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人的情绪其实可以这样面对

 碧海蓝天kx32di 2020-06-12

“   社交沟通需要我们兼顾“于情于理”两方面。”

社交利益分为情感和物质两个方面,

所以社交沟通中也同样需要我们

兼顾对方“于情于理”两方面需求。

因为有时即便我们再有道理,

如果完全忽略对方情感利益的平衡,

也很难顺利解决问题。

共情


“沟通流程”中的第一步

是向对方确定我们理解了对方,

因为只有当对方觉得“于情于理”都充分得到了理解,

才会开始尝试寻找问题的症结所在、

开始尝试理解我们的想法。

“被理解”,是对情绪最好的稳定方式。

而“共情”代表的则是对对方情感层面上的理解,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急人所急”。

就像女人虽然喜欢有思想、有办法的男人。
但也不会喜欢在她最开始
通过倾诉来排解情绪的时候,
就直接客观冷静地进入解决问题流程的人

日常生活中的社交沟通也是如此,

人们对于情感利益的纠结,

往往是使事情难以进入解决流程的最大阻碍。

即便有时我们占据理性社交上的优势,

而不需要照顾对方的情感利益,

但是主动去表达我们对对方情感利益的理解,

则可以避免对方出现“不争馒头争口气”的现象

而带来更多的麻烦。

就像面对对方的抱怨,

从理性社交角度,

我们的内心可以是“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但我们的表达一定是:

  • 1. 于情:“我对你的心情非常理解,

    因为我也曾有类似的遭遇。。。”

  • 2. 于理:“但是在这件事上,

    我能帮到你的确实只有这么多,因为。。。”

而不是不顾对方的情感利益,

给出冰冷的一句“那是你的事”。

使得对方误认为是我们敌对的立场

使TA的诉求得不到满足进而激化矛盾。

所以即便在我们占据理性社交的优势时,

也不要忽视甚至肆意地伤害对方的情感利益。

只有情感社交上达到统一立场、建立信任,

才能稳定地进入客观地解决问题的流程。

情感上充分理解,逻辑上就事论事。

是全面兼顾“情理社交”的根本法则。

2  安抚式沟通


往往说完“不是我说你”之后的话,全是在“说你”,

“不是我唠叨”之后全是在唠叨。

其实这些话的本质就是通过提前表达态度和立场,

来稳定对方的情绪,以便可以让我们把话说完。

电视剧《欢乐颂》里,
王柏川想要向安迪提一个不情之请时,
他的开场白是这样的:
“因为情况紧急,我不知道该怎么组织语言”,
意思就是他希望可以稳定好安迪的情绪,
以便他可以把想法完整地说完。
而安迪的回答是:
“你可以直接讲,跟我你不需要组织语言”。
也就是在说,她有能力自己做好情绪管理,
从而客观冷静地去听对方把话讲完,
做到就事论事地把问题沟通清楚。

两个人都是剧中比较成功的都市精英,

他们很清楚如何通过稳定情绪,

来为自己和对方的理性社交争取更多的机会。

但现实生活中,

并不是所有人都懂得或者愿意

为我们去管理自己的情绪。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通过提前表明态度和立场,

来稳定对方的情绪,

从而获得更加稳定、可持续的沟通机会。

这也是之后要讲到的“二层沟通”的底层逻辑。

 允许对方发泄情绪


并不是所有情绪都需要去安抚,

在不影响事情发展的情况下,

我们也要学会允许对方通过发泄情绪的方式

去平衡自己的情感利益。

因为很多人在发泄情绪的同时,

还是会讲道理、按照逻辑做理性社交。

我们需要安抚的,

是纠结于情感利益,而干扰理性社交的情绪。

就像半夜被叫起来开门的看门大爷,

虽然脾气大并且不断地发牢骚数落我们,

但是他依旧会披好衣服在寒风中走出来为我们开门;

就像被卖菜车剐蹭的豪车司机,

虽然骂骂咧咧地下车去教训着对方,

但最后却只拿对方一颗白菜作为赔偿了事。

很多时候对方发泄情绪

只是为了平衡自己的情感利益。

而情感利益得到平衡后的他们,

往往会比别人更加理智地面对理性社交。

所以在理性社交中

不必一味地去在意对方的态度、情绪。

只要对方还在按照逻辑做事、

只要对方没有要关闭沟通窗口的趋势,

那么我们只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就可以持续沟通下去。

除非对方已经情绪失控、不再讲理、

开始试图单纯用情绪解决问题时,

才需要我们去尝试安抚对方的情绪,

来使事情回到理性发展的轨道上来。

自行剥掉别人的情绪外壳,

来接收其中的实质性内容,

也是理性社交的一种重要能力。

4  降低期望 


期望永远是情绪的根本来源,

对别人情绪的控制,

同样可以通过降低期望的方式实现。

就像我们面对别人的请求,

我们在答应尽力的同时,

也要告诉对方不要抱太大希望。

以免在我们失败时,

因过大的期望落差而触发对方的情绪。

5  塑造、维护社交形象


当我们走进注重服务的餐厅时,

面对毕恭毕敬的服务员,

我们会更加放心大胆地向服务员提出各种需求;

但是当我们走进街边小店时,

面对满脸横肉的店老板,

我们可能连要餐巾纸都会选择自己去前台拿。

      外在形象     

虽然大家总在强调不能以貌取人,

但是一个人的外在却实实在在地

影响着人们对他的感受和判断。

这其实是人们基于生活经验的本能反应,

就像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

假如我们有着和经常给对方带来麻烦的人

一样的外在,

难免会让对方在社交开始之初就建立起防备之心。

就像西装革履的人倒在地上,

就比衣衫褴褛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

因为根据经验,

人们会认为前者会更讲情理,

而不会肆意伤害他人的利益。

这也是为什么说,视觉接触就是社交的开始。

一个得体的外在,

可以避免引起对方自我保护的期望,

从而避免了情绪的产生,来做就事论事的理性社交。

      内在形象     

外在形象更多是与陌生人短暂社交、

或第一次见面时需要准备的,

而内在形象则是与人长时间相处时需要用心经营的。

情绪稳定的社交形象——情感利益安全感

在我们绝大多数的日常社交中,

相比于物质利益的冲突,

情感利益的得失才是人们时刻在意的,

它也是最重要的社交成本。

与不同的人社交,其实都有着不同的情感成本。

只有维护一个低成本的社交形象,

才能在社交开始时就让对方降低对情感利益的防备,

从而更快进入理性社交。

就像面对慈眉善目的奶奶,

我们会更加放心大胆地去告诉她

我们考试不及格的消息;

但是面对平时严厉的妈妈,

我们可能只要想到这件事,

就会引起恐惧的情绪进而触发我们

改分数等逃避问题的行为。

所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不仅是为了理智地解决眼下的问题,

更重要的价值是它对我们社交形象建设的帮助

与其不断强调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和我们讲,

不如去努力维护一个情绪稳定的社交形象。

因为它可以通过提供情感利益的安全感,

来减少对方对情感损失的担忧,

最终从根源上减少对方产生情绪的几率。

明是非、公平讲理的社交形象——物质利益安全感

和情感利益安全感一样,

物质利益的安全感同样决定着对方情绪的稳定与否。

当我们的社交形象能给别人

足够的物质利益安全感时,

别人就会更加客观地相信其中有误会的存在,

只要解开误会,

我们自然会理解和保障他们的物质利益。

就像当我们忘记还钱时,

基于我们以往“亲兄弟明算账”的社交形象。

对方会更加愿意相信是我们单纯地忘记了,

而不是其他任何原因。

因此也就不会有太多担忧或不满情绪的产生。

尊重别人的每一分物质利益,

提供物质利益的安全感,

同样是从根源上稳定对方情绪的一种方式。

社交形象是我们的口碑,

是我们的个人社交品牌。

它不仅可以被动地用来减少别人的情绪,

对社交形象的主动利用,

也可以帮助我们推动问题的解决。

就像我们常听到别人通过反问

“我什么时候骗过你?”、

听到别人说

“你可以打听打听我是什么样的人”,

来激活对方的信任,从而推进事情的发展。

所以社交形象本身也是我们自己的社交利益。

对此后面也将从“社交利益”的角度,

去做进一步的剖析。

                           --《底层逻辑-社交篇》(创作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