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一战看欧洲表面繁荣下的波流涌动

 环球情报员 2020-06-15

作者:  So

人类历史上爆发过许多次战争,每一次战争都是对人类文明的摧残。

一战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场世界性的大战,其爆发战争的根源和战争中的惨烈都是我们值得思考的。


战争的开端—普法战争的祸根

19世纪中叶,普鲁士先后通过“普丹战争”和“普奥战争”统一德意志地区,原先松散的德意志邦国得以重组

1870年,法国为阻止德国统一并捍卫其欧洲霸权的地位,对普鲁士宣战普鲁士籍此团结德意志民族,进攻法国。

这场战争进展迅速,普鲁士几乎破竹,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向普军投降,法国一片哗然。随后,法国政变,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

普法战争结束后,法国被迫签订极其苛刻的《法兰克福条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摩泽尔省给德国,赔偿50亿法郎。更为耻辱的是,普鲁士皇帝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皇,宣告德意志帝国成立,由此德国统一并成为欧陆第一大国。

凡尔赛宫的德皇加冕典礼

德国由此统一强大,但法国不但尝尽战败之苦,还任由别国国王在法国首都加冕建国,这一切激发了法国强烈的复仇主义德法两国由此结怨,为日后的一战甚至二战埋下伏笔。


奥俄交恶

18世纪末奥斯曼帝国衰落,巴尔干半岛的各个民族纷纷独立,而巴尔干半岛又处于欧亚交接处,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很容易引起各国的干预。

俄罗斯在“大斯拉夫主义”的旗帜下,支持同民族的保加利亚独立,并向统治巴尔干半岛的异族奥斯曼宣战。

但在战后的柏林会议中,亲俄的保加利亚版图遭受削弱,而奥匈帝国则从奥斯曼帝国手中获得了波斯尼亚。俄罗斯为了阻止奥匈帝国扩张,便支持塞尔维亚对波斯尼亚的主导权以对抗奥匈帝国。

由此奥匈帝国和俄罗斯交恶,冲突加深,亦成为一战的主要原因。


不义的同盟

普法战争后,德国总理俾斯麦担心法国的报复,便采取结盟政策,意图孤立法国

其本意是联合奥匈帝国俄罗斯结成同盟,但由于奥匈帝国和俄罗斯在巴尔干半岛的持续冲突,在俄奥不相容的情况下德国与奥匈帝国秘密结盟。

此外意大利在争夺北非突尼斯的失败,让法国于1881年兼并此地,意大利和法国也因此反目成仇。为了取得支援,意大利于1882年在维也纳签订了同盟条约,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的三国同盟正式确立

▲红色为三同盟国,灰色为协约国

法国为了打破外交孤立,趁德俄关系恶化之际,主动向俄国提供资本,实现工业化,并在1894年与俄国结下军事联盟。

英国此前一直奉行“光荣独立”政策,不与欧陆国家建立联盟关系,但近年来德国海军实力日益扩张,威胁到了英国的制海权,并有意向奥斯曼土耳其地区扩张,便摒弃“光荣独立”政策,加入法俄联盟,与1907年组成三国协约

自此,欧洲分为两大阵营,这种以战争为目的成立的军事集团,就像一个不稳定的火药桶,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爆炸


导火索 · 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国庆日,奥匈帝国皇储夫妇视察萨拉热窝时,被萨尔维亚青年枪杀。

萨拉热窝事件

事件发生后,奥匈帝国要求介入调查,并要求塞尔维亚政府合作,镇压一切反奥行动及此事件的涉案人士的人士。塞尔维亚表示该要求违反宪法和国家主权,拒绝执行。

7月28日奥匈帝国在得到德国的支援后,对塞尔维亚宣战

7月30日俄国出兵援助塞尔维亚,7月31日德国对俄国宣战,德国要求法国在此事中立,法国未回应。

8月3日,德国对法国宣战。8月4日,德国入侵比利时,以取得进攻法国的途径。

同日英国为保障自身利益以及确保比利时中立,对德国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8月12日英国向奥匈帝国宣战。


惨烈的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响前,欧洲人整体还是很乐观的。

这得力于欧洲科技和社会的进步给民众带来的自信,社会进步带动了生活水准的提高,这让民众对于现有政权产生了普遍的好感

而且欧洲义务教育的推广让人民有了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和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所以说开战前乃至刚开战的社会舆论和氛围还是很高涨且乐观的。

但是随着战争的持续扩大和深入,所有战前的舆论都被打的粉碎,战前很多人认为这是一场能速战速决的战役,但是谁也没料到这场战争会持续四年的时间。

而且由于一战时期军事思想落后,堑壕战成为战争的固定模式

堑壕中准备发动进攻的士兵

有统计表示,一名士兵在前线待一年,只有三天使处于作战中的,就算上了战场也基本上是坚持40分钟左右就死了,而且还是被视线外的机枪炮火杀死居多。

就算不上前线进攻,仅仅呆在战壕中站岗也是能快速消磨人的意志。

战壕中的士兵

在不需要进攻的时候,士兵大都站在战壕中站岗,每天一抬头就看到一排排铁丝网,时不时的听到子弹炮弹的呼啸而过,一到下雨天还要饱受潮湿和腐臭。这样的环境下,军队士气下降非常快,而军官多为贵族出身,大多管理粗暴,使得军心更难聚拢。

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战役却一场接一场的打,伤亡直线上升,仅仅在凡尔登战役中,双方共损失约一百万人,由于贝当的部队轮换战术,法国有将近70%的军队参与了这场战斗,这场残酷的战争几乎导致法军兵变,法国经由此役几乎濒临崩溃。

但是凡尔登战役尚未结束,索姆河战役又开始打响,索姆河战役是一战时期规模最大的一会战,在1916年7月1日到11月18日间,英法联军为了突破德军防御并将其击退回法德边境,便在索姆河区域组织和会战。

  索姆河战役中德军使用的重型火炮

这场战役不但投入了月3000架火炮,还首次动用了坦克 战斗,战况十分惨烈,战后统计双方共计阵亡130万人,是一战中最为惨烈的阵地战。

一战惨烈的地方不只这些正面冲突,士兵们 在战壕中的日常生活更能令人崩溃。

一战中士兵们尚且如此,平民们的状况只怕是更差,实际上战争进行到第二年的时候,欧洲各国基本上已经无法维持战争的继续,但是各国依然义无反顾地颁布总动员,发动总体战。

任何公民的财产都可能被强制征用,所有人都有可能会上前线,在这样 的战争环境下,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几乎是无法避免的,要么做出改变,要么被推向战场。


战争结束—巨大的变革

在战争进行到1917年时,俄国先后爆发和二月革命十月革命,俄国宣布退出战争。

次年的1918年10月奥匈帝国停止抵抗,并在之后的一个月里宣布解体。

1918年11月9日德国柏林发生十一月革命,赶走了威廉二世,宣布建立共和国。

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召开,与会诸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

巴黎和会与会各国代表

由此一战彻底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是绝对非正义的,没有任何一方是正义的,这本质上就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利益分配不均造成的战争

这场巨大的战争几乎将欧洲打成了一片废墟,整个战争中有超3500万军民伤亡,其中死亡约1500万人。并导致四大帝国解体,革命运动遍地开花

回过头来看,由于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的日益增长和各国存在已久的地缘冲突,一战才得以爆发,并且规模越来越大,以至于大规模的革命是结束战争的方法。

我们由一战看现在的欧洲,欧盟面临解体危机,东欧各国负债严重,乌克兰战乱频繁,叙利亚等地难民纷纷涌入欧洲,法国德国等国家右翼政党支持率一路攀升。

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前党首玛丽娜·勒庞

这一切似乎是战争的预兆,又或是改革的契机,欧洲现在正处在历史的十字路口,谁也无法保证下一个世界大战的策源地是否还会在欧洲。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

作者:  So    编辑: Thomas (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