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年高考考点考前梳理(五)

 新用户56909953 2020-06-16

1.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

1)确立发展过程:

①政治前提:光荣革命

②法律基础:《权利法案》;

③最终确立:责任内阁制形成

④发展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

2)特点:

①君主制、民主制、贵族制三者融为一体,是混合政体;

②君主是国家元首,国王统而不治,是英国象征,是英联邦的首脑,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

③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行使立法权;

④首相是政府首脑,内阁首相与议会相互制约。

2.美国总统制共和制政体

1)确立: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制、总统制、民主共和政体,并以制约与平衡的原则,以权力管权力,实现了把权力关在笼子里

2)特点:

①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统率全国武装力量,政府由总统组织和领导,对总统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②实行比较严格的三权分立原则,议会与政府完全分立,政府成员不能兼任议员,也不能参与议会立法的讨论和表决。

③在总统和议会关系上,总统行使权力时,不对议会负责,而只对国民负政治上的责任。

3.法国共和制政体

确立: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到1875年,历经83年(有艰辛、反复、曲折之特点)

4.关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基本认识:

①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是政治制度文明的进步;

②调节、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

③扩展到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④必须明确的是,其维护的仍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

高频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以英美为主)

一、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1、背景(条件)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的发展。(海外贸易、殖民掠夺、黑奴贸易和圈地运动)

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形成及壮大。

思想基础:被誉为英国自由奠基石的《大宪章》和早期的启蒙思想(如洛克的分权学说)。

政治前提:1640—1688年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

2、确立: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

1)内容:限制国王的权力,确立了议会主权,保证了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

2)影响:

使议会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标志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

为英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3、发展

1)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经过:a.光荣革命前,国王任命大臣组成咨询机构——枢密院。

b.光荣革命后,小密室内阁取代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

      c18世纪初,国王退出内阁会议,由首相主持。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

      d18世纪中,议会取得对行政的监督权,国王统而不治,内阁制正式形成。

内容:a.国王是国家元首,但仅扮演仪式性的角色,实际最高行政首长是首相。

b内阁名义对国王负责,其实是对议会(上院——国王任命;下院——选民选举)负责。

c.内阁成员对首相负责,与首相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2)普选权的扩大

光荣革命后,议员必须拥有大量地产——存在身份限制。

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工业资产阶级首次获得进入议会的权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867年会改革:在宪章运动的推动下,成年男子取得了普选权,突破了财产限制——仍存在性别限制。

1918年《人民代表法》: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突破性别限制,存在女性财产限制。

1969年,18岁以上的英国公民,不分男女,都有权参加下院的选举,进入公民普选新时期。

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方式:渐进式(以议会为中心,综合了合法、暴力、妥协与立法等方式逐渐推进)

1)资产阶级革命以前:13世纪—1642年,以议会为中心,以和平合法的抗争为主要形式,以限制王权、建立开明君主制为目标。

2)资产阶级革命前期:1642—1660年,以议会为中心,以暴力革命为主要形式,以消灭王权、建立民主共和国为主要目标。

3)光荣革命后:1688年以后,以议会为中心,以立法和妥协为主要形式,以削弱王权、建立君主立宪制为目标。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基本原则王权受限、议会至上和司法独立

1)间接民主:即以代议制为基础,由选民选出的议员组成组成代议制机关,代行民主权利。

2)国王统而不治英王是国家元首,联合王国武装部队总司令、英国国教世袭领袖,还是大英帝国的精神领袖,法律赋予英王行政、军事、外交、立法和司法等权利,但治权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

3)议会权力至上: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议会主要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行政的监督权。议会通过的法案要经过国王批准,但只是一种形式。

4)责任内阁制:是君主立宪制的核心

5)政党政治:议会中的多数党执政、组阁,其领袖经国王形式任命后任首相。

6)是贵族制、君主制和民主制的混合。

二、美国的宪政联邦共和政体

1、背景

前提:独立战争1775-1783年)的胜利和美国的诞生(1775年)。

松散的邦联制不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即邦联制存在严重的缺陷,威胁到国家的主权和统一。

变革政治体制,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以稳定政治秩序和保护国家利益、主权已成共识。

理论基础:启蒙思想,特别是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2、确立:1787年宪法》的颁布

1)内容:

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权力高于各州权力,但各州保留较大的自主权。(中央集权原则)

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互相制约。(分权制衡原则)

总统和议员都由民选产生。(民主原则)

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可各自反对对方所提法令)。

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行政大权。总统对宪法负责,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但国会复议时若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即为有效。总统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总统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但须得到国会的批准方可生效。

最高法院掌握司法主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可以宣布法律不合宪法)。

2)对1787年宪法的评价

积极: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基础;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局限:保留了黑人奴隶制;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3)第一届联邦政府建立: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

4)联邦制共和政体的维护发展

通过宪法修正案——立法方式。

通过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南北战争1861-1865年,林肯提出为联邦统一而战口号,废除了奴隶制;通过宪法第1314条修正案,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

两党制的形成。(19世纪二三十年代,两党制初步形成;50年代中期,两党对峙格局最终成成)

5.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1)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始现

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

3)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与最终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