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姓氏求真 刘氏

 东方欲晓10 2020-11-30

刘氏现在的说法,就是汉代的说法,尧的后裔士会之后云云。

西汉自称是尧的后裔,根本原因是战国的五德终始说,另外一点是西汉人可能还真不知道刘氏的来源。《左传》是西汉末年才从宫廷的旧书堆里发现的,我们现在看到左传,只要不先入为主,就知道刘氏是春秋中后期周王室的正卿刘子的后裔。(刘子作为正卿,从诞生一直持续到左传结束)。两汉之际,左传学派为了提升自己的地位,硬是在士会回到晋国后加了一句“留秦者为刘氏”,标榜这是四书五经等所有文献唯一证明汉朝是尧后裔(士会之后)的地方。帝王之家的谱系建构,从此可见。唐初的大史学家刘知几已经发现了这个作伪(但是被当时人骂作数典忘祖),因为在封建时代,这是不会被人采信,可以理解。(就好比在朝廷上直说齐梁萧氏不是萧何子孙,陈霸先不是陈寔的后裔,李渊与陇西李氏、凉武昭王无关,估计要大不敬株九族的。所以,帝王谱系是最不可信的。当然,后来的帝王就没这么无聊了。赵宋就从未追溯先祖,只记得前面4代,朱元璋也是如此,有人劝重八大哥追尊朱熹作祖先,重八表示算了。时代在进步,今日就更应该进步,不要再拘泥于祖先的错误。这也是我辛苦于谱学世系的理念

这些现在看来都是很浅显的道理,没必要多做阐释。过去我曾长篇大论讨论于此,背景啦,内涵外延啦,今日不足为道也。

至于刘子世系,具体还是可以讨论的。左传记载的众多刘子,感觉还是很复杂的。

始祖是王(刘)季子,《春秋公羊传》认为:王季子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其称王季子何?贵也。其贵奈何?母弟也。”当时的周王是周定王,王季子就是定王弟、顷王子。

有趣的是,刘氏和后来附会的刘氏祖先士会(范氏)还是世代通婚的联盟。左传云“劉氏、范氏世爲昏姻,萇弘事劉文公,故周與范氏。趙鞅以爲討。六月癸卯,周人殺萇弘。”

战国时代周王室及刘氏历史不详,不知道刘子是否还继续做“太上皇”,控制王室。有一点可以知道,就是这个群体的一部分后来迁移到沛,刘邦的同乡也有几个姓刘的,还有许多周氏大臣(如周勃、周昌、周堞、周聚,见高祖封侯表),可以推测他们是集体迁移的。

至于所谓的远祖夏朝的刘累,也不是杜伯系统(士会祖先)的祖先。典籍记载刘累,详细理清文义,他只是尧后裔中的厉害角色(用来说明尧后裔的伟大)御龍国的始祖,取代己姓韦国。“其後有劉累,學擾龍于豢龍氏,以事孔甲,能飲食之。夏后嘉之,賜氏曰御龍,以更豕韋之後。”而杜伯则是唐国(尧为陶(yao2)唐氏,即有唐氏,即唐国君主)的后裔,并非上下一线的关系。

况且刘累双声,明显是按照发音写的字,必无定写,说不定还有什么单作雷之类的写法。春秋时即便是存在刘累的后裔(除了韦氏,别无其他),也断不会傻到以刘字为氏。况且实际上也根本就不存在以远祖为氏的原则。都是后代的虚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