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神科医生“过目不忘”的读书法两个关键词

 南山友 2020-06-16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读书很重要,那么有什么强化记忆读书的关键?

桦泽紫苑提出了两点:“输出”与“碎片时间”。

过目不忘是一种说法,也就是强化记忆,而做到这点难免需要努力些,但不是毫无目的的努力,只要紧抓这两点核心便可以事半功倍。

那么有哪些方法呢?作者在这两个领域分别提出了细致的读书法,可供参考。

输出读书法

输出也就是需要你动手,通过各种途径的输出来达到学习的目的。

1.荧光笔读书法

当我们读书时,可以随心所欲地涂鸦,书本不用太干净,只有使自身获得了成长,读书才算是有意义,因此自己觉得重要部分可以划线且在空白处写上感想。就像是我们上学时,教材一定是充满了密密麻麻的记号,以此达到深入学习的目的,既然如此,为什么也不能同样对待读书呢?毕竟真实目的也是和学习无二。

读书是输入,而用荧光笔划线也是一种输出,也就是说,一边输入一边做一次输出,这样的效果会更明显。

也许有人疑惑:“这么简单算输出吗?”

大脑科学研究表明,划线确实可以起到活跃大脑的作用,因为在大脑内部负责“识字”与“用手执笔画线”功能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分区,如果再加上“做笔记”,那还可以同时调动大脑另外一块分区的功能。

但是我们也不能一股脑儿的随便划线,画满了全篇的荧光笔线条等于没画,用荧光笔划线的目的就是“实现自我成长”,所以我们需要找到真正重要的部分。

也就是作者提出的3行读书法

他认为一本书中真正重要的地方只有3处,没处一行文字,在这些地方划线即可。

2.电视购物读书法

最简单的是“说”和“荐”。开口向别人推荐自己看过的书,讲了什么内容?好在哪里?必须得让他们有个比较清晰的概念,就像是多角度对商品进行推销一样。

为了能达到从多角度向人介绍,你需要从多个观点去阅读这本书,能够培养你深入阅读的能力。

读书后向人推荐,不仅向一人推荐,要向多人推荐,并且推荐两到三次,这样的话,可以实现“一周输出三次”的目标。

此外,向别人推荐一本好书,不仅他人开心,自己也很有成就感,从而加深印象。

3.社交读书法

读完一本书后与别人分享你的感想,可以发在社交网络上,比如发条说说、微博、朋友圈等等,在这个过程中也会让你于大脑内将书中的内容梳理一遍。如果别人对此加以评论,也会让人很高兴。

对于读书较少的人来说,一开始写读后感可能做不到,这种情况下,读者可以摘抄几句打动自己的话,在社交网络上发布名言警句,再加上自己的评论。

4.写书评读书法

提高水平后可以尝试一下新挑战,给自己强烈推荐的书写一个书评

5.西柚鸡尾酒读书法

作者在居酒屋喝酒时,经常点西柚鸡尾酒,他会拿起切开的西柚用手捏一下,将果汁挤到鸡尾酒中。即使西柚被挤过一次,再挤还是有汁。

知识的输入与此类似,如果你以前从一本书中获得的知识是100单位,提升知识汲取能力后,就可以从同样的书中汲取到200单位的知识和启发。

所以,读书重“质”,而非“量”。

那么怎么提高这种能力呢?

这需要我们“输入”时以“输出”为前提。大家要下定决心,读书后一定要“输出”。

心中有稍许的压力,想着一定要“输出”,会在读书过程中发现很多以前没有发现的知识。

健身爱好者都是通过增加负荷来训练肌肉,如果我们增加自己“输出”的负荷,相信对于知识的汲取能力会有飞跃性的提升。

碎片时间记忆强化读书法

1.奥特曼读书法

时间限制会提升注意力。奥特曼只能在地球上战斗3分钟,能量不足时,胸口彩色计时器会闪烁,发出警告音。正因如此,才使得他有如此强的战斗力。

这是因为,如果我们在做事前已经有了时间限制,注意力会提高,大脑运转也更加迅速,也就能够使我们在高注意力和高记忆力的状态下高效读书。

2. 5分钟-5分钟读书法

我们都知道,人在做一些事情时,总是开头和结束时精力比较集中。在心理学中,这被称为“初始效应”和“末尾效应”

所以将时间拆分成小块,就会有更多的读书时间处于精力集中状态。

3.15-45-90法则读书法

人能够集中精力的时间有限,相反,在一些时间单位中,任何人都能过轻易做到精力集中。

这就是15分钟,45分钟和90分钟。

人可以在15分钟内维持较高的精神注意力。

维持普通精神注意力的时间界限是45分钟。

如果在45分钟后稍加休息,精神注意力可以延长至90分钟。

4.熟睡读书法

睡前学习对知识的记忆效果更好。在睡觉过程中大脑不会再输入新的信息,也就不会引起记忆冲突,可以使大脑进行自我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