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文化博大精深,以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也称汉医。而中医上说的九种体质和调养方法,身体的调养要尽早,预防胜于治疗。 平和体质 体型匀称健壮、头发稠密、唇色红淘、目光有神、面色润泽、睡眼、食欲好,性格开朗,社会和自然适应能力强,这种体质的人不易得病。 调养方式 饮食上,也不要吃得过冷或过热,不要过饱或过饿。多吃瓜果蔬菜、五谷杂粮,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运动方面,年轻人可选择打球、跑步,而老年人则适当散步、打太极等。 气虚体质 经常疲乏无力,说话有气无力,出虚汗。这种人性格多内向沉闷,容易出现感冒,抵抗力差,对环境变化敏感等症状。且易患内脏下垂疾病,如胃下垂等。 调养方式 适宜喝粥缓慢进补,多吃益气健脾的食物,如大枣、黄豆、香菇、桂圆、蜂蜜、白扁豆等。运动以柔缓为主,比如散步、打太极等,平时可按摩足三里穴。 湿热体质 一般表现为面色黄暗、油腻,牙齿黄、口腔有异味,汗味体味大、小便深黄色、大便燥结或粘滞。造成原因:性情急易怒,爱借酒浇愁,或可能肝功能有问题,以及长期生活在湿热环境中。 调养方式 饮食清淡,多吃甘寒、甘平的食物如芹菜、黄瓜、绿豆、空心菜、冬瓜、藕等。少吃辛温助热的食物,不要熬夜,戒烟酒,或过于劳累。选择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的运动。 阴虚体质 症状是胃火旺却吃不胖、手脚心发热,眼晴干涩,面颊潮红,皮肤干燥,经常大便干结,口干舌燥,不喜暑热,舌苔少。多出现咳嗽、甲亢、干燥综合症、失眠等。 调养方式 少食性温燥烈的食物,多吃甘凉滋润的食物,如芝麻、绿豆、百合、冬瓜等。养成午休时间的习惯,避免剧烈运动、熬夜,锻炼时注意控制量,及时补充水分。 气郁体质 多愁善慼、忧郁脆弱的气郁体质,一般比较瘦,经常闷闷不乐,无缘无故地叹气,容易心慌失眠。 调养方式 多吃小麦、葱、蒜、海带、海藻、萝卜、金橘、山楂等具有行气、解郁、消食、醒神的食物。避免睡前饮茶、咖啡等提神醒脑的饮料。 阳虚体质 手脚发凉、喜欢热食、精神不振、容易大便稀溏、严重者吃什么拉什么、小便频繁且颜色清、不敢吹空调、头发稀疏、黑眼图、口唇发暗。这类人容易抑郁。 调养方式 可多吃甘温益气的食物,比如葱、姜、蒜、花椒、韭菜、辣椒、胡椒等。少吃生冷寒凉食物如黄瓜、藕、梨、西瓜等。可按摩气海、足三里、涌泉等穴位,或经常灸足三里、关元穴。 血瘀体质 刷牙时牙龈易出血,眼晴常有红丝、皮肤常干燥、粗糙,常常岀现疼痛,容易烦躁,健忘,性情急躁。这类人要特别提放肿瘤、中风等疾病。 调养方式 可多吃黑豆、海带、紫菜、萝卜、胡萝卜、山楂、醋、绿茶等具有活血、散结、行气、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少食肥猪肉等,并保持足够的睡眠。 过敏体质 这类人体质特殊,常常对花粉或某食物过敏等。有的即使不感冒也经常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容易患哮踹。 调养方式 饮食清淡、均衡,粗细搭配适当,荤素配伍合理。少吃荞麦、蚕豆、白扁豆、牛肉、鹅肉、茄子、浓茶及辛辣、腥膻发物及含致敏物质的食物。 痰湿体质 该体质的人多数人心宽体胖、腹部松软肥胖、皮肤出油、易出汗,眼睛浮肿、容易困倦。痰多、舌苔厚、动作语言缓慢迟钝。 调养方式 多吃健脾祛湿的食物,如葱、蒜、海藻、海带、冬瓜、萝卜、金桔、芥末等食物,少吃肥肉及甜、黏、油腻食物。多运动出汗排毒。 |
|
来自: 泛海乘风 > 《0330106.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