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稚丨今天,我来谈谈老师怎样改作文

 鲁稚的阳台 2021-01-05

文 | 鲁稚
鲁稚的阳台(ID:luzhi66)


没想到,老师改作文,真能改出人命来!
 
近段时间,一位粗暴批改学生作文,导致10岁小学生跳楼自杀的语文老师,引起了全网公愤。这位老师的业务水平和价值观已有众多文章热议,网上也有涉事作文截图,可以让大家一目了然。
 

我这里只想从正面说说,老师和家长,到底该怎样对待批改作文这件事。



 

01

写作需要“被看见”
 
写作可以说是一个“输出”的过程,即把内心的东西用文字表达出来。这个过程中,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看见”。
 
首先,是看见自己。人的内心有很多东西,为什么你要表达这个,而不表达那个?就是因为你看见了自己的内心,看见了那些需要被表达的。如果看不见,即使写出一堆文字,那也不是你自己的,只能叫鹦鹉学舌,不能感动别人,也不能愉悦自己。这样的写作就是遭罪。
 
其次,你所表达出的东西,即使是发自内心的、充满力量的,也要被人看见,引起共鸣,才能实现你写这个东西的价值。
 
心理学上对“被看见”的重要性有很多论述,每个人都天生具有“被看见”的强烈需求。我小时候班上有个同学牛逼哄哄的,有一次公然叫嚣:“我这辈子即使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就因为这个叫嚣,我很对他刮目相看。当然,后来明白了,这两者实现起来的难度是一样大的。而我之所以对他刮目相看,大约就是被这个难度所震慑吧,因而把他也列入“有抱负”之流。
 
这两者不仅难度相同,性质也有相同点。所谓的“流芳百世”,不过是要让自己的“闪光点”被后人看见并认可。假使“闪光点”不能被看见并认可,那就靠“暗黑”力量上位,“遗臭万年”,体现存在感!所谓存在感,就是被看见。
 

写作在古人那里是“经国之盛事,不朽之文章”,其“被看见”的广度、深度、持久度都是无可比拟的。所以写作对古代的文人来说,堪称第一要事。
 
现在,作为一般人的写作表达,“被看见”的意义仍然非常重大。譬如有人闲来写写网文,写写朋友圈,如果根本没有人评论、点赞,甚至根本没有人看,写不了多久自己也懒得写了。
 
有人可能要问,我写作就是为了写作本身,就是写给我自己看的,我只写日记,这与“被看见”有毛关系呢?当然有关系了,它仍是一种“看见”,只不过是对“自我”的看见。通过写日记,看见自己,这其实是个自我认识的过程。
 
日记哪怕写的是一件痛苦的事,当你写完也会有一种快感,似乎痛苦被解脱。为什么呢?因为你的痛苦被看见了,这看见本身就是抚慰。
 

现实中我们可能永远等不来一个人对你的内心有真正的看见和理解,但写作中你可以得到。所以,写作是我们一生的朋友,只有它能安住在你心中,不离不弃,同甘共苦,和你分享生命中的一切。
 
孩子写作文也是如此。写作是一种表达,表达就需要对象,需要被倾听、被看见。很多时候我们并不一定要去指导孩子,甚至不需要鼓励和理解,只要看见他的表达,就已经是一种很好的鼓励和支持。



 

02

把评判变成交流
 
“看见”就是力量。
 
那么,如何让孩子的写作被看见呢?那就是把评判变成交流。
 
我们都知道“高山流水”的典故:名满天下的琴师俞伯牙,仅仅因为失去知音钟子期,就把琴摔了,从此绝弹!可见琴为心声,被人听懂是何等的重要。
 
写作和弹琴一样,都是一种表达,都需要被人听懂。但现在的孩子写作文,有多少时候是为了表达?又有多少时候能被人读懂?他们写作文的状态恐怕连“对牛弹琴”都不如。牛虽然听不懂琴音,但至少还能安静地听着,不会对弹琴者指手画脚,更不会形成问罪的威胁。而孩子们写作文,似乎写出来就是为了被人批的——批改、批评、批判——这里划个圈,那里勾条线,这里删一句,那里批一段。学生拿到批改过的作文,第一眼就是看分数,分数高的再看看老师写了什么赞语,分数低的直接扔一边,生怕看见“重写”两个字。
 

在这样的氛围中,写作的表达功能哪里去了?辛辛苦苦写半天,有谁会在意孩子的表达?这种令人沮丧的情形,就犹如一个成年人满怀心酸地写了一通自己的苦衷,通篇都是一个“难”字,自己都快写哭了,但文章发到网上,留言里要么是空虚的赞语:“叙述清楚、语句通畅。加油!”或者是恶意的讥讽:“装什么逼!”你说他会不会想死的心都有?多几次这样的事发生,他还会写吗?
 
只有当文字能真正有效地实现表达和交流,孩子才能建立起对写作的兴趣和信心。而这和我们对待孩子作文的态度息息相关。
 
鲁鲁小学时遇到一位王彦春老师,是六年级才开始教他们语文的。我看鲁鲁的作文本,王老师给他的评语总是这样开头:
 
“宝贝,你写得真棒……”
“宝贝,你的作文让我看到了……”
“宝贝,你的暑假过得真有意义……”
“宝贝,你写出了秋天的美……”
 
读着这样的评语,我心里暖洋洋的。我的感受尚且如此,孩子的感受可想而知。一声“宝贝”,师生间的距离拉近了许多,孩子对老师的恐惧少了,对作文的亲近感就会增加。上六年级以后,鲁鲁的作文又进步了很多,不仅是在写作技巧上的长进,更重要的是对作文的态度变了,常常是一口气就能写出好几页,再也不抱怨无话可说。
 
对孩子的评价并不简单地只是“对”与“错”,分数可以衡量一个孩子的知识水平,却不能概括他的精神世界。孩子的内心是非常丰富的,也是非常敏感的,他并不只需要老师的教导,还需要老师的理解和关怀,老师对他的态度哪怕只是一些细微的变化,也会在他心里产生深刻影响。
 
一声“宝贝”,看起来很简单,却是一种思想的革命。它将作文教学由“评价”变成了“交流”。它体现了老师对自身角色的再认识,也是师生关系的一种重塑。由高高在上的训诫到平等、和蔼的交流,从苍白呆板的套话到真实感受的流露,老师不再是机械的作业批改者,而成了一名倾听者、欣赏者、交流者,学生写作文也就包含了许多创作的喜悦,因为他不再是单纯为了完成作业而写,而是清楚地知道,他写出来的东西是能被人看见、被人理解的。
 

我记得我刚上高中时,语文老师布置了一篇命题作文《我的老师》,我写了初中时的一位语文老师。当时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写得动了情,写了好几大页,远远超出作文的字数要求,而且写出了一些深藏心底的私事,完全不像一篇作文,倒像是一则加长版的私人日记,没有章法,但有内容。
 
我忐忑不安地交上去,等到作文本发回来,忐忑不安地翻到最后,想看看评语怎么说。然而,一个字都没有,只有日期,表示已阅。
 
我的忐忑并没有因此打消,反而变成了更深的不安。我明明写了那么多,老师没看见?为什么只字不提?他到底怎么看?我是个不善于和老师交流的学生,所有想法都只有深藏心底。
 
直到有一天,路上偶遇语文老师,我们聊起来,他忽然提到这篇作文,问到作文里写的那位老师情况怎样。他并没有教导我什么,也没有评价这篇作文的好坏,只是问到了我写的人物。我们并没聊多久,涉及这篇作文的可能就只有几句。但就是这几句,让我一下确认了:他是仔细看了这篇作文的!我心里所有的忐忑顿时落地,而且生出一种莫名的兴奋:我的作文被他读了,被他记住!
 
老师的态度,决定着孩子对作文的亲疏,那种生硬的套话,品头论足式的评语,固然能体现老师的高明,也能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但这不会形成真正的动力,反而会杀伤孩子的写作欲望。



 

03

交流是双向的,老师自己也要写一写
 
作文不应该只是一项任务,而应该包含着交流!作为交流的作文,才是有意义的。
 
交流的过程中,自然就会涉及到双方对这篇作文的看法,哪里写得好,哪里写得不好,为什么要这样写,还可以怎样写……对一篇作文的评判不应该是单向的,老师输出评价,学生被动接受,符合老师要求和喜好就是好作文,否则通通不合格。这样培养出来的不是真正有理性、有情感、有力量的写作者,而是只会写大话、空话、假话的人格分裂者。
 
我经常觉得,语文老师最好自己也写写日记,写写文章,经常发表点自己的东西(不一定是在公开刊物上,网络也是很好的平台)。这样经常用文字来表达,用文章与读者进行实际的交流,自己才能真正理解“写作”这件事,也更能体会学生写作文的感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期盼别人怎样对待自己的文章,就要把同样的对待给予学生。这样即使自己成不了好老师,至少也不会害学生。同样的道理,放在父母身上也一样。
 


老师要怀着善意去看待孩子的作文(父母也一样),一篇作文再不完美,只要你怀着善意去发掘,总能够发现一点闪光之处。哪怕仅仅只有一句话写得好,就这一句话被老师肯定了,对孩子来说也是一件大好事,说不定从此爱上作文,盼着作文,盼着那个被发现、被肯定的时刻!
 
即使学生的作文中确有需要指出的不足,也要怀着一种善意去指出。有了善意,自然会尊重孩子,伤害就不容易发生。譬如,鲁鲁小时候偶尔请我给他看作文,我会充分肯定他写得好的地方,并且分析清楚好在哪里。不好的地方当然也要指出,但一定是有充分理由的,而且他可以反驳。大的问题我们通常是口头交流,我从不用红笔在他本子上划,实在需要勾划的,也只是用铅笔轻轻划一下。即使发现硬伤,譬如错别字,我也并不立刻指出,而是在讨论完大问题以后,把错别字写在小纸条上,让他自己看一下。我不会罚他抄写,更不会检查他是否改了。如果下次再错,我又再在小纸条上写一遍。如果还会错,当我把小纸条递给他时,他自己都会笑起来,下次,也就没有下次了。
 
“尊重”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原则,无论师生之间还是亲子之间,有了真正的尊重,具体的教育方法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作者简介】鲁稚,作家。著有《平凡的孩子也有春天》《让孩子心灵强大》《三年能走多远》等十余部家庭教育著作,《你不来我也等》《正在消失的物品》等十余部散文、随笔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