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生儿中性粒细胞活性氧代谢水平的研究

 水月a 2020-06-14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后所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之一的超氧阴离子进行检测,以探讨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功能低下的部分原因。 方法 正常足月新生儿组23例,取脐带血加以两种活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刺激诱发中性粒细胞活性氧代谢,用超氧阴离子特异性探针氢化溴乙非啶进行细胞内染色,通过流式细胞仪对中性粒细胞超氧阴离子产生强度进行检测;正常成人对照组15例,取外周血进行相同实验。最后采用血浆置换法探讨体液因素在中性粒细胞活性氧代谢中的作用。 结果 足月新生儿的绝大部分中性粒细胞与正常成人细胞一样随细菌的吞噬而产生活性氧自由基。金黄色葡萄球菌刺激下新生儿中性粒细胞活性氧自由基产生水平与成人基本相同;而对于大剂量大肠杆菌的刺激,其自由基产生水平较成人明显低下[细菌细胞比40∶1,平均荧光强度(MFI) 347±70和461±55, t=2.63, P<0.05; 细菌细胞比80∶1, MFI 335±66和535±76, t=4.26, P<0.01]。用成人血浆替代新生儿自身血浆后,大肠杆菌刺激下新生儿中性粒细胞超氧阴离子产生水平显著提高(MFI:707±141和461±58, t=4.91, P<0.01)。 结论 全血条件下足月新生儿中性粒细胞活性氧自由基产生水平与所吞噬细菌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在大剂量大肠杆菌的刺激下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