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不狂傲不为诗——唐朝诗人的自信和傲骨

 薄会申 2020-06-10

万国来朝的大唐,塑造了一代狂傲的诗人。他们不论其地位贵贱,不论其相貌妍媸,不论其道德高下,身上无一不具备时代所赋予的狂傲之气,纵然到了晚唐,余脉犹存。

最狂傲的当然是李白。

李白不用多说。他认为全世界都是他的,所以他可以“千金散尽还复来”;奇怪的是我们竟然也跟着信了,所以他即便做出“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事儿,也不觉得他败家。

李白眼高于顶。

梦游天姥吟留别(节选)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此处不留人,自由留人处,任谁也不放在眼里。“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何况尔等凡夫俗子。

李白儿女情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向老朋友随随便便问声好,还要捎带着将明月一同送过去。

李白也想当官。

南陵别儿童入京(节选)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仅仅是听到有可能当官的消息,还没当官就先狂傲一番。但我们却只会陪着一起高兴,丝毫不会认为这是小人得志的猖狂。

李白尤其自信。

陌上赠美人

骏马骄行踏落花,垂鞭直拂五云车。

美人一笑褰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

骑马横冲直撞发生交通事故,马鞭子打到别人彩车了,结果里面的美女还笑着挑开珠帘,说前面的红房子(红楼一词已被后人玷污)就是我的家。这份得意劲儿!我辈遇到这种情况,估计美女会指着“北仓”说,那是你的家。也难怪,如果每个人都有李白的际遇,那每天的剐蹭事故不知道会发生多少。

提到李白,不多说还是说多了,事已过三,打住。

提到诗人肯定绕不过杜甫。

杜甫没有李白那么多开心事儿。

杜甫年轻时候没考好,落第了,发下成绩单后就跑到泰山上励志了一番。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一生仕途不畅,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的狂傲。

奉赠韦丞丈二十二韵(节选)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对自己是多么自信,对理想是多么坚定。但是命运捉弄人,老杜能奈命运何?

但是即使在最落魄的时候,老杜想到的依然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份执著,几人守得?

王维表现的则是另一番狂傲,他人学不来。

王维翩翩佳公子,外表谦恭有礼文质彬彬,内心的狂傲实则无人能及。王维少年积极进取,狂傲不羁自不用多说。就是他在辋川隐居期间的作品,现在读来,依旧会感觉到穿越千年扑面而来的狂傲之气。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山有多幽静呢?听声不见人。林有多茂密呢?阳光从上面直射进不来,只有朝阳和夕阳斜射才能进来。我在干什么呢?朝阳照在青苔上,我已经看到了;夕阳(返景)“复照青苔上”,我又看到了。王维足足在栅栏前发一天呆。都说世外好,有几个人真心能做到?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一个人在竹林里弹琴,间或嘶喊几声。我的乐趣千万别说谁也不知道,那只是人不知道,但是月亮知道。

这种孤独冷傲的人,我们还是只读他的诗吧,至于人嘛,还是远远地膜拜为好。

有没有成群结队狂傲的呢?

唐顺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八月,“永贞革新”失败。革新派主要十人均被贬斥,史称“二王八司马”。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写了《永州八记》和《捕蛇者说》,里面的一部分篇章收入中学课本,千载之后还在折磨我们。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苍茫一片,没有鸟迹人烟,但是就算看不到生机,孤独一生,我也会守住心中的志向,忍受凄冷和落寞,不向挫折低头。

柳宗元身体不好,47岁就去世了,没有给我们留下继续狂傲的剧本。另一位体格儿杠杠的“司马”就不一样了,刘禹锡向我们全方位展示了什么叫傲气和傲骨。

刘禹锡被贬夔州(重庆奉节)期间,积极深入民间,搜集整理并参与创作《竹枝词》,为民谣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最具摇曳少年心旌的效果。但是如果认为他就此放弃了初心,那就错了。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你说秋天肃杀,我怎么觉得比春天还好呢。巴渝的地理环境恶劣,不会再有情怀,那是你们认为的,我的情怀如果落在地上,不是和你们一样了吗?我的情怀在九霄之上呢。

乐观者长寿,长寿就有机会。10年后刘禹锡等来了回京的机会。

回到长安放眼一望,朝廷里已经换成了另一拨儿新兴权贵,哇靠,你们可都是我的晚辈啊,我得意的时候还没有你们那!愤愤不平的刘司马决定到郊区的旅游胜地玄都观里舒缓一下压抑的心情。

游玄都观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谁也不是傻子,指桑骂槐的结果就是,刘司马又被贬到播州(贵州遵义)。这一回出去了14年,小刘熬成了老刘才回来。老刘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又到玄都观里看了看,猜他是想写首“桃花依旧笑春风”一类的诗得意一番。结果比较失望,玄都观已经破败了,游人稀少青苔遍地,桃花树被砍光,改种白菜了。就这样儿,老刘还是找到了骄傲的资本。

再游玄都观

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风水轮流转,先前那些趋炎附势的小子们,你们都去哪儿了?我老刘又回来了! 57岁的老刘,壮心不已、挑战不息!

上面列举的几位都曾经辉煌过,有值得骄傲的资本。那么有一生落魄还依旧狂傲的人吗?薛逢!

薛逢是唐武宗会昌元年(841)进士第三人,按理说前程远大,但是就因为他恃才傲物,不仅不见容于权贵,甚至不见容于故交,所以仕途很不顺利,老来依旧穷困潦倒。

话说有一天不修边幅的老薛正认真赶路,遇到新科进士放榜,大家鱼贯而出,都争着要显摆显摆,“一日看尽长安花”,就连前面开路的差人也因此借光,洋洋得意地高呼“回避让道”。估计是老薛挡了路,被差人呵斥了几句。老薛一笑,吩咐仆人上前解释,就说“老薛让我给您捎个话儿”:

报道莫贫相。

阿婆三五少年时,也曾东涂西抹来。

翻译成现代文就是:别跟老娘吹牛皮,年轻我也做过鸡!

大唐诗人的狂傲,是浸到骨子里的狂傲。就一个字儿:不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