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院体画的文人情结:富贵与野逸,高洁为工的价值取向

 新用户07039177 2020-06-10

院体画简称'院体',又叫'院画',是中国画的一种类型。基本上将宋代翰林图画院,之后出现的宫廷画家制作的工整细致一类的绘画称为院体画。通常被宫廷画影响到的中国传统画作也被认为是院体画。也有学者认为就是指南宋画院作品,或者不是宫廷的画家但效法南宋画院风格的绘画。

基本上这些作品是为了迎帝王宫廷的需求。大多选择花鸟、山水,宫廷的安逸生活以及宗教的内容为主题,作画追求法度,关注形神具备,作画风格华丽细致,写实逼真。宋朝时期,院体画最为鼎盛,虽然宋朝之前的历朝历代均亦有许多的宫廷画师。

宫廷绘画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对中国美术发展的影响。因此两南北宋的画院堪称历史上画院最隆盛的时期,进而画院的制度在这一时期也是最为完备的。那些院画作家的画作一定是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要求,符合审美的,才能叫院体画。

院体画的文人情结:富贵与野逸,高洁为工的价值取向


历史

在大唐时期有不少的画家都是为满足宫廷的需求而绘画,将宫廷生活描绘出来成为了当时最流行的创作主题,例如《明皇幸蜀图》、或者《簪花仕女图》、还有《虢国夫人游春图》等,这都是流传百世的作品。张萱、周昉二人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绘画大家,他们擅长的仕女画以描绘宫廷为主,例如画家张萱就担任'画直'的职务。

在五代时期,每一个割据的朝廷都非常注重绘画的进步,顾闳中就是担任南唐的画院待诏一职,出自他手的《韩熙载夜宴图》称为中国美术史上最珍贵的人物绘画品。而西蜀的宫廷画家黄筌因为他细腻丰富的画风被认为是那一时期的宫廷绘画代表人物之一,'黄筌富贵,徐熙野逸'就说明了当时中国两种不同画风的分界。

院体画的文人情结:富贵与野逸,高洁为工的价值取向

在宋代,院体画开始不断成熟。由于宋朝在建立之时就成立了翰林图画院,从而就聚集了当时的来自西蜀和南唐两国的优秀的画院画家。翰林图画院更是由内侍省进行负责,只为宫廷及皇室等宫内的贵族们作画。想进入画院必须通过专门的考试来评判,考试的要求有:'在不模仿前人的前提下,将事物自然细腻的描绘出来,做工要细致入微'。

要求中既对状物绘形非常重视,也对写实技巧的要求同时,又要加强立意构思,将诗句为题目来升华主题。因为有宋徽宗赵佶的强烈支持,宣和画院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而院体画在北宋后期发展到了顶峰。

院体画的文人情结:富贵与野逸,高洁为工的价值取向

当时的画院内画家云集,皆为北宋位置极高的大家,包括有富燮、马贲、张择端、苏汉臣、朱锐、李唐、刘益、王孟等名垂青史的大家。在南宋的伊始,依然将宣和画院的以前的人补充到当地画院,从而又聚集名家于宫廷中,有李迪、梁揩、李嵩、夏圭、马远等画家,再次激发了宫廷绘画的高潮。

元朝时期,因为统治者对文化比较漠视,并且对汉人和中原文化采取高压打击的政策,所以朝廷没有专门的绘画机构,从而导致了院体画停下了发展的脚步。明清时期,汉人再次执政,于是慢慢恢复了宫廷绘画的组织,使得院体画开始了再次的进步。虽说明代没有设立画院,可是宫廷画家居多,并且大多模仿宋朝院画。

院体画的文人情结:富贵与野逸,高洁为工的价值取向

清朝时期就开始设立宫廷的画院处,比如说意馆,虽然宫廷绘画逐渐被文人画影响,可是一直缺乏没有创意。好在郎世宁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为皇室作画,从而对中国画的透视和写实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方面进行了有益地摸索。

宋代院体画中的花鸟画

徐、黄二体主要指的是徐熙和黄筌两位画家代表的两种不同风格的画作,在当时叫'皇家富贵、徐熙野逸',因为只要谈到院体画,那就必然提到他们位置和影响力。

黄家所代表的是西蜀宫廷画院一派,看上去工整华丽,而徐家所代表的江南院,属于潇洒清逸的风格,其实以绘画风格来看,看不出好坏,就像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对=二者的评论'二者犹春兰秋菊,各擅重名'话说回来,要是根据皇室的审美来看,两派确实有区别。

院体画的文人情结:富贵与野逸,高洁为工的价值取向

由于黄筌家族世代给宫廷作画,所以参加过专门的培训,学识广泛,兼收并蓄,又深受唐朝绘画的传统文化的长期熏陶,又因为擅长写的天水分色,非常符合封皇室贵族装饰宫廷的需要,提高对生活的思想情趣,因此更加被皇家欣赏和喜爱。从而他的画作的风格就成了宋朝初期画院考试的标准。

徐熙经常在宫廷画院外面生活,并不像黄筌有过专门的训练,导致个性'放荡不羁',经过耳濡目染,所画的翎毛形骨非常的清秀,尽管也曾经为南唐的宫中画过装饰的'铺殿花',但因为画作不自然,使得观赏者一般不愿采纳。就像郭若虚中立的看法一般:'大抵江南之艺,骨气多不及蜀人,而潇洒过之也'。

院体画的文人情结:富贵与野逸,高洁为工的价值取向

因此,此类风格在和黄家比较后,肯定没有黄家那样深受皇室贵族的欢迎,所以为迎合皇帝的喜好,徐熙的后代开始向黄体进行学习,风格从'野逸'变为'率皆富贵图绘',从此被皇家画院经常评为上品佳作,其实这样的情况并不是黄家斗争徐家的产物,只是为了充分变现了院内外流派间的学习与演变。由此,宋初的画院才会越来越兴盛,从而将'院体画'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宋代花鸟画

因为北宋各个帝王都喜爱绘画,所以提供非常好的待遇给宫廷画家,早在建国初就设立了翰林图画院。在宋太祖年间(963—967年),黄筌的儿子继承了黄筌的画风,通过勾勒再填彩的方式,将图画显得富丽辉煌。因为他那时候担任宋太宗画院里的主持人,负责评判画的好坏,所以那时候,全国所有画家都来迎合,这就将工笔重彩风格的'黄家富贵'成为了画院派花鸟创作最高要求。

与他的父亲相比,他的画色彩更加精细富丽,越显的雍容华贵。但是徐熙的孙子徐崇嗣依旧秉承清淡野逸的画风,仍然以在野画家的名号闻名在画院的外面。因为受到院体画'黄家富贵'的压力,此时的徐崇嗣无奈之下转变了祖传的'落墨法',也来学习'黄家富贵'的画风,不要笔墨,仅仅用彩色点染,从而诞生了'没骨法'。

院体画的文人情结:富贵与野逸,高洁为工的价值取向

因为黄体将花鸟绘画市场控制,因此在北宋前的100多年的时间里,大部分画家都在模仿黄体来谋生,但是失去体验生活的机会;失去了自己的自我,从而导致花鸟画产生了停滞,画作也变得很俗气、死板、没有生机。后来有一些画家不愿受到黄体的约束,就依然沉入生活的去寻找道路,最后打开了黄体一家独大的现象,推动了花鸟画的再次发展。

其中这里的画家有几个代表,有赵昌、易元吉和崔白,最有名的是宋徽宗。赵昌喜欢从所看到的现实中去表达自己的技巧,他的作品被人称为'俱得形似',自成一家。但有人认为赵昌的画作是对'黄家'的色和徐熙的用笔相配合的产物。宋朝苏轼就说:'赵昌花传神',接着赞叹道:'何须夸落墨(徐熙),独赏江南工'。从而看到了赵昌给宋代画坛带来的影响力。

院体画的文人情结:富贵与野逸,高洁为工的价值取向

提起宋代的绘画,就必须说到宋徽宗了,尽管在政治上腐败无能,奸臣当道。可是他非常喜欢艺术而且有很高的成绩,尤其在花鸟画。自从他上位后就感叹道:'朕万几暇,别无他好,惟好画耳'。他通过权力,建立了宫廷画院,并搜寻并培训了许多厉害的绘画天才。

他关于绘画有严格的要求:一要寻找生活的真实感;二是探寻诗意的谦虚性。他通常让宫廷画家们去乡下写生来亲身感受,也用前人的诗词当作题目来测验画家们的素质。基于他的严厉培养下,那时的花鸟画创作完全达到了形象真实且意境生动、成绩非常突出。

院体画的文人情结:富贵与野逸,高洁为工的价值取向

文人画的成熟到鼎盛

自从赵昌、易元吉和崔白开始改变院体画的画风,促使文人士大夫也对徐熙、进行了再次认知,也对'落墨'法进行重新评判。这种情况的发生,是在当时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受到院体画的影响,那时许多文人在政治斗争中很受考验,每当官场不顺心,就要通过作画来调整不平衡的心态。

因为获得了徐熙野逸画派的影响,兴起了一股新的绘画思潮那就是文人画学派,这种思潮起先是在花鸟画领域兴起的,后来范畴不断扩大又涉及到山水画的领域。文人画题材所包含那种淡薄和孤芳自赏的韵味同文人士大夫们的思想很是合拍。而且在笔墨造型这方面,又很适合用书法的形式加以点缀,并不像一般那种花鸟题材,需要严苛的造型功力。

院体画的文人情结:富贵与野逸,高洁为工的价值取向

在文人画开始兴盛的宋朝,苏轼和赵孟坚都是那时的具有影响力的文人画家,主要是他们都是因为政治上的失败或郁郁不得志从而造成心态上的郁闷。进而通过笔墨来表达情怀从而抒发自己的精神或品格,通过画画来自我娱乐。

就像文同以用墨竹来寄托表现出自己谦虚、节操、不慕荣华、不屈不挠的品质和追求。苏轼则以书入画,他画的竹石形状都非常怪异扭曲,就像他胸口汇集的闷气一样。至于杨无咎,他擅长用刚正不阿、坚守情操的品格来画水墨和梅花,用来表达自己的淡雅、高雅、明朗和豁达,表达的是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品味。

院体画的文人情结:富贵与野逸,高洁为工的价值取向

元明清的花鸟画盛放

元朝时期,通过强悍的武力统一了全中国,建成立了元朝。因为元代统治者普遍对汉族的文化传统保持偏见。因此给当时的汉族文人内心上产生了很强的反抗情绪,而这样的抵触情绪,表现在绘画上面,就造成了文人画发展到兴盛。正因如此,自从唐、五代、两宋经过数百年发展的工笔着色画,好比:水流花谢;春事都休。

使得那时的文人画思想的发展下,同时加上画家对生活的所思所想,'迁想妙得'、不停创新,推动花鸟画的发展就此改变,进入了水墨画的路子。因为种种原因元代的文人画家对竹子、青石、梅花、兰花等主题有深厚的情歌。因为在当时受到文人山水画的强烈影响,他们基本上不要色彩进行渲染,而都用水墨来绘画,或许这样的话会更好的表现自己的恬淡品德和高尚节操。

院体画的文人情结:富贵与野逸,高洁为工的价值取向

推动水墨写意画依托元代社会产生更大 的进步。因为元代画家喜欢在画中作诗,使得其成为画面中不可消失的点,从而更加丰富和深化作品的内容,最终组成奇特的诗、书、画合一的艺术表达形式。

到了明代,其实就是从元代基础上追求宋代人的体制,其实和元人的联系更为加紧密。明代擅长使用勾花点叶法来作画,主要是秉承元人传统。像明代的沈周,他的风采体貌就来源于文人,尤其是从张中的规范里变化来的。后来出现的扬州八怪,虽有如恽南田、华新罗等不为笼罩,但始终无法和辉煌一世的写意派相比较。

院体画的文人情结:富贵与野逸,高洁为工的价值取向

然而对于存在于两者之间的元代的墨花墨禽,既是从工笔到写意,也是从设色到水墨、又有写境和造境、起到了画工画到文人画的承接过度的效果,并且是独立于二者之外绽放异彩。要说题材的丰富程度,他没有明清、两宋,可是包含了更明了的主观情趣;要说思想的体量,它不如明清,但表现出实在的客观现实性。它所探寻的艺术形象是形、神、意三位一体的统一性,寻找谦虚和内涵的表达,从而拓展了花鸟画的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