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探秘千菌方 珊瑚猴头菌别名珊瑚状猴头、玉髯、红猴头、羊毛菌、噶巴拉,它在鲜嫩时白色渐变淡褐色,基部狭窄,生出若干主枝干,主枝干又生小枝,小枝上长着长刺。与猴头菇同属,它的成分和味道同猴头菇,是美味的山珍,同时又是一种利五脏、助消化的滋补的良药。 【性味】 性平,味甘。 【归经】 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 具有利五脏、助消化、滋补等功效。治消化不良、神经衰弱、身体虚弱、胃溃疡等症。 【原形态】 担子果一年生,具一短粗柄,上部盖状,珊瑚状分枝,丛枝再生出小枝,小枝下生密集刺;子实体新鲜时白色至淡黄色,肉质,外伸可达8cm,宽可达10cm,高可达5cm;菌盖部分长可达2cm,宽可达1.5cm,厚可达3mm;菌盖表面光滑或粗糙,具辐射状沟纹,淡黄色至黄褐色;珊瑚状分枝弯曲,直径为1-3mm,横切面呈多边形,干后通常皱缩;菌齿分布较密,暗黄色至棕黄色,老后变褐,锥形,顶端锐,不分枝,长1.5-4mm,每毫米3-4个;菌肉不分层,奶油色,软木栓质,易碎,厚可达3mm。 【生境分布】 分布于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陕西、四川、西藏、新疆、贵州、云南。为常见种类,夏季和秋季通常生长在阔叶树的倒木和腐朽木上。又,常生长于冷杉树(Abies spp.)的枯干上,或是在栎、桦、冷杉等的枯干或倒木上单生。 珊瑚猴头菌可以食用、药用。食用极其美味。可人工栽培。据吉林省生物所分析其菌丝体氨基酸含量丰富,共计18种,其中有苯丙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缬氨酸等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该菌药用能助消化、治胃溃疡以及有滋补强身、治神经衰弱、身体虚弱等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