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虹软科技2020年5月投资者调研报告

 greatwitch0703 2020-06-15
证券代码:688088 证券简称:虹软科技
虹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0-005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一对一沟通

其他

上海人寿肖迪、姜捷、田发祥、吴宏友

安信证券凌晨、于福江

参与单位名称及人员 湘财基金房天浩

姓名 银河基金田萌

华泰柏瑞基金曾懿之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陈郑宇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时间 2020 年 5 月 15 日

地点 上海市静安区延安中路 841 号东方海外大厦 18 层公司会议室

公司接待人员姓名 董事会秘书 蒿惠美女士

第一部分、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虹软是一家以研发和技术为核心驱动力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和算法
供应商。公司所提供的计算机视觉技术解决方案应用于智能手机、智
能驾驶、IoT等智能设备领域,目前主要客户包括三星、华为、小米、
OPPO、vivo 等全球知名手机厂商以及上汽等国内汽车企业。公司是一
家轻资产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来源于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的授权许可使
用。2019 年度,公司人均创造收入约 84 万元,人均创造净利润约 31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 万元。

内容介绍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领先性,每年均投入充足的研发力量布局下一
代计算机视觉技术研发。截至 2019 年末,公司研发人员 452 人,占员
工总数的 67.46%。2019 年度,公司研发投入 1.96 亿元,占营业收入
的比例为 34.75%,研发投入资本化率为 0。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
已连续多年达 30%以上。

公司通过始终保持技术领先性来建立壁垒。虹软及子公司在数字
影像及计算机视觉领域已有 20 多年的基础技术积累,拥有了大量计算
机视觉底层算法,并且所掌握的计算机视觉算法技术具有通用性和延
展性。凭借上述技术积累以及公司较为先进的科研力量、产品开发能力、工程实施能力,公司所掌握的计算机视觉算法技术能够很好地与行业应用相结合,快速将计算机视觉算法技术落地为成熟的解决方案。

公司整体财务状况良好。2019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 5.64 亿
元,同比增长 23.2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 2.10 亿元,同比增长33.52%。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65亿元,同比增长 31.0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 4,929.58万元,同比增长 62.04%。
第二部分、提问与回答环节
Q1:目前,公司业务布局如何?

A:公司的业务发展战略可以总结为“1+2+N”。

“1”是指:公司将继续巩固目前在智能手机影像行业上作为全球核心算法供应商的领先地位,抓住 5G 逐步商业化可能带来的下一轮换机周期的市场机会,并发力围绕 3D 视觉传感器 TOF 相关的解决方案。
“2”是指:两块新业务。

(1)一个是屏下相关技术:由于全面屏手机的普及,带来光学屏下指纹识别解决方案、屏下亮度环境光传感器芯片(ALS)解决方案的市场需求。我们除了要满足智能手机本身视觉相关业务成长的需求之外,还要把屏下一类的相关光电解决方案做起来。

(2)另一个是智能驾驶业务:经过过去两年的持续研发及与客户对接,公司的智能驾驶业务也逐步进入市场,形成规模收入。2020 年第一季度,智能驾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700 多万元,已超过 2019 年度智能驾驶业务全年的收入。

“N”是指:除了上述领域外,公司也一直积极将计算机视觉技术向包括智能家居、智能保险、智能零售、互联网视频等领域推广并已有成功应用案例。
Q2:请问疫情对于公司业务的影响如何?

A:因为新冠疫情影响,公司海外项目的推进有一定程度的延迟,希望接下来几个月能赶上。疫情对整个消费电子产品市场都会有影响。公司手机软件算法收入分成固定收费和计件收费两部分。固定费用模式的收入应该比较稳定,但如终端手机销量有比较大幅的下滑,计件模式收入可能会有延期。长远来看,5G 智能手机的换机需求是确定的,智能手机的销量会随着全球疫情的控制而恢复。

公司将持续研发投入,保持技术领先,继续提升手机算法业务的市场份额,同时也会积极拓展新业务,实现公司持续快速发展。
Q3:智能手机产品的定价原则是什么?

A:整体来说,手机软件算法产品的边际成本较低,因此定价取决于供需关系和市场竞争态势。具体来说,公司会综合考虑客户采购的算法技术数量、类型,算法技术成果的先进程度、客户智能设备采用的硬件组件技术领先程度、客户智能设备可能的出货量、客户重要性等因素,与客户商定协议条款。

Q4:智能手机搭载虹软算法能够实现什么效果?

A:通过虹软提供的计算机视觉解决方案,智能手机可以在既有硬件能力的基础上,突破硬件成像能力的限制,提升成像质量,扩展成像效果,并且能够保持较低功耗的前提下,满足性能与用户体验的要求,丰富了智能设备的摄像功能。可以说,硬件设备决定了摄像头性能的下限,算法和软件决定了摄像头能力的上限。
Q5:2020 年,公司人员招聘计划如何?

A:2019 年,公司新招聘员工主要在三大方向,一是视觉增强技
术,二是智能驾驶,三是手机屏下的光学指纹识别及相关技术解决方案。2020 年,会视公司具体业务需求而定。

公司扩大研发人员规模,是为了公司长期发展和新业务提前布局。过去两年,公司在屏下技术解决方案及智能驾驶业务投入了大量的研发和技术人员。作为一家技术驱动的计算机视觉公司,核心研发人员的持续投入是公司的发展战略。当发现我们的视觉算法技术能应用到更大的行业,公司会毫不犹豫地加大技术和研发人员的投资,积极抢占市场。未来整个研发费用会保持上升,但随着业务发展,研发费用率将会逐渐下降。
Q6:公司为何要加入到屏下指纹这一赛道?

A:在手机视觉软件算法领域,虹软已经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公司与各大平台厂商建立了深入合作关系,公司的技术能力、服务质量受到各大主流手机厂商的一致认可。我们仍然希望通过自己的技术帮助客户提高性能或者减低成本。

我们看到,智能手机对全屏或者高屏占比的需求会越来越高,长远来说肯定是一个标配,很多屏上传感器都有转到屏下的刚需。我们认为屏下技术相关的产品是 300-500 亿规模的市场。

公司在两年前制订了一个目标,虹软利用自身的软件和光学的积累,力争成为领先的智能手机全屏应用相关新技术供应商以及技术整合者。目前,公司会先从屏下指纹和屏下传感器芯片 ALS 切入,其他技术也在积极研发中。
Q7:公司在屏下指纹项目的落地产品是什么?

A:光学屏下指纹解决方案的落地产品是软硬一体化产品,体现为搭载了公司软件算法的屏下指纹模组。
Q8:公司智能驾驶业务的进展如何?给前装、后装客户分别提供的产品形态是怎样的?

A:公司从两年前着手开发适用于汽车使用的人脸检测、人脸识别、情绪识别、疲劳检测等产品,并据此向车厂及其 Tier 1(一级供应商)推广。到 2019 年底,公司已经完成了以具有全栈功能的 DMS 和ADAS 为核心,支持车规 TI、高通、NXP、华为等芯片系统平台,并扩展到其他智能座舱功能的一体化算法解决方案。凭借优良全面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公司解决方案从 2019 年起逐步得到国内主流车厂及其核心供应商的认可,在过去半年的多个车厂招标中,击败国内外竞争对手。现已有多款使用公司车载产品的车型开始投入巿场销售,同时还有超过十款以上的车型正在与客户定点开发中。


除提供前装客户全栈 DMS 和 ADAS 软件解决方案外,公司也提供客
户带有摄像头的软硬件一体化视觉解决方案,以及应部分客户为运营
服务的特殊需求而进行部分视觉功能定制的产品。

Q9:2019 年度,公司智能驾驶业务毛利率下滑的原因是什么?

A:智能驾驶及其他 IoT 智能设备视觉解决方案毛利率在 2019 年
出现了下滑,主要是因为智能驾驶业务收入结构发生变化所致。2018
年度,智能驾驶业务收入很小,并且以销售软件产品为主;2019 年
度,智能驾驶业务在销售软件产品的基础上,还销售软硬一体解决方
案。

Q10:虹软视觉开放平台设立的初衷是什么?目前用户有多少?

公司自 2018 年开始推出虹软视觉开放平台,分享公司部分核心技
术成果,将人脸识别、人证核检、活体检测、人脸属性等核心技术免
费提供给有需求的企业、创业团队和个人开发者使用,助力广大中小
企业打破技术壁垒的同时,不断拓展公司 AI 视觉技术的应用领域,并
使之在各个应用场景中加速普及。

截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虹软视觉开放平台用户已累计超过 11
万;2020 年第一季度,虹软视觉开放平台新增用户 2.5 万个以上。
接待过程中,公司与投资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并严格按
照公司《媒体采访和投资者调研接待办法》等规定,保证信息披露的
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没有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
况,同时要求签署调研《承诺书》。

附件清单(如有) 无

日期 2020 年 5 月 15 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