎接回王城。此后,他又率军多次讨伐乱党,稳定了东周王朝的政权。
    刘桓公之后,刘氏子孙仍在东周王室任卿士,但其地位已不如从前。直到周贞定王时期(公元前468--441年),刘氏家族大概是因为在王室内部斗争中失败,家族彻底衰落,其领地刘子国也被王室灭掉。至此,这支活跃于春秋时期,执掌周王室朝政长达100年之久的姬姓刘氏家族,就突然从历史长河中消失不见了。
    刘国的后人,应当以刘为氏。但是,我们至今仍没有发现有哪一支刘氏家族,自称出自姬姓刘子国,为刘康公的后裔。大概这支来自姬姓的刘氏族系,后来因羡慕祁姓刘氏的显赫地位,都加入到祁姓刘氏的队伍中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