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本令人开窍的哲学书,推荐给你,不妨拿来一读

 138牛牛 2020-06-10

[1]关于哲学

一直以来都比较喜欢哲学、心理学,断断续续中也读过一些哲学类书籍,如西方哲学史、理想国、中国哲学简史…,大部分读完之后只是记住一些人名、地名等史料资料,根据自己的浅显认知有选择性的消化吸收。

傅佩荣老师的《西方哲学与人生》是一个偶然机会在王府井书店遇到,大概读了将近一个月。全书共分上下两卷,每卷三个主题,十二位哲学家,共二十四位,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古先哲,到近当代存在主义,娓娓道来。

于我来说,这是一本越读越有意思、越喜欢的书,尤其是到后期的存在主义,理论联系实际更紧密,第一次感觉读哲学有点开窍,喜欢上了哲学思辨。

正如书中所说“如果你要凝望,你必须凝望至灵魂最深处”,这应该就是哲学的核心吧,然而对于初学哲学的我们来说,也许不一定要清晰知道谁说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养成一种哲学反省的习惯。

一本令人开窍的哲学书,推荐给你,不妨拿来一读

[2]掌握自己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用来描述马克思:当任何痛苦降临,马克思就把它压制下来,在他内心有很强的力量可以掌握住自己,把它合理化、客观化,把它当作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柏格森也说:人的生命有一种精神力量,可以把所经历的一切加以转化、改变,变成对自己最有利的。

之所以对这两句话印象深刻,是因为感觉自己在某些方面很像他们。生活中无论发生任何事情,可能最初会非常害怕、恐惧、无助,但总会尽量调整过来,告诉自己:过去的已经过去,发生的就是必然,纠结于此只是徒增烦恼,又不能改变什么,倒不如根据此情此景重新调整,找到新的方向,继续努力。当然可能做起来没有这么轻松,但宗旨不变,只是情绪调节的快慢问题。

我不知道这样是对是错,只是已经形成一种心理常态,任何事情总会试图找到一种令自己舒适的状态,不会执着、较真,也不会后悔,因为在我看来,过去就是过去,即使错了,吃一堑长一智,下次不再犯就好,而不能因为过去影响到此刻和未来。况且,执着本就是桎梏,人生在世,外在限制就已千万重,为什么还要自我设障、自我折磨呢,人生始终要往前走,何不轻松自在点。

生活不是非此即彼、非对即错,在对错之间还有着太多中间地带,纠结了自己,苦了身边人,何苦。掌握自己就是告诉我们,人要适应环境,根据环境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部署,以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往前看、走,适者才能生存。

[3]真诚自然

海德格尔提到:一旦我们自己成为真诚的人,就会很快乐,因为自己无所遮蔽,可以让存在通过我们自身而表现出来。所以,一个人说出他真心想说的话时,本身就会显现一种力量,而能获得他人的注意和尊重。加缪说:人间的误会大部分来自念头太多,如果你实实在在地生活,哪里会有什么误会呢?想得太多,就会有误会。

读到这两句话,我更加欣喜,因为它印证了一直以来我所坚持的东西。记得前段时间和一个天蝎座聊天,他说:天蝎座很毒,我们能够看清所有人的虚情假意,所以不要骗我,否则有你好看的。我说:那不是很好嘛,我就喜欢和你们这样的人打交道,不累,不用思前想后,用真实的自己和你们交流就好。

自从读过柴静的《看见》之后,就非常喜欢“真实自有万钧之力”这句话,当时仿佛如获至宝般,找到了人生真谛,所以几年中我一直在努力践行。喜欢和自己的领导交流,因为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我用真实的自己和他沟通配合,轻松自然,工作愉快。喜欢和真实的人打交道,因为那样不累,不用绞尽脑汁去思考什么,随心所欲、自由自在。

我始终相信“你是怎样的,就会有怎样的遇见”,所以身边大部分都是以诚相待的好友,也因为我选择了真实,所以我的世界变得更加清亮。无论环境怎样,我知道只要我心真着,就给自己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轻松自然的平台,就能在浮躁中坚守住那份独有的宁静和自在。

生活中,经常会听到一些人评价这个那个,我总会静静地听,然后默而不语,因为我知道“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我们都是有限的个体,只有通过不断的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然后以己及人的反观自己,才能不断走向成熟和进步。也只有当人与真实合一的时候,才能够真正释放自我,也才能够活得更加轻松。

一本令人开窍的哲学书,推荐给你,不妨拿来一读

[4]活在当下

柏格森说:把人生分成某几个阶段,以未来的成就作为目标,眼前的一切就会变成手段,最后全部生命几乎都是手段,自己就变成工具了,那么目的还有何在?

“为了将来而过现在的日子,于是现在就过得很不踏实,等到将来那个目标达成后,才开始觉悟错过了生命,那时候可能就来不及了。”

亚里士多德说:金钱、物质本身并非不好,但若因追求它们而陷入其中,最后丧失了闲暇,失去了思考宇宙及人生的机会,根本算不上是幸福。到了最坏的情况,还会迷失自我,失去生命的方向。

两个人讲的道理都是非常的浅显易懂,可是又有几个人能够真正明白、做到呢?现实生活中,经常会有人信誓旦旦地说:等到我实现这个目标就如何如何…。然而,真的会如此吗?

许多时候,也许答案应该更会向叔本华说的这样:我们总是以未来的目标来欺骗自己,要努力奋斗达到那个目标,但是这一切只是把欲望暂时消解而已,马上又有新的欲望产生。人的欲望永无止境,事情永远没有完成时,你永远不可能准备好,一个接着一个的目标中是对生命的耗散,自我的迷失。

曾经,读过许多心理类书籍,它们都告诉我们要活在当下,过去已经不再,未来又具有不确定性,只有实实在在、触手可及的当下才是真正属于我们。

然而,许多人却深陷其中不知,经常会用对未来的恐惧吓唬自己,用对未来的期待迷惑自己,可结果又能怎样?

倘若,我们每个人都是善于总结分析的聪明人,肯定就会发现:许多事情尽管我们设想千百遍,为它烦恼为它愁,却未必会发生。一段心路历程白白虚耗,得不偿失。要知道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更何况是虚无缥缈的未来呢。

曾经的我也是一个喜欢用未来吓唬自己的人,许多事情总要瞻前顾后、权衡再三,恐惧未来的不确定性,害怕失去…,生活在一种非宁静的恐慌中。慢慢地伴随成长,读的书多了,思考的更深入,当我选择做真实的自己时,也就选择了活在当下。

生命本就是一场经历,无所谓对错好坏,此刻的我会根据此情此景尽量做出全面判断,然后去经历,认真享受生命赋予我的一切,不忧不惧不后悔,深深体味、慢慢走…

托马斯说:身体健康加上心情平静,才是真正持久的快乐。我在遇见这样的自己,活在当下,稳稳地很真实,内心充盈、幸福知足。也希望每个人都能够通过阅读、运动…,不断成长,遇见更好的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