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国家规划体系?

 东西二王 2020-06-13

什么是国家规划体系?

新时代国家规划体系示意图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建立了多达80余种经法律授权编制的各类规划,主要分为发展规划类、空间规划类、区域规划类、专项规划类等四种类型。

这四种类型规划自成体系,统属于不同部门,甚有不少交叉重叠、互相矛盾之处,不仅影响了规划之间的衔接,也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新中国发展规划70年》一书作者、原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认为,规划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规划体制改革过去没有纳入改革日程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后,规划体制改革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此后至十九大这五年期间,中央和地方都在探索规划体制改革。

十九大后,规划体制改革思路得以明确,若干重要规划政策文件出台,并完成了规划体制改革顶层设计。

其中,最重要的两份文件是:《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中央44号文)《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央18号文)。

中央44号文明确了规划类型及其功能定位,理顺了规划之间的关系,统一了规划体系以形成合力,并就规划衔接、编制管理、政策协同、规划实施等提出意见。

中央18号文则确立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解决了空间规划体系长期缺位问题。

至此,我国终于在新时代完成了确立并统一规划体系的规划体制改革顶层设计

中央18号文提出:坚持下位规划服从上位规划、下级规划服务上级规划、等位规划相互协调,建立以国家发展规划为统领,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为支撑,由国家、省、市县各级规划共同组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国家规划体系。

国家发展规划,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其功能定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在规划期内的阶段性部署和安排。其作用主要是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

国家级专项规划是指以特定领域和特定行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规划,比如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人口发展规划、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等。其作用是指导特定领域发展、布局重大工程项目、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国家级区域规划是指以特定区域发展为主要内容的规划,比如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等。其作用是指导特定区域发展和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国家级空间规划指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它是对全国国土空间作出全局安排。其定位是全国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政策和总纲。其作用是优化空间结构、提高空间治理能力,是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依据。

本号主要关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和运行,此前发布过一篇详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文章,即《什么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若想了解可再去细读。

中央18号文提出,新时代的国家规划体系,要强化国家发展规划的统领作用,强化空间规划的基础作用,强化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的支撑作用。

对应国家层面的规划体系,省市县层面的规划体系,也是参照18号文执行。

关于国家规划体系的详细内容,建议细读中央44号文,在此不再赘述。

毋庸置疑,在我国规划体系建立过程中,中央44号文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我国,以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重要体现。

新时代,这一集大成的国家规划体系,将引领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向前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