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360课,第20课,从生活常识中读懂震卦

 vgup 2020-06-14

从河图、洛书中,我们不难发现,古之圣贤画卦是以一个白圆圈代表阳、以两个黑圆圈代表阴。

那么,把震卦还原成最原始的画法就是这样的——

,大概是从结绳记事法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吧。

而实际上,易经原本就是本无字天书,圣人首昌“观物取象、取象比类”,我认为是贯穿古今的非常有价值的生产原则。

不信请看,飞机是效法于鸟的飞行原理,潜水艇活脱一只大海豚。

书归正传,震卦的原始画法

像什么?

其一,种子萌芽欲要破土而出,力量是自地下而出。虽取象于种子破土而出,却重在突显地下的那股力量,当然也附加着一定的条件。

其二,引申种子破土而出的力量为地球核心里的波涛汹涌,积蓄到一定限度就会撕裂地表发泄出来——火山喷发。

如果这股力量不高兴了,发起了雷霆之怒,还会推动两个地球板块儿相互撞击,彻底摧毁地表形态——震出一条深深的大峡谷。

正是基于此等样的天地造化,所以才命名为震。

有人将震卦解释为春雷震震,简直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种子破土而出、火山喷发、大地动,并不是今天才有的自然现象,古之圣贤岂会漏掉如此重大的天,别忘了——易经本身就是源于天文。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更是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常识也是我们在探索大自然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