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艺术的世界中 常常有这么一些流派的画 让人表示看不懂 但看不懂并不代表它不值钱 或者说越是看不懂的东西 它有可能是一幅价值上亿的作品 比如,眼前这幅 ▼ 当你第一眼看这幅画时 心里肯定想: “这什么鬼? 一个色块?一条直线? 闭着眼都能画出来...” 要是把它放在家里 也许你还嫌弃它挡地方 但你不会想到! 就是这么一幅作品 在2013年拍出了1.057亿美元 折算人民币就是7.5亿的天价! 是目前世界排名第17位的最贵名画 不得不说,这就是艺术神奇的地方 也许你并不认为 这是一幅画,它只是一条线 但就这条线,却有这么一个人 用尽下半辈子24年时光 一直坚持的画着 也许你觉得他有病 或者脑子有问题 但世界上总有这么一些执着的人 他们的行为不被理解或不被看好 最后却奇迹般成功了... 这个人出生在1905年的美国纽约 父母是来自波兰的犹太移民 因为这身份,小时候的他 就总是备受欺凌 然而童年的不愉快 却为他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让他寻找到了另一种艺术道路 《Be I》, 1949年 在高中时候 他就对艺术有浓厚的兴趣 他开始经常逃课去观赏各种艺术展览 还加入了艺术交流会与艺术爱好者们学习 分享如何进行绘画创作 后来他分别在康奈尔大学、纽约城市学院 攻读过哲学专业并辅修绘画课程 由于经常逃课的原因 他的大多数课程都只是勉强及格 在大多数人眼中,他是一个“坏”学生 《Onement I》,1948年 《Onement III》,1949年 在大学期间 他就受抽象派艺术的影响 其中马克·罗斯科就是他的偶像 马克·罗斯科《Ochre and Red on Red》,1954年 1927年,这个“坏”学生毕业了 但他的事业之路却一点不平坦 他到父亲开的服装厂上班 却遭遇纽约股市大崩盘 之后又转行做过美术代课教师 作家、艺术评论家等等 在1933年,还稀里糊涂的 提名参加过纽约市长的竞选... 《Two Edges》,1948年 《Canto X from 18 Cantos》,1964年 尽管困境潦倒 没有卖出过一幅作品 收入微薄、还常失业在家靠妻子养活 但他却从没放弃过绘画创作 画室都堆满了他高高的画 不满意时,他就会一张张把它们撕掉 然后再重新创作... 《The Wild》,1950年 《Canto XV from 18 Cantos》,1964年 在1946年的一天 他突然找到了自己下半生 绘画的方向和目标 那就是我们一直欣赏的——“画直线” 是的!就是“画直线” 他将这条“直线”取名为“ZIP”(拉链) 别看这只是简单的一条线 这“拉链”的创作过程并不轻松 他不借助任何辅助工具 在高达两米的画布上 画出一条不曲不折、垂直到底的直线 他常常画不好,且一画就是几个月甚至几年 《尤利西斯》,1952年 他向人们解释 这是一种将抽象主义与极简主义 融合在一起的创作方式 但当时的人们并不是“傻子” 有人还觉得他脑子有问题 人们都无法不理解他的作品 在艺术界,他的作品成了“非主流” 无人看好,更无人问津... 但他却一直坚持的画着 用了整整24年 运用各种各样的变化 去画出这条线 甚至在晚年一次患病痊愈后 把画作中鲜艳的颜色创新般改成了黑白... 1970年7月4日 他因心脏病复发去世了,享年65岁 去世时,在他工作室的墙上 还留着未完成的巨幅遗作 《是谁在害怕红黄蓝IV》 《是谁在害怕红黄蓝IV》 2013年,也就是在他去世的15年后 他的作品《安娜的光》 (前面看到的第一幅)以1.057亿美元拍出 同年4月,油画《Onement VI》 以0.438亿美元被收购 2014年,油画《黑火1号》 以0.842亿美元被拍出 《Onement VI》,1953年 《黑火1号》,1961年 就这样,这位不被看好、默默无闻的画家 终于成了国际绘画市场的大艺术家 全球最贵画作100幅中就有他三幅 他就是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的代表人物 巴尼特·纽曼 (Barnett Newman) 如今,他的画作不断活跃在画坛中 更成了各大艺术、时尚界模仿的对象 如:GIADA 2017春夏系列中 就大量运用了他作品中的元素 是不是简约又好看呢? 他的作品不仅被拍出了高价 而且现世界各地重要美术馆都有收藏 他是抽象主义和极简主义的先驱 对艺术界有着极其深厚的影响 最后,对于巴尼特·纽曼和他的作品 你又怎么看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