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题回顾】第092期同题:墙

 雨巷诗社图书馆 2020-06-15

【阅读量1000+】

中华上下5000年所有经典知识,太齐全了!

【雨巷古声】完整红楼梦诗词全集+目录!需要的清抱走!

中国楹联学会会长蒋有泉——对联讲座

诗词格律与写作(01)

【雨巷江湖】太有才!一首诗里竟然有28位才子

叶嘉莹:中华诗词之特美(一)


文/幸福长久

  

护我卑微梦;
拦它肆虐风。
  二
声闻心远;
眼见情疏。

题墙联:
广西 茶江闲云

一墙围世界;
万石垒春秋。

题墙
云南 殷子勇
苍桑无问三千事;
冷暖不知几度秋。

历经风雨的墙
文/红梅[云水逸清茗]
碧瓦青砖藏岁月
斑驳陆离尽沧桑


金京(桐城)
瓦砖垒就难遮雨,
泥土筑成可挡风。


广西 马老二

耐何急狗头前险?
但见老王脚底功。


山人
长城万里延龙脉
佳话千年思孟姜

人与人 / 墙
  文/晓雅
薄如一纸心难透
厚似千城将不降

墙(新音)
黑龙江 赵英妮
心有隔阂思两处
世无墙界是一国

题:墙
陕西  梧桐雨
窃贼翻越恨身短,
猛犬奔突忧客惊。

石墙
广西 马老二

一面嶙峋,三分凌乱;
殊为玉碎,亦作瓦全。


题:墙
陕西  梧桐雨
承重架屋,雨扰风欺无怨悔;
画凤雕龙,斧凿刀刻是坚强。


上海 万宇忠

四围检点行藏,入作归鸿,出作游子;
一隔横生执念,香引佛跳、色引登徒。

七绝 咏墙
文/大园里之子
  (一)
人类文明画一张,
缤纷万象智心扬。
追星赶日无穷尽,
总接风尘换粉妆。
  (二)
挡风避雨隐私藏,
粉彩涂鸦似镜框。
隔断江湖如一纸,
硝烟不测贼难防。
  
  
心墙
文/郑剑平
隔音闭户是洋房,
笑脸张张面具藏。
推倒心墙家敞亮,
温馨岁月必荣昌。

墙 
 文/谷地风声
莫问人生几堵墙?

成家立业作文章。
只须障碍勤翻越,

犹若花开满院香。

七绝 墙
文/喻忠国
村姑侍育紫薇花,
小伙偷瞧羡女娃。
怎奈墙高中隔阻,
远观俏美灿红霞。

十八字令
   晚风夕霞
墙,拦风阻雨又何妨。
护家三五载,平安度日常。

关于墙的话题
文/太丰吟丰(巫胜养)

千里送信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风吹墙草两边倒,
只因信念不坚强。

走路心慌心惊怕,
疑心碰到鬼挡墙。

鲜花美嫣人人爱,
一支红杏伸出墙。

虽经风雨久考验,
时空超超成烂墙。

墙角,幻想
文/李彩霞
独自坐在沙发上
看墙上的画
挂着微笑
纯白的墙壁
干净得有一点可怕
阳光穿透玻璃窗
喜欢房间里
对面的墙
正好作为天然的背景
衬托阳台摆放两盆绿萝
喜欢冲击感官的新颖
我喜欢幻想
再加上即兴发挥
后现代主义诗歌
抛弃一切讨厌的词语
放纵想象力
在脑里不停地幻想
黑色墙壁
我就喜欢那白房顶
不要惊讶
我心直口快
好奇心在作怪
只是想表达
对周边事物的
真实感受


文/凡人 ¹³
³¹³⁰⁰¹
透过铁窗
仰望高墙
此刻,
在里面的人,
眼中充满着对自由的渴望,
墙,是通往自由的篱障;

砖垒石砌
顶有电网
此刻,
在外面的人,
心中充满了对法律的敬畏,
墙,成了告诫自己的律框。

一墙之隔,
两个世界,
让我们看清了人生的方向,
路,就在脚下,
墙,就在眼前,
你如何去走?
需要我们思量。


文/云舒
(一)
墙像似了警备
如果没有墙  哪有家
四面磊起安全的闸
留着心灵的窗户  出行的门
放飞自由的身
(二)
墙像似人心
分隔四房 又紧紧相连
从左到右  从房到室
瓣膜就像眼睛泛波浪
顺流下活灵活现
如若瓣膜关闭不全
像极了墙内墙外  呼唤不灵
正可谓
此心墙非心强
何故出故障

                                   文/英子
记忆中儿时的墙壁是木板做的,墙上总是贴着连环画,每年过年的时候都要更换,一幅连环画就是一部电影,分段的,图画是剧情,下面是文字解说,简单易懂,一年不知要看上多少遍,且是不厌倦的,好像每次都有新意,年少时就对文字和电影特别感兴趣,长大了亦是如此。
年岁渐长,到了青葱的年纪,墙壁换成了亮白亮白的粉刷墙,墙上贴着那个时代的港台明星照片,最喜欢的是翁美玲,她的照片最多占着最好的位置,那时候零花钱多数用来买明星贴纸了,墙上的他们,光鲜亮丽,虏获了多少少男少女的心,那一张张照片,承载着青春的记忆,记录着青春留下的轨迹。
墙壁已然不再亮白如初,当年的青葱少年如今也已步入中年,时间在缓慢无声的流逝,墙上的他们也已逐渐老去,
现在的墙上,简约,不再有花花绿绿的痕迹,挂着几幅简单的字,都是朋友馈赠的墨宝,使得陋室有淡淡的墨香,
喧嚣繁杂的尘世,折磨人的欲望,被隔绝在墙以外,

世间寻得一方净土
墙上耘开半亩诗田

                                  墙
                                文/吉祥花
有些物质的存在形式是随着时代进步而发生变化的。做衣服的面料由粗布更换为针织、真丝;做饭的大铁锅更换为电饭锅、电高压锅;住的土窑更换为砖瓦房、楼房。
早些年房子的土坯墙更换为砖墙 ,砖墙又被瓷砖墙取代。而且墙上的标语也随着社会主流相应地发生变化。在我小时候,也就是70年代,墙上的标语宣传建设社会主义;80年代、90年代,墙上的标语宣传计划生育、改革开放;21世纪的今天墙上的标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的变化标志着时代的发展理念在不断变化。
我们每个人的脸和墙是多么相似呀,我们的脸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儿童的脸是稚嫩的,标语写着纯真;少年的脸是活泼的,标语写着烂漫;青年的脸是奋进的,标语写着拼搏;中年的脸是稳重的,标语写着厚重;老年的脸是平和的,标语写着豁达。就这样,一个人由儿童步入老年,且脸上不断更换着标语内容,显示着人生每个阶段的内涵。
小时候,我常读妈妈的脸上的标语。如果妈妈的脸上的标语写着开心,我就变着法淘气,一会让她陪我玩,一会缠她为我买好吃的,因为只要妈妈开心,她会耐心地接受我的要求,任由我撒娇;如果妈妈的脸上的标语写着生气,我就悄悄自己玩,因为惹她生气,说不定就会被斥骂甚至挨打。
读书时,我们读老师脸上的标语。特别是每次考完试分数快要出来时,我们认真读老师的脸上的标语。如果老师脸上的标语写着愤怒,我们就鸦雀无声,担心会被老师臭骂;如果老师的脸上的标语写着和蔼,我们就知道这是平安无事的象征;如果老师的脸上的标语写着微笑,我们就也跟着老师嘿嘿开心的傻笑。那时老师脸上的标语是纯粹的、无私的,由学生为他们写。

父母是农民,我在父母的脸上读着四季。父母脸上的标语随着季节而更换。在春天父母脸上的标语写着朝气蓬勃,写着欢欣;在夏季写着刚强坚毅,写着旺盛;在秋季写着充盈美好,写着喜悦;在冬季写着踏实安心,写着幸福。我喜欢读父母脸上得四季标语,从他们的脸上,我读出了真实的生活。

现在,父母脸上的标语不会随着季节变化了,在他们满是沧桑的脸上由他们的儿女更换标语。儿女远离时,他们的脸上标语写着期盼和焦躁;儿女回家时,他们的脸上标语写着激动和欢乐。我读着他们脸上的标语心里满是欣慰和感恩。欣慰他们耄耋之年的生活幸福 ,感恩他们与我的一路陪伴。
当我年老时,我脸上的标语是不是也会和父母一样由孩子写呢?我想我会的,我们做父母的都会, 可怜天下父母啊!

                      远去的篱笆墙
                             文/兰花
乡村里没有围墙,乡村里有的只是篱笆墙。在画家的眼里,篱笆墙是乡村的一道绝妙风景。而在我的家乡,篱笆墙,却实实在在是用来阻挡家禽的。
朴朴实实的庄户人家,总得要养一些猪啊、鸡的,才似乎显得更富有生气。用家乡人的话说,一户人家,连猪呀、鸡的都懒得养一只,那还能算是户人家?家乡人养鸡大多是散养,早晨一起来,将鸡笼门一抽开,那些鸡们就全“咕咕”地叫着,在公鸡的带领下,鱼贯而出。只是一眨眼的工夫,稻场边、屋檐下、土堆上,房屋的四周便到处都是鸡的影子。到了晚上,主人站在屋檐下“咕咕”一唤,那些鸡们就又全都摆着“八字步”,一个个乖乖地钻回了鸡笼,随后只需将笼门一插,是一点都不费事。还有,家里新捉回来的小猪,也得散养几天才投得上粗食。投不上粗食的猪仔,是没法入圈的。因而,在那些四处刨灰觅食的鸡群中,有时候,也会混进来一只或是两只拱着泥土的小猪。
那些自由惯了的猪仔、鸡们,从笼里一放出来,自然不会像人那样听话,总是喜欢不该啄的也在啄、不该刨的也在刨。一不小心,园田里,主人刚点下的作物种子和新生的蔬菜苗,就一下成了那些猪仔鸡们的美味。为防止那些猪仔鸡们的偷食和刨乱新点下的作物,于是,每当开春蔬菜播种的季节,人们便想着法子,用篱笆墙来将园田与那些小猪、鸡们隔离开来。因而,家乡的人们又时常把围着园田的篱笆墙俗称为“园子壁”。结果,房前屋后的篱笆墙扎得多了,年年修修补补,久而久之,篱笆墙就将房屋围成了一个风味十足的农家院落。
篱笆墙围得严实,是专门用来阻挡猪啊鸡的,可不能让它来阻挡了人的行走。一家老小天天都要进进出出,扎篱笆墙的时候,自然还得在那路口的篱笆墙上,装上个简易的篱笆墙门。说是门,其实也就一块活动的篱笆墙而已。人要经过,顺手一提,随后就势一靠就成,很轻巧,也很方便。
庄户人家过日子总是惜土如金。开春了,种植蔬菜的时候,人们自然忘不了,顺着蜿蜒的篱笆墙,沿途还得再点上几窝诸如冬瓜、南瓜、丝瓜、黄瓜、苦瓜、蛾眉豆、豇豆之类的瓜豆,然后,再倒上几筐土粪。几场春雨过后,那些瓜秧、豆秧,就比着赛似的开始疯长,早上开门一看,是一天一个样。没几天的工夫,原先枯褐的篱笆墙,就全都变成了一道青翠欲滴的绿墙。可还未等人回过神细看,一转眼,那青葱的绿墙上,就又四处开满了大的、小的、金的、紫的各色各样耀眼的花。平常不起眼的篱笆墙,就一下又变成了一道人见人爱的花墙。那沿转篱笆墙上的绿,那沿转篱笆墙上的花,还有那沿转篱笆墙上的瓜豆秧新结出来的瓜豆,憨憨涩涩,让古旧的土屋,也便一下跟着变得漂亮了起来。

瓜豆秧将篱笆墙爬得密不透风,猪啊鸡的自然是再也无法钻进园田。不过钻不进也没关系,篱笆墙下瓜叶藤蔓间,有的是它们觅食嬉戏的空间。有时,明明看见院子里有一群鸡,一扭头便全都不见了。待有小孩捧着新烤的嫩苞谷,擦着鼻涕,蹲在屋檐下准备开啃的时候,嫩苞谷的清香顿时引得那些猪仔鸡,从瓜叶下、藤蔓间,一只一只地全都钻了出来,一个个伸长了脖子,成群地围着小孩直转,“咕咕”地叫个不停,急得小孩不得不将手中的苞谷举得老高老高。
爬满篱笆墙的瓜豆,一旦开结就会没完没了。今天摘了这头,昨天刚摘的那头就又新长了出来。一天不采摘一遍,就见有瓜豆在渐渐变老。可家里面也就那么几个人,就是摘了全当饭吃也吃不了那么多呀!不过,大人们有的是办法,吃不了就将它煮了、切了、晒了,制作成大包大包的干菜,到了腊月,和着腊肉一起炖了,喷香喷香!

可再勤的采摘,也有摘漏的地方。到了秋天,篱笆墙上的瓜豆秧枯萎得只剩下藤梢上的一丛绿色的时候,大人便开始清理篱笆墙上的那些藤蔓了。清着清着,篱笆墙脚下就又滚出了一些老得发亮的瓜。大人见了呵呵一乐,便赶忙叫来自家的孩子抱回家里去,说留待明年来做种,正好!

可如今,乡村的篱笆墙是越来越少了。鸡,改为了成规模的圈养;蔬菜,住进了大棚。残存的篱笆墙也变得歪歪斜斜。不知谁说过,篱笆墙是乡村的魂!只是,我不敢想象,一旦乡村失去了如魂的篱笆墙,那乡村还叫乡村吗?

                            
                           文/马林良
一堵墙,像一轮初升的太阳一样从地平线上一寸寸长高,两个人,墙这边一个,墙那边一个,一铁锹土落下来,汗水落在土上……墙上一个小小的人手脚并用,迈不过墙头,跨坐在“墙”上——在别人眼里,那也许只能称之为“土埂”,只不过比土埂高了一点点。两只手拄着“墙头”,两条比火柴棍粗不了多少的腿在墙两边晃呀晃——颤抖或许更合适!小胸脯一起一伏,脸上细密的汗珠……刚才筑墙的两个人一个已经进屋做饭,眼睛却盯着墙上的小人,怜惜,疼痛……另一个在院子里拿起扫帚,拿起筐……可是,无论干啥,眼睛都会盯着那堵墙……
墙上的小人咬着唇,眼睛向下,身子慢慢倾斜,脚尖够着地,手抓着墙头,晃晃悠悠地下来,可是不能,她回头看看院子里那个被她称为姥爷的人,期盼他能伸出手,抱自己下去,可是,回过头的时候,感觉刚才还注视自己的那道眼神不见了,她咬咬牙,身子一歪,从墙头上落下去……
“忽”的一下从床上坐起来,她的枕边湿了,这是多少次了,她说不清……在她的记忆中,小院里的墙高度是不同的。

小时候,她常常从这堵墙上爬过去,爬到园中摘自己喜欢吃的黄瓜、柿子、红姑娘……姥姥喜欢吃的小白菜、香菜、割了又长,长了再割的韭菜……一家人喜欢的豆角、茄子、辣椒……她身高渐长,院墙也渐长,后来她不再长,墙依然再长,长到一百八十厘米,远远超出了同村人家院墙的高度。
她不明白,别人家的园子角门上都有门,为何她家没有?她只是疑惑,并不问。虽说爬墙爬的身上的衣服总是脏兮兮的,可是姥姥洗她脱下来的脏衣服,一脸灿烂。
她参加了工作,一进院发现墙矮了许多,她一愣!要去园子里摘草莓,看见了院子角门的铁门。
姥姥告诉她,角门一直都有,只不过原来做的是和土墙一样的颜色,大家出入时也是背着她的,可是为什么?
“你身体有了毛病,需要锻炼,增强肌肉……什么……什么力……”姥姥一脸慈爱看着她,“记不住喽,反正就是你得攀爬……”姥姥无奈地笑了笑。那一刻,她的眼底一热,终于知道每年姥爷姥姥一铁锹一铁锹地挖土,一点点地筑高墙的原因,那不是她眼中的固执!
……
看着窗外柔和的月光,她一步步走向卫生间,冰凉的水让她渐渐冷静——离开家乡有二十多年了,当年筑墙的人已经不在,爬墙的人也已近不惑之年,看着放在桌子上的“年度先进个人”的获奖证书,她知道这一切多亏了那堵墙,亏了筑墙的那两个人!
眼是热的,心是热的,一点点长高的院墙,一瞬间又矮了的院墙。她抬起头,在她的心中,院墙依然高,不,仿佛又高了!

   





   



疯子寄语

平淡最为真

   一年,你说有多快,弹指一挥间?须臾转瞬?白驹过隙?都不是,是如昨的花香,从未淡、从未散。雨巷,你好,祝贺你又大了一岁。我,依然爱你,在平淡的岁月里,呵护你如初,你的家人不多,却最真。生日快乐,我的孩子。

  四年前,我种下了一颗诗意的幼苗,经历风雨,奇迹般的,竟然还活着,太不可思议了。是不是要感谢陪你成长亲人们?

好吧,第一个感谢的是不是对你最好的人-----疯子爸爸。他把你带到美好的人间,让你集万千文华于一身,每天沉浸在文墨的神奇世界里,徜徉在诗词歌赋的宽广海洋中,痴醉在吟声韵味的清新山林下。为了让更多人认识你、了解你、读懂你,我用尽全身力气,把遥远的两颗心牵在一起,交换智慧的灵魂,使之升华出独有的梦境。你很棒,一路走来,很从容,既不争上,亦不落下。很庆幸,喜欢你的人也渐渐多了,不是喜欢你的外表,而是喜欢的真实。真实到看清经络,毫无保留。

疯子爸爸只是给了你躯壳,给你血液的是蜗牛阿姨哦。对,第二个感谢的就是她。她让你丰满,更形象,每周不断供给全国文友送来的精神养料,让你健康活泼每一天,你的魅力才得以释放。蜗牛阿姨每天可辛苦了,每天凌晨早起下地干活,一有空还要去帮扶困难群众,唯一的一点点个人休息时间都奉献给你了。一篇篇文章,一次次校验,一页页整理,就是为了让你活下去,你说她容易么,你说你是不是以后要好好报答她?

第三个是谁呢?光有躯壳不行,有血有肉也不行,还得会说话,让大家听到你的呼吸,触摸到你的心跳,感受充满意境的动人声音。那么,这个人我不说你都知道了吧,错,不是一个是两个。马阿姨还有清泠小姐姐,她们把文字变成一个个鲜活的小精灵,化作婉转柔美的音符,飘送到耳朵最热衷享受的国度,和着浅或深、低沉或激昂、舒缓或畅快的旋律,一次次在心底泛起涟漪,一圈又一圈,不绝于耳。

当然还要感谢所有关注过、支持过、帮助过雨巷的朋友老师们,没有你,她可能早已凋敝。四载春秋,绝非一个轮回,而是一个崭新的起点,从刚诞生的那一刻起,注定了这不能草草了事的一生,虽平淡,却最真。

几多名利,归于平淡;几多荣辱,归于平淡;几多往来,归于平淡。雨巷,无须风风火火,无须轰轰烈烈,更无须热热闹闹。安静的丁香,幽幽而芳发,采采而叶舒,从恬淡中来,最终又回到恬淡,这,才是雨巷的本色与本真。

本该早早下笔,可惜一拖再拖,始终不知如何定题。我写这个的主要用意不在贺,而在省。希望所有社员都能慢慢把心沉下来,做到真切,回归平淡,不堕名利之渊,不执虚妄之念。安心学习,不让外物干扰自己,只计耕耘,莫问收获,种种所及,与君共勉。(后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