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战国思想史归纳

 人类研究中心 2020-06-12

春秋战国思想史的主要内容是诸子百家的形成,百家争鸣、诸子百家的融合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将百家争鸣到融合的发展,与地区文化相结合,基本上以时间先后为主线,又照顾到地区关系,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春秋后期,以鲁国为中心的儒、墨显学之争。儒家以孔子为代表,墨家以墨子为代表。明显的反映出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思想的对立和斗争。

第二阶段:战国早、中期儒、墨、杨三家鼎立的局面。这是第一阶段儒、墨之争的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反映被统治阶级对统治阶级的思想斗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有燎原之势。它反映了儒家思想有其保守、落后的一面,已经不适合新的统治阶级新兴地主阶级建立的封建政权的需要。

第三阶段:以魏为中心的西河之学,其主要特点是以子夏为代表的由儒家向法家思想的过渡。李悝、吴起、商鞅、申不害、慎到等成为早期法家。这是在儒家学说已暴露出不适应新形势的弱点后,新兴地主阶级对儒家学说进行改造,使之成为适应新兴地主阶级政治需要的法家学说。而早期法家主要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从事变法改革,但在思想领域内的地位并不很重要。

第四阶段:以属楚文化圈的陈、宋为中心,是道家老子、庄子一派活动的主要地区。在诸子百家争鸣中,道家老、庄一派处于比较特殊的地位。因为在春秋后期的老子,当比孔子要更早,但老子著上、下篇后即西去归隐,所以在百家争鸣中的影响不及儒、墨,而未能成为显学。

而到战国中期比孟子稍晚的庄子出现以后,发展了老子的学说,形成道家的右翼。他们在政治上与当时的统治者不合作,而成为隐士。然而,在自然哲学与文学上又使道家大有起色,在百家争鸣的气氛中独树一帜。因此,这里所谓的第四阶段,主要是指老、庄学派,即道家的右翼形成和发展的阶段。

第五阶段:春秋中后期以后,以齐为中心的稷下之学,并受到了魏国西河之学的影响。田齐政权不仅完成了封建化的变法改革,而且对思想文化也很重视。在学术上采用兼收并蓄的政策,其目的是要巩固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田氏政权的统治。在稷下之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是黄老之学。这是把黄帝与老子的学说结合起来,实质上是新兴地主阶级改造老子的思想,而成为道家的左翼。其主要特征是"因道全法",即以道家的学说为田齐政权的法治主张进行论证。田齐法家接受三晋法家的影响,然而又具备田齐的特色:即既重道法,又吸收儒家的礼、义学说。阴阳家以邹衍为代表,也是维护田齐政权政治利益的。兵家孙膑虽然没有列入稷下,但其思想与稷下之学息息相通。他是齐威王变法改革的策划者之一。由此可见,在百家争鸣的高潮阶段,稷下学宫的上述主要派别的学说,都是从不同角度为田齐政权的政治需要服务的。

第六阶段:战国后期,以秦为中心的秦法家、兵家和以吕不韦为首的《吕氏春秋》的杂家之学。它受魏国西河之学、三晋法家和齐国的稷下之学的影响。其中秦法家和兵家,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为统一六国起了重要作用。秦法家主要是从三晋法家引进人才而形成的,商鞅、韩非就是其最突出者。后期法家韩非总结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使法家的理论趋于完善而形成体系。儒、法之争,此时才有相当的规模。而《吕氏春秋》的杂家之学,则反映了诸子百家由争鸣而发展为相互影响和融合,与政治上由封建诸侯割据发展为秦统一天下的趋势相适应。

《吕氏春秋》主要反映了吕不韦的思想。而秦王政统一六国和秦帝国建立之后,秦始皇主要用的是法家思想。秦帝国"二世而亡",这对法家思想是沉重的打击。封建统治者总结了秦帝国灭亡的经验教训,终于在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时,经过改造的儒家思想才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巩固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