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ll the best people are crazy.|最棒的人都有点疯。

 昵称25382711 2020-06-12

Destination   1

  美国歌手Melanie Martinez曾以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的情节人物为背景创作了一曲《Mad Hatter》。

  凭借其诡异怪诞的歌词和欢脱可爱的曲风迅速入侵大众曲库,其中反复吟唱的那一句:All the best people are crazy——最棒的人都有点疯,更是这首歌的神来之笔,让人惊艳之余不由得不思索这背后的韵味。

  毋庸置疑,她不仅是在致敬灵感来源《爱丽丝梦游仙境》,更是在表达真我:一模一样的人满大街都是,所以这世界才需要特立独行的疯子。

  浪漫迪士尼童话《爱丽丝梦游仙境》里,曾多次出现那句台词——All the best people are crazy(最棒的人都有点疯).

  第一次是在爱丽丝九岁时,她告诉爸爸她梦见自己掉进了一个黑乎乎的洞,接着她看见了许许多多奇怪的生物,有杜杜鸟、穿着背心的兔子还有一只会笑的猫和一只蓝色的毛毛虫。好像是梦,又好像并不是梦。连爱丽丝自己也觉得难以置信,她反复地问爸爸:“Hey,Daddy.你是不是觉得我疯了?”而爱丽丝的爸爸只是小心地替爱丽丝整理好脑后的枕巾,轻轻拂过她的发丝,温柔地望着爱丽丝的眼睛低语:“哦你恐怕是,发神经或者犯疯病了,不过我要告诉你个秘密,出色的人往往都是疯子。”

  第二次是当疯帽子问爱丽丝:“我是不是疯了?”时,爱丽丝也是微笑着对他说:“恐怕是,你看起来疯疯癫癫的,但告诉你一个秘密,所有最优秀的人都是这样的。”

  正是因为爱丽丝自始至终对自身认定的“疯狂”的坚持和执著,在欧洲中世纪,她才了封建年代束缚女性的条条框框,勇于直接拒绝豪爵的求婚,不屑为了表象的荣华富贵去披上一幅虚伪的皮囊、沦为男人的附属品,在梦境的世界里,她才得以克服恐惧、只身在辉煌之日斩杀宿敌炸脖龙,粉碎所有人对“她只是一个小女孩”“她无法拯救世界”的重重质疑。

All  the best people are crazy.

Destination   2

   这样的“疯狂”真的值得为世人称道。

  “他们特立独行。他们桀骜不驯。他们惹是生非。他们格格不入。他们用与众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他们不喜欢墨守成规。他们也不愿安于现状。你可以认同他们,反对他们,颂扬或是诋毁他们。但唯独不能漠视他们。因为他们改变了寻常事物。他们推动人类向前迈进。或许他们是别人眼里的疯子,但他们却是我们眼中的天才。”

苯环结构的发现者——凯库勒

  对于凯库勒,我们可能会陌生。但是一说起苯环结构的发现者,我们多数人的脑海中便会不自觉地浮现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某一页。

  182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制备煤气后剩余的油状液体蒸馏过程中首次发现了苯这一物质的存在。1834年,德国科学家米希尔里希通过蒸馏苯甲酸和石灰的混合物,得到了与法拉第所制液体相同的一种液体,并命名为“苯”。尽管经过法国化学家日拉尔等人没日没夜地实验的精确测定,找出了苯的相对分子质量并确立了其化学式,但是分子内部的结构依然很难推断。

  直到1865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提出全新的苯分子的环形结构。当凯库勒在进行多次苯分子式链状的假设实验研究,屡战屡败,心灰意冷之时,疲惫不已的他带着问题进入了梦乡。在梦里,是另一种天堂,奇幻瑰丽,仙乐飘飘,梦里不知身是客,凯库勒像个孩子一样徜徉在仙境中,十分快活。忽然之间,画风一转,一条蟒蛇横在眼前:蟒蛇扭动着身躯悉索前行,凯库勒无处可逃,只好屏住呼吸观望,就在此时,蟒蛇扬起脖子,向凯库勒张开血盆大口!下一刻,待凯库勒睁开眼睛,发现,蟒蛇只是张开嘴巴转而咬住了它自己的尾巴,形成了一个环。

  忽然,仿佛电光火石般的,凯库勒宛若触电般从睡梦中惊醒,他迅速联想到了自己久久不能攻克的苯分子的真实结构,会不会苯分子的结构也像咬住尾巴的蛇一样呈环状呢?

  当他的假说提出时,不少学术界的人都认为凯库勒或许是因为劳累过度导致精神崩溃甚至是疯癫了,毕竟此前从来没有人会认为有机物是环状,这个设想在有机化学界是绝无仅有的!而正是不被众人看好的凯库勒在经历了无数个黑白日夜、进行了重重实验之后,终于证明自己的假说是有迹可循的,他证明了——苯的结构就是呈环状。

  我们或许会将凯库勒的伟大成就归功于天意,倘若不是老天的眷顾青睐让凯库勒刚好做梦梦到了咬住尾巴的蛇,也许苯的结构现在仍是人类未解之谜。但在所有因果关系的背后, 是凯库勒日夜思寐破解苯结构的奥秘,才把偶然变成了必然;是凯库勒提出假说之后,面对整个学术论坛的质疑乃至嘲讽,仍心怀孤勇一往无前,不忘守护自己的初心与梦想,才把真正的苯结构带来了现世。

  没有主见的疯子只能是疯子,不忘初心的疯子却有当天才的潜质。

All  Roads

Lead to Rome

Destination   3

最早提出“地球是圆的”——毕达哥拉斯

  无论是古代中国抑或是古代欧洲,在那个科技不发达的年代,技术条件局限了众人的视野,人们总是容易相信真理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哪怕被人潮牵着鼻子走,也悄无声息。在有关地球的认知层面,人们大抵相信“天圆地方”这一观点,他们想象中的地球是一个正方体,地是平的,像一个巨大的托盘,被巨大的半球形天穹笼罩着。此类观点一经提出,数百年来无人质疑,所谓真理的声音石沉海底。

  而直到公元前五、六世纪,学者毕达哥拉斯提出“地球是圆的”这一假说概论才划破了历史长河里那片惨淡又斑驳的宁静。作为一名提出毕达哥拉斯定理(中国称为“勾股定理”)的天才数学家,他崇拜数学的魅力,主张用数学的理论与概念来解释整个宏观宇宙。他说:大海的远方驶来一艘帆船,你会先看到桅杆,再慢慢看到船身,就像整艘船是从海平面以下升起来一样。这样看来,地球的结构绝对不是所谓的正方体,而是有弧度的。顺着其思维不断漫溯,他日日夜夜地摸索建立数学模型,最后确立圆球的弧度在所有几何体中是最完美的存在,所以他确信——地球是圆的。

  只怪当时的人们愚钝无知,毕达哥拉斯的观点一经提出,众人只是抱着看热闹的想法坐等着毕达哥拉斯的观点被学术界痛斥,妄想着踩在制高点上审判异见的提出者,他们有的仅仅是在心底里暗讽毕达哥拉斯一定是疯了才会提出如此荒谬的观点,却始终没有人反省是否是大众不成熟的盲从相信出了错。

  殊不知在此之后,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时月面出现的地影是圆形的,给出了地球是球形的第一个证据,麦哲伦花费14年环游全球,用千里万里的距离证明了地球就是一个周而复始的球形。

  这世界的潮流将你引向何方,并非是说这世界是对的,但大多数人都在增熵,顺着潮流走,不浪费精力与体力,不做特立独行的事情,大家顺着一个下坡路往下走,总有一天会全部到达坑底,像是一群粪缸里的蛆。——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当人人都愚钝的时候,清醒的人只能被宣布为疯子、勇敢的人只会被亵渎成癫狂。

  倒不如坦荡承认:一模一样的人满大街都是,所以这世界上才需要特立独行的疯子。最棒的人都有点疯。

Nop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