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盐城家常菜, 韭菜炒蚬子, 但你知道蚬肉哪里来的吗?

 湖映对岸柳 2020-06-15

蚬肉记忆

宝宝不爱吃饭,爱吃花哈。吃花哈时特乖,不用哄、不用喂,自己专注地能剥上一大碗,壳上都揪得干干净净。

来帮忙的老妈说,“宝宝爱吃蚬子啊,不愧是滨海子孙。”蚬子为何物?我反应了一下,才想起这是种家乡特色的美食。小时候,一顿菜籽油炒的韭菜蚬子,配上水面可谓完美。一碗蚬子豆腐羹,满满都是妈妈菜的味道。

不开心的是,每次吃美食之前,妈都会叫我用筷子把蚬子肉里的杂物挑干净,这可是细致活,急不来。

点击加载图片

当时也挺困惑,这蚬子肉一桶桶的,是从何而来?即便到现在,对蚬子肉来源还是不清楚。只是对照花哈来看,肯定是一种甲壳类生物,或许还是一种海瓜子之类的小海鲜。与老妈一“千古”,结果出乎意料。

老妈说,这蚬子是河里的,不是海里的,一般是大河里才有,例如射阳河、洪泽湖,家里的以射阳河为主。老妈对河产品是了解的,红烧河蚌肉,是现在花钱都吃不到的极致美味。老妈的线索,加上互联网信息,儿时的困惑终于有解。

河蚬是一种底栖生物,也是优良生态的标志物,只有水质良好的水域才会大量生长。最盛产蚬子的射阳河段是喻口,古称淤口,至今还是一个保存较好的古镇。

点击加载图片

此段河道较直,河床上的淤泥被冲刷干净,肥沃的黑油泥巴河床,就成了蚬子的天然沃土。河边的孩子,一个猛子下去,就是一小捧指甲盖大小的蚬子,蚬子有黑、黄白之分,前者肥厚、后者鲜嫩。一中午下来,晚饭菜便有了。

蚬子的规模捕捞,也是靠网,只是下端坠子稍重,人拉肩扛,或者通过小渔船带动,把蚬子从淤泥里请出来,抖抖去除淤泥,美味就水落石出了。有信息显示,射阳河一些河段盛产蚬子,过去一天有上万斤,要大卡车运输,现在少了,也有3000来斤。

但是,蚬子为什么要加工成蚬子肉呢?吃海鲜、河鲜的经验告诉我,吃鲜才是王道,宝宝吃完花哈后的汤,我都舍不得浪费,花哈汤泡饭是仅次于龙虾汤的美味。放着新鲜不吃,为什么要加工成蚬肉?

点击加载图片

一想,也就明白了,这和当年大黄鱼的命运一样。由于缺乏冷藏条件、快速运输条件,限制这些美味的流传范围,怎么办?

最后,大黄鱼晒成了干,蚬子制成了蚬子肉,以便于更为长久的保存与运输。据说,当年喻口有四五十座煮蚬子的大灶,旁边放置1米多深的大缸盛蚬肉,可见当年蚬子加工业的盛况。此外,蚬肉偏小,精加工利于提升附加值,估计喻口的小孩没少干分拣的活。

即便如此,蚬肉保存周期也是极为有限。记得大人买蚬子的时候,总要舀一勺子闻闻。现在想想,最为可惜的是那蚬子汤,那才是蚬子的精华,在这白色浓汤面前,所有调味料都黯然失色,若是制作成味精,恐怕也是有市场的。

点击加载图片

更可惜的是,现在这些东西都少了,原产地保护和加工业式微,这些家常美味只能去饭店寻觅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