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项托尼奖、打败《芝加哥》,据说这部音乐剧看哭了所有人

 外滩TheBund 2020-06-10

不卖华丽制作

不卖假大空的概念

这部音乐剧就靠好好讲故事

在百老汇获得了44年的好评

随着热门综艺《声入人心》结束,音乐剧圈开始有了一些改变。

国内音乐剧演员获得的更多粉丝,也有越来越多的朋友知道了很多名剧名段、所谓“四大”音乐剧:《悲惨世界》、《歌剧魅影》、《西贡小姐》和《猫》。

但音乐剧绝不是几个像“主唱”一样的演员站在舞台上地唱歌而已,唱、跳、演是每位音乐剧演员的基本功。对观众来说,喜欢或讨厌一部音乐剧也可以有很多维度,剧本、舞美、编曲、编舞等等。

四大之所以能成为四大,在这几个维度上都是出类拔萃的。但也有比如百老汇原创音乐剧《歌舞线上》,舞台看起来普通,但在受欢迎程度上,它其实可以算是那四部的“前辈”。

Martha Swoop

1975年7月25日,《歌舞线上》在百老汇的 Shubert Theatre 首演,票房出乎意料地好,接连演出6137场,演到1990年,成为当时百老汇历史上演出时间最长的音乐剧。直到1997年,这一纪录被《猫》超越,2002年又被《歌剧魅影》超越。

这部音乐剧的剧情很简单,只是呈现了一场面试,就为观众揭开群舞演员的人生百态。

在火了44年后,《歌舞线上》今年第一次来到国内。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上演了十几场,口碑相当好。尤其是对于音乐剧新粉丝来说,《歌舞线上》也是最好的了解音乐剧的途径之一。

来自12个小时的真实故事

《歌舞线上》的成功算是另辟蹊径的。

或许对于看惯了大制作舞台剧的观众来说,《歌舞线上》的舞台甚至有一点单调:他们把舞台设计成一个不怎么大的排练厅,背景是落地镜面。这部剧全长120分钟,没有幕间休息,在115分钟里,这个布景几乎不变

一场面试,就在这个舞者们每天待得最多、最熟悉的场景中进行。导演扎克(Zach)需要选出4男4女,跟随他完成接下去的巡演。

服装也非常普通,舞者们穿着各自的练功服,没有更换,这是他们的标志。

他们对着镜子练习动作,然后再转身背对镜子进行考核。第一轮选拔,有的人跳舞一直低着头,有的人手脚出错方向,有的人跟不上节奏。每个人的舞蹈水平都被充分暴露出来。

这时候你千万不要弃剧离场,他们只是故意跳得那么乱。群舞演员不为人知的生活,才刚刚露出冰山一角。

一首《但愿我被选上》唱出了每个人对这份工作的渴望。这种失业焦虑,在《歌舞线上》这部剧诞生的年代尤为强烈。

70年代初的百老汇,在告别了前20年的黄金时期后,曾陷入一段低谷期。面对越来越少的工作机会,舞者们不得不更努力地去争取一个上台机会,或是考虑自己的未来。

就像是我们现在正经历的各种“寒冬”

当时一名想当导演的舞者,迈克尔·贝内特 (Michael Bennett) ,注意到很多舞者都有很丰富的人生经历。他有一个想法,就是分享它们,因为那是没有人有机会了解到这些。

他采访了很多舞者,在采访的开头他说:“我真的很想谈谈我们自己。 我觉得我们都很有意思... ... 我想或许在某地会有一档演出,就叫做《  A Chorus Line 》。”

他与这些舞者的谈话录音长达12小时。于是,《歌舞线上》就在这些真实故事的基础上诞生了。

没人能料到,12个小时的采访录音,成为了一部如此成功的音乐剧的基础。让我们来看看《歌舞线上》这部剧获得的成就:

音乐剧界最重磅的奖项“托尼奖”和“奥利弗奖”,他们没少拿。当年托尼奖与《歌舞线上》的竞争对手是另一部名剧《芝加哥》,最后《歌舞线上》成为最大赢家,共拿下了9项托尼奖迈克尔·贝内特也成为最有名、最有钱的导演。

《歌舞线上》在伦敦西区演出后,又获得了1976年奥利弗奖年度最佳新音乐剧奖(那一年也是奥利弗奖颁奖的第一年)。 

更值得一提的是,它获得了1976年普利策奖戏剧奖,极少有音乐剧获得这一奖项。

演员侧台掠影

或许传奇只是让人仰望,普通人的故事更有打动人的力量。既不用大型制作,也不用新颖的概念,有了如此好的题材,《歌舞线上》真正把重点放在了“好好讲故事”上。

全剧虽然歌曲只有10首歌,但每首的旋律和歌词都很容易被记住。布景不换,但运用灯光,制造出“脑内小剧场”的效果,就像切换镜头一样,让人看着一点都不无聊。毕竟也是得了托尼奖最佳灯光设计奖的。

但是关于追逐梦想的故事,我们已经听得太多了。所以舞者们到底说了什么样的故事,让这部剧如此受欢迎而又如此独特?

“他们每个人都是特殊的”

很多人看完这部剧,印象最深的一句台词便是剧中角色凯西(Cassie) 说的那句:“他们每个人都是特殊的”。

因为看到最后,这句话是最讽刺的。

面试是什么?就是能让一个周末宅家的人说自己“性格开朗、乐于交际”的过程。面对个个求生欲强烈的应聘者,只有进一步交谈,才能看到他们真实的模样。

导演扎克考核完他们的舞蹈技能之后,让他们站成一排,想进一步挖掘他们没有写到简历上的东西。17位舞者学习跳舞的缘由,就像他们的服装一样各有特色。

童年,家庭不和谐;青春期,对身体变化的不满。身份认同出问题,给自己换了一个意大利名字,就因为别人说你长得不像波多黎各人;校园霸凌、性取向……听完一轮讲述,人生的苦涩逃不过这些话题。

一直非常撩人、非常强势的希拉(Sheila),在导演再三要求她“不要再表演”之后,她才渐渐放下面具。

她开始说起小时候对芭蕾世界的向往。感同身受的麦琪(Maggie)和碧碧(Bebe)走到她身旁,对没有温馨家庭的这三个女孩子来说,王子和公主的爱情故事是一种保护。芭蕾不是天堂,但是她们的家。

迟迟不肯敞开心扉谈论自己的保罗,开始回忆起小时候自己瞒着父母去参加变装演出,一时情绪失控,扎克的访谈也就无法再继续下去。但没有很多时间给他平复心情,大家又回到紧张的排练节奏中。

事实上,全剧他们都在跳同一段舞蹈,不停重复,其余时间只是站着,面对导演,或者说面对舞台下的黑暗。

筛选进行到第二轮,保罗不慎扭伤了脚。把他送往医院之后,导演扎克顺势问其他人,“如果现在不能跳舞了,你们会做什么? 

气氛又再一次缓和下来,时间静止了,大家都心情沉重。

台上七嘴八舌的争论,在很多人的大脑中都上演过。 他们说百老汇快要死了”,这样的忧虑在很多行业也都普遍存在。

他们用《我为爱所做的一切》来结束争论。

在舞台的世界里,群舞演员们是最普通的一类演艺人员,甚至只能被称为“男孩”、“女孩”,仿佛他们永远都冻龄在某一个年龄段。这一次被淘汰出局的人,会匆匆赶往下一个面试地点。或许有一天会走出剧场,去下一个目的地。

剧场之外,很多人也是像群舞演员那样抱着热情从事一份职业。即使那算不上梦想,仅仅只是坚持做了几年的事情,有过热情也都不会后悔。

最后,当舞者们换上金灿灿的演出服,依次从舞台左侧出现的时候,观众们都忍不住一次一次地鼓掌。大家形成似乎一种共识,每一位独特的舞蹈演员都值得获得一次特定的掌声。

这首终曲《唯一》只有5分钟。如果没有前面那将近两个小时的讲述,这五分钟的表演或许就像你在街边看到的广场舞一样,不会留下任何的印象。

导演扎克和他的编舞助理也在队列中。在巨大的产业链面前,每一个特殊的生命都必须被包装成一模一样的躯壳。

或许凯西最懂这一刻的感受。她曾经是主舞,前往好莱坞发展却碰壁待业2年。潮起潮落后,她只想做一名普通的群舞,不用夸张也不卑微,和左右一起跳好这支舞,这或许就是生命最灿烂的一部分。

《歌舞线上》部分乐队成员

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选择从事你在做的这一行,你会说出怎样的故事?

演出地点:上汽·上海文化广场 主剧场

演出时间:2019.1.17-1.27

演出票价:80-880元

文/编 _ 梨

图片来自上汽·上海文化广场

以上内容来自「外滩TheBund」(微信号:the-bu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