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我的学生三个月就能开始在诊脉时把对方的身体说的头头是道,半年就能让人惊讶:“你摸的真准!” 每个人对于脉象的感受是不同的,很多细微的脉象刚开始的时候感受不到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感受不到滑脉、涩脉和箜脉很重要吗? 对于临床来说很重要,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真的是可有可无。但是简单的有力无力(强、弱),脉搏的快慢(数、缓),大多数人都是可以感觉到的,这就可以成为很多初学者脉诊入门的契机。 在《黄帝内经》中,已经有三部九候论,最开始摸脉不象我们现在就是摸手上的位置,当时要摸全身很多的位置,颈部的、头部的、手上的、脚上的,很多地方的动脉都需要触摸,最开始是这样去摸脉判断病情的,那个时候的诊脉方法被称为遍诊法,也就是到处都要摸,又称之为三部九候。 到了《难经》的年代,《难经》里有很多关于脉学的专门论述,所以我们要看脉学的渊源,很重要的一本书就是《难经》。《难经》里第一次提出要“独取寸口”,所谓的寸口,就是我们现在摸脉的手的位置,自此以后医生以取这个位置来判断全身的情况,作为了主流的脉诊的方法。 那么我们现在所说的寸、关、尺,具体在哪儿呢? 《脉经》:'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阳出阴入,以关为界。' 寸关尺三部的脉搏,分别称寸脉、关脉、尺脉。桡骨茎突处为关,关之前(腕端)为寸,关之后(肘端)为尺。 那么数字脉象是怎么一个脉诊方法? 其实就是摸脉的时候体感寸、关、尺,三个位置脉的强弱、快慢,然后对这三个位置打分。以左寸脉50分为标准,高于这个分值就说明脉是强的快的,低于这个标准那么就是弱的慢的。 与此同时,由于个体差异不同,脉强有多强,快又有多快,弱有多弱,慢又有多慢,是不一样的。可以打60分80分,也可以20分,30分。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评估打分。 左右都有寸关尺,那么都需要去摸脉打分,分值出来以后,然后再去分析,我们就可以最基本的判断出人体是否处于一个平衡状态还是一个失衡状态,是阴阳两虚,还是阴虚阳亢,还是说阴阳不交,这是可以基本判断出来的。 当自己对于三焦划分,脏腑表里关系这些理论有一定的认知之后,再将这些内容去叠加在数字脉象的理论里,我们对于身体疾患更细微的判断方向就会更加一路了然了。 这就是数字脉象简易通俗的特性,非常落地,非常实际。 【 初学 】 | 理论知识 阴阳理论(人体上阳下阴,左阳右阴,后背阳前胸阴) 寸关尺的位置 | 使用方法 以左寸脉为标准值50,给自己其余脉象打分,脉搏跳的越快越强分 数越高,反之越低。 正常脉象为: | 结果 阴阳平衡:接近正常脉象 阴虚阳亢:左右类似,但是上高下低; 纵向正常,但是左高右低 阳虚阴盛:左右类似,下高上低; 纵向正常,右高左低 阴阳两虚:整体脉象虚弱难辨 阴阳不交:上下正常,中间虚弱 痰湿淤滞:上下皆弱,中间突出 气血紊乱:各个脉象各不相同 | 意义
【进阶方法】 | 背景知识 三焦划分,脏腑表里关系 | 使用方法 同样以寸脉为标准值,给自己其余脉象打分 | 意义
授课讲师 傅弘 ◆ 正安文化特邀讲师 ◆ 中医世家。北京人,师承世界名医奖获得者,著名導引按蹻传承人傅秦增教授,是傅老先生的次子。新生代導引按蹻的掌门人,10岁开始学习中医及導引按蹻。18岁开始随父亲临床治疗,对中医及導引按蹻理论,诊断,治疗有很深的造诣。 ◆ 世界医学气功学会理事。 ◆ 发表论文数篇。擅长中医内科与疑难杂症。 |
|
来自: 新用户62019198 > 《按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