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下龙泉”特展丨龙泉青瓷博物馆“镇馆之宝”背后的故事……

 灯下悦读 2020-06-12

日前

833件龙泉青瓷文物已经在

故宫博物院展出

今天,让我们走进展品之一

龙泉青瓷博物馆“镇馆之宝”

北宋龙泉窑五管瓶

了解它背后的故事

点击查看视频

北宋龙泉窑五管瓶

瓶高42厘米,瓶身高31.2厘米,口径8.2厘米,最大腹径20.5厘米。

01

它是龙泉青瓷博物馆

“镇馆之宝”

整体上,五管瓶釉色淡青,装饰手法以堆贴和刻划花为主。

其盖饰分三层,上层捏塑呈出水荷叶状的钮座;中层为半浮雕状覆莲瓣纹,莲角外翘,蒂部呈池塘形,塘内堆塑四只水鸭作悠悠戏水状;下层为盖口,收作圆筒形。

在五管瓶的肩腹交接处,堆贴有绉折状泥条印捺纹,形似水波。肩部安六面体荷茎状五管,管端呈四齿,与器口平行,管间饰变形如意云纹。上腹部的半浮雕状五层覆蕉叶纹清晰可见,瓣内填以叶脉纹,下腹部饰六条直棱双线,线间各饰一朵变形如意云纹。

龙泉青瓷博物馆主要负责人

虽然龙泉为龙泉窑的原始产地,窑址遗址分布众多,但因精美的完整器物多进贡给皇家或经由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本地出土的完整龙泉窑青瓷器物是极少的。

这件龙泉青瓷博物馆“镇馆之宝”五管瓶是龙泉本地出土的器物,也是目前发现的龙泉窑初始至发展阶段中所生产的较为完整和精美的瓷器之一,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

02

它随龙泉窑出现

却并未贯穿龙泉窑始终

在中国制瓷历史上,龙泉窑是延续烧制时间最长、窑址分布最广、生产规模和外销范围最大的青瓷名窑。龙泉青瓷产品不仅行销全国各地及供宫廷御用,而且自宋代起通过陆路和海路远销亚、非、欧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龙泉青瓷博物馆主要负责人

虽然这个五管瓶是北宋龙泉窑瓷器的一大亮点,但它并未贯穿龙泉窑始终。

五管瓶俗称五端壶等,其主要用途是作为明器的“谷仓”,含意为“五谷丰登”。因是由越窑的谷仓演变而来,它在绍兴地区,方言“五管”谐音“五嘴”“五子”,因此还有“五子登科”之意。

作为明器,五管瓶是五代、北宋龙泉窑中一类常见器物,随龙泉窑的出现而出现。它在龙泉宋墓中一般与盘口长颈瓶组对,多伴有执壶出土。

1976年12月,龙泉县茶丰(今龙泉市查田镇)墩头村村民王元培在后垅源兴修农田水利时,意外发现了这件五管瓶和盘口双系长颈瓶、执壶另外两件龙泉青瓷文物。

随着时代的变化,民俗文化也随之改变,在历史的潮流中,五管瓶渐渐被南宋中期出现的龙虎瓶取代。

03

神秘精美的五管瓶

却是人生最后一站的祝福

“天下龙泉”特展中展示的五管瓶

任何文化现象都承载着现实社会的发展脉络,五管瓶也在历史演变中沉淀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

资料显示,五管瓶是从唐代的多角瓶演变而来。到北宋时期,随着民间丧葬习俗的改变,葬品需求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其形制愈发多样,甚至还出现六管、十管、十五管的形制。

与此同时,多管瓶承载的寓意也更加丰富。为逝者准备“谷仓”等,不仅表达了祝祷先祖、尊崇亡灵的传统美德,也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农本思想。此外,人们也在这些明器中寄托了避灾驱邪的美好愿望。

原来龙泉青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背后还有这么多的故事

小伙伴们

你们都记住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