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文帝有军队、有粮草,还坐拥天下,却为什么被朱棣轻松干掉?

 袁载誉 2020-06-14

 已经专业科普历史10年了 

文案策划、监制:袁载誉;文案:圆脸兔

无情叔王夺侄位,惶惶九五化僧奔。

身处皇室,每个皇室子孙最想要的,甚至追逐了一辈子的东西莫过于那个九五之位。而这些皇子皇孙的争夺之战,历来都是非常激烈的,毕竟位子只有一个。

在这些争夺之中,不仅仅只是兄弟之间的相残相杀,更有叔叔与侄子的殊死对抗,朱棣与朱允炆便是如此。

作为朱元璋最喜欢的长孙,朱允炆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登上了皇位,这让朱棣很不满。再加上刚刚登上皇位的朱允炆急于削藩,惹怒朱棣,就此引发了靖难之役,朱允炆落败,化僧出逃。

那么已经是九五至尊的朱允炆,拥有强大的军队和充足的粮草,为何会被朱棣轻而易举地击败,夺走了皇位呢?

势如破竹

从古至今,只要是登上那个位子的人永远都不会想下来,而没得到那个位子的人又千方百计地想上去,这似乎已经成了一个定理。对于朱棣和朱允炆来说,自然也不例外。

一个想削藩,除掉皇叔,保住自己的皇位;一个想杀掉侄子,成为九五之尊。就这样,两人“一拍即合”,引发了靖难之役,自此,朱棣大军势如破竹,一路打进京城,夺取了建文帝的皇位。

要说起靖难之役的胜利啊,就不得不说朱棣打此战的过程。那时,朱棣被得知自己谋反的建文帝派人捉拿,靠装疯逃过一劫,并火速占据了北平,这让朱允炆始料未及。而后朱棣集结大军,正式开始了与朱允炆的对抗之战。

建文元年八月,朱棣偷袭朱允炆先锋队伍,灭其九千多人,并在河北正定大败朱允炆队伍,给了朝廷军队一个致命打击。这一战,让朱允炆很是惶恐,他武断地认为此战的失败是领头大将耿炳文的错,于是一意孤行,临阵换将。这无疑是给燕军制造了一个上好的机会。

两个月后,朱棣击败大宁,将宁王军队全部编入自己的军队,这极大地增强了燕军的战斗力,这下子朝廷军队完全不是燕军队的对手了。果不其然,朱允炆新换的大将李景隆也没能扭转战局,还是吃了败仗。朱允炆很是惊恐,于是罢免了燕军口号中的两位“奸臣”,期望可以拖延燕军速度。

而后一年间,战局居然稍稍停缓,你输我赢、你赢我输,两方相持不下。久而久之,朱棣认为这样相持不是良策。这时,恰逢南京城内有人密报南京城空虚,朱棣果断改变策略,开始南下,一路披巾斩棘,势如破竹,直逼南京。但令朱棣没想到的是,朝廷将领李景隆居然选择投降,打开城门,这让朱棣省了不少的力气。于是很快,大军进城,明宫中火势突起,朱允炆失踪,朱棣登基。

所有的失败都是有原因的

刚刚登基不到五年,朱允炆就下马了,这可真是令人唏嘘不已啊!按理说,朱允炆作为天下之主,坐拥朝廷大军,怎么着也不至于会输给一个藩王吧。但事实就摆在眼前,朱允炆确实丢了皇位。这又是何原因呢?

说实话,会输得这么惨,全是朱允炆自己“作”,再加上时运不济导致的。

首先,朱允炆太心急。还没把龙椅捂热,就急着削藩了,没有任何的深思熟虑,莽莽撞撞地就先后削了不下三个藩王,这不是完全得罪了宗室之人吗。而最重要的是,他先削实力弱的,把朱棣放在最后,这不是既给朱棣提了醒,又给了他时间造反吗?人人都说,谋定而后动,可偏偏这朱允炆要反着来,他不失败,谁失败呢?

其次,朱允炆在位期间,十分重视文臣,疏于培养武将。然而,皇位争夺战是靠文臣动动嘴皮子就可以赢的吗?这是根本不可能的。靖难大战一触即发,无将可用的朱允炆就算是后悔得想哭也是没有用的了。

最后,朱允炆不够狠,这是他失败的又一大原因。一开始得知朱棣准备谋反的消息,朱允炆就已经抓住了朱棣,结果朱棣装疯,朱允炆立马心软,留了他性命。除此之外,他在耿炳文出征的时候,还口口声声说着“毋使朕有杀叔父名”,就想着不要杀了燕王。你说,都这时候,嘴里还念叨这个,合适吗?你自个儿皇位都要不保了。

综合以上几个原因,不得不说一句,这朱允炆想不输都难啊。

正确的选择

生于皇家,背负皇爷爷的期望,朱允炆其实过得很艰难。他这样优柔寡断,心慈手软的性子,本来就注定不是当九五之尊的料子,却被皇爷爷一把推上了皇位。没有这个能力,还要揽这个差事,其中艰难可想而知。

再者,他本就心慈手软,让他下狠手杀自己的四叔,他也做不到,况且,他甚至都不想背负杀叔父的骂名。试问,狠下心都做不到,又怎么能够统管天下,怎么能够胜任皇帝的职位呢?如此这般,还不如让给更有能力的燕王呢。

对于朱允炆来说,选择烧宫,出家为僧,或许是他这辈子做出的最正确的选择了吧!

参考资料:建文帝坐拥天下,军队强大粮草充足,为何还会被燕王朱棣轻易打败?——楼外墙

百科词条“朱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