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透明管理

 任金鸿 2020-06-13

苦恼

拜托金鸿置业的一个设计院合作伙伴帮忙做事,多日未见回音。初期时还时不时地跟踪一下,电话、短信、微信多种方式组合跟踪。

过了一段时间,始终没有得到清晰的回答复:既没有肯定的答复,也没有否定的答复。

跟踪的人逐渐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而办事人员也一直没有主动回复。

尊重

在一个大协同的时代里,能够独自独当完成的事情渐少,多数工作都嵌入到了其他人的工作中,您一个人的工作效率、质量,不仅关乎自己的绩效,更影响着紧后工序的开展。

余世维老师就一直强调回报:一件工作布置下去了,完成了没有?完成的情况如何?总得给个说法,要主动让别人了解自己的工作进展情况。

您能如期、保质完成当然好,给出个时间点来,就不用包括领导在内的同事们担惊受怕了。

如期完成确实存在困难,可以讲一个宽泛的时间,也算是一个说法。或者干脆回报:我有了消息,第一时间就给您报告。

实在无法完成的,最上策是直接告知对方:这事做不了,您另找他人吧。

无论如何,给一个说法,是对于事情本身和相关人等的起码尊重。

文化

现代社会就是大协同,效率来源于管理,包括了对于紧前、紧后的管理,更包括了对自己的管理。

学会让变化正确地、合乎逻辑地、有顺序地发生,是效率的根本。

将事情的进展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合作伙伴通报,是一个好方法,是透明化管理的基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更多
    热门阅读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