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树洞热线督导十四|跟随树洞督导,看见自己的成长

 乐康居 2020-06-16

HELLO

看见自己

的成长

跟随树洞督导

树/洞/督导/十/五




前言

5月27日晚,树洞热线开展了树洞的第十五次督导,本次督导由滕燕青老师与陆洪老师共同主持,受督者提出的督导问题包括:

1.接访是不是应该在我说“加油树洞一直都在欢迎你”的时候就结束?

2.不确定自己是否很好的共情到求助者的情绪?

3.开始还是跟随着求助者,但不知道后来对求助者关于培养积极情绪,看见美好的建议有没有越界?

督导过程



受督者首先详细的阐述了自己的接线过程,对自己接线过程中做了充分的觉察与自我督导,看见了自己在接线中的做的好的环节,看到了自己的收获与成长,明晰了自己想要继续做的更好的地方,并愿意与老师们一起更深入的进行探讨。

在对督导问题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滕老师与陆老师首先引导受督者仔细觉察了自己在接线过程中的情绪,对每次回应背后的情绪都进行了谈论,受督者很敏锐的感知到了自己的情绪与求助者的需求,也对自己与求助者状态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同时,跟随受督者的困惑进行讨论,老师们对受督者的问题进行了回应:

01

当我们正在觉察是否与求助者进行共情的时候,其实已经是有意识要共情求助者的表现了,是否共情到求助者没有统一的标准,主要看各自的内心感受。

02

当我们不确定是否共情到求助者的时候,可以提出问题与求助者进反馈或者确认。

03

判断我们是否需要结束的时候可以看一下求助者与我们接线者所表达的文字量的比例。使用以求助者为中心的原则,在文字表达方面,接线者的文字表达量尽量与求助者的文字表达量持平或者相近。

04

对于觉知到自己表达不是特别合适的地方,也可以对自己做抱持。有时候不可能每句话都是经典,废话也可能是铺垫。

05

接待中我们很容易就进入“问题解决模式”,习惯性地给求助者寻找内部或者外部资源,而不能很好的陪求助者在负面情绪里待一会儿,这里可以多做觉察。

06

越是想直接解决问题越是容易堵塞情绪的表达,而情绪的表达与被接纳很重要。

07

陪伴求助者找到他自己的资源,相信求助者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HUDSON

RIVER


受督者有话说



督导在大家的讨论中结束,受督者感慨收获满满,对于自己接受督导的感受,受督者说:

1.得到了老师以及同伴们的抱持,很感动。知道自己的不足,老师们没有批判,没有不理解。

2.老师们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的分解知识点,帮助我梳理思路,答疑解惑。

3.我们对待求助者,要像对待婴儿一样。倡导婴儿本位,跟随求助者的需求,同理求助者的情绪。

4.聚焦当下的感受,求助者的感受,以及自己的感受。每个人的视角不同,觉察是调整的第一步。

  HUDSON 



 RIVER

结束语



感恩树洞督导,感恩陪伴在一起的老师与各位志愿者,因为你们我们才能为需要支持的人提供更专业的支持。

督导的支持一直在,相信我们的专业度也会更加完美的呈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