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清朝,贵为封疆大吏的八大总督,为何都要加虚衔?不加会被欺负

 翰林冷知识 2020-06-16

在清朝,一提到封疆大吏,自然而然地会想到清朝后期的八大总督。

他们执掌一省或数省民军经政,位高权重,风光无限。

但有个奇怪的现象,工作繁忙的他们,为何有的兼任大学士?有的还兼任兵部尚书?难道是他们在当封疆大吏的同时,还要兼职当宰相么?管兵部么?

总督分布图

其实他们的这些兼职都是虚职,不是真正的管理国家或接管兵部,而是另有重要含义。

八大总督,看似风光无限,但在工作中,有莫大苦衷。

总督的官阶并不高,正二品。不用说在京城,就是在地方上,也不算是官阶最高的官。

伊犁将军级别更高,正一品

像统管一方兵马的将军、掌管八旗某旗的都统、掌管一方绿营的提督,都是从一品。也都比总督正二品的官阶高。

就是提督手下的总兵,也是正二品,与总督平级。

这就尴尬了,真正工作中打交道,谁能领导谁还真不好说。

另外,总督看上去统管一省到数省的民军经政,节制辖区内的巡抚和提督。不过,"节制"这个词,在当时可不是"领导"的意思,而是"指导、监督"的意思。这就耐人寻味了。

作为统管一省的巡抚,不是严格意义上总督的下级,而且巡抚也可以给皇帝密奏,参总督一本。

所以下面的巡抚可不一定听他的。

两江总督彭玉麟画作

这么一看,总督这工作还真不太好干,官阶不高,权力画饼,责任极大,弄不好就两头受气。

所以,清廷为了让总督们可以更加愉快地开展工作,便用"低职高配"的方式,加强总督的地位。即让他们兼职虚衔,提高官阶,加强权力。

乾隆后期,总督高配模式已经成熟,一般会根据不同总督的情况,加以下虚衔:大学士、兵部尚书或都察院右都御史。

总督兼任大学士,从原来的正二品提高到正一品。在我们历史教材中,最巨无霸的那几个,一般都是这个配置。

比如曾国藩,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兼任武英殿大学士;

李鸿章,直隶总督,兼任文华殿大学士,还兼任北洋通商大臣,权力更大;

左宗棠,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兼任东阁大学士。

李鸿章

清廷中的大学士,相当于宰相。总督兼任大学士,尽管是虚衔,但相当于清廷给了总督辖区内宰相的地位,这可是大大的殊荣,整个清朝也没有多少个。连胡林翼这种大神,都没混到这个地位。

这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封疆大吏,正一品的官阶一摆,将军、都统给面子,提督受他节制,巡抚一般都很配合。

曾国藩画像

总督兼任兵部尚书,从原来的正二品提高到从一品。

兵部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尽管虚衔的兵部尚书不能掌管全国武官,但总督加兵部尚书后,可以做到实质性节制提督,动用辖区内绿营军。

清朝晚期绿营军画作

总督兼任都察院右都御史,从原来的正二品提高到从一品,官阶与兼任兵部尚书一样。

都察院是法纪监督机关,可以监管百官。总督兼任这个官职,就有了监管下面官员的大权。

可以做到实质性节制辖区内巡抚,让他们配合工作。否则,巡抚会觉得总督是个笑话。

不过,即使是总督有了各种高大上的兼职,还是不可避免地与巡抚会产生冲突。尤其是在"督抚同城"的情况下,不闹矛盾的算是个例。

就连曾国藩这种大咖,在担任两江总督时,就和江西巡抚沈葆祯数次交手摩擦。今天你扣我军饷,明天我就奏你一本。二位朝廷大员,如同孩童打架一般,你来我往。

沈葆祯

其实,清廷也是故意而为之,毕竟总督权力太大,稍不留神,就变成了藩镇割据。所以设置一省长官巡抚,来牵制总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