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中国当代诗歌已死?而且必死无疑

 空谷罗汉 2020-06-14

要说中国当代文学体裁,长篇小说当道,散文式微,诗歌却死亡了!

中国当代诗歌为什么会死亡?我们不妨来探究一下其中因由。

诗歌的生存空间被挤压

在三次工业革命之前,也就是农业社会时期,这基本也就是我国的封建社会时期,我国的诗歌创作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了,比如《诗经》和《离骚》等,一直到近现代的白话文运动。

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大家娱乐的方式还是比较有限的,外出可以钓鱼、聚餐、酒局、看戏、听故事、打猎、玩游戏;居家可以看书、下棋、画画、聊天、种花、抚琴,当然还有写诗读诗。

在六七十年代,电灯和电视还没有普及的时候,大家还是喜欢读诗和写诗的。而中国真正享受到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成果时,大家有电影看,有电视看,还有手机看,每天都可以视听盛宴。

同时,大家还可以唱KTV,上网咖打游戏,网络上各种类型的,充满刺激的长篇小说和漫画,它不香吗?谁还有空读诗!

诗人的情感被稀释

高铁的速读有多快?一般列车运行速度在每小时200公里以上就称为高铁,高铁最高时速能达到500多公里,中国高铁的速度规定在250-300公里左右。

从深圳到武汉坐高铁,也就五六个小时的路程,古人可能需要赶路几个月。而手机更是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千里之外,仍然可以视频对话。这是古人以前不敢想象的,交通的便利和信息的快捷,几乎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稀释殆尽。

回想一下吧,以前大家都习惯写信,但是有了手机后,有了微信后,大家都基本不写信了,有什么事可以马上沟通,有什么想念可以立马视频,实在想念得不行,也可以立马坐高铁、坐飞机去见面。

写诗,必须要有情感的积攒!古人送别诗,是觉得此去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古人写怀人思,则是确确实实相隔万重山,看不到又听不到;古人写思乡诗,有可能好多年都不能回家,甚至音信全无,怎能不“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当下,我们各方面的情感思绪都被稀释扯碎,连信都不写了,谁还写诗啊?

为什么说中国当代诗歌已死?而且必死无疑

与“美”划清界限后,当代诗歌必死无疑

若说到底中国当代诗歌最终彻底死亡的原因,窃以为还是因为与“美”彻彻底底地划清了界限。

与“美”划清界限的第一步,是拒绝诗歌的形式美。古诗中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等不同形式,宋词也根据不同的词牌名,会有规定好的形式和字数。西方也十四行诗等。

而当代诗歌进行了彻底地背叛,完全自由,不拘一格,几乎没有任何章法和形式。这当然是有弊有利,有利的是,能更自由地表达诗人的情感。不利的是,没有了形式美,还是会丧失一部分读者。

与“美”划清界限的第二步,是拒绝诗歌的音律美。古代诗词中,都非常注重押韵,读起来有韵律感,配合上音乐,读起来朗朗上口。

而当代诗歌已经彻底抛弃了音律美,想怎么表达就怎么表达,无所谓押不押韵。中国最后一个写诗注意音律美的,估计就是汪国真了吧。

与“美”划清界限的第三步,是拒绝诗歌的意象美。比如马致远的“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整首诗可以说是一幅画,一个个意象构成一个秋思的氛围。

大家都知道,古人赞美王维的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正是一种意象美。而当代诗歌也抛弃了意象美,甚至可以追求“意象丑”,生怕不够标新立异。我想,中国最后一个写意象美的诗人恐怕是郑愁予,比如他的《错误》。

与“美”划清界限的第四步,是拒绝诗歌的意境美。比如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多美的意境啊。这样的诗词,可以让人久久回味,沉浸其中。

而当代诗歌,当然是抛弃了这种意境美。我最后一次感受到诗歌的意境美,依然是郑愁予的《错误》,那一句“我达达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让人不禁叹息一声。

与“美”划清界限的最后一步,则是完全追求诗歌语言的陌生化。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早已被当代诗人所鄙夷。

当代诗人追求的诗歌语言,是拒绝读者的语言,是梦呓的语言,是谁也看不懂的语言。他彻彻底底地拒绝了读者,只把自己当成唯一的读者。这就是为什么当年余秀华一首《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红遍全国,因为她写诗用的是大家能看懂的语言。

当你拒绝了所有读者,只有自己一个读者,那不就必死无疑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