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店高管自爆转型消费金融的背后

 创业最前线 2020-06-16

创业最前线 北京站 记者 一零
责任编辑:孙鹏
本文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九月开学季,做校园业务的商家们又迎来了一轮校园推广的高峰,但记者注意到,今年的校园推广大军中少了以前的明星选手“趣分期”。在和趣分期沟通之后,记者了解到,“趣分期”在七月更名为“趣店”之后,业务主线也从校园贷整体升级为消费金融业务。


想从校园市场升级为非校园业务并非只有趣店一家。今年4月,分期乐正式宣布分期消费服务向白领人群开放; 8月,优分期也宣布成立和创金服,业务将从校园市场向非校园市场进行延伸和拓展。

但在转型大潮中,只有趣分期走的最快也最稳,趣店联合创始人何洪佳说,这源于趣店手中握着的三把剑。

第一把剑:自上而下的危机感

趣店是一家非常年轻的公司,员工平均年龄只有23岁。年轻意味着朝气,意味着活力,也意味着有冲劲。

在趣店采访的前一个小时,记者被迫转移了三个会议室。每次都是待了不久就被前来开会的团队示意:“抱歉我们要开个会。”

记者问何洪佳,是因为趣店转型升级了所以这么忙吗?他说从来都是这么忙,“都是常态。”

因为年轻而充满斗志、一往无前的氛围是趣店成立2年多就取得快速发展,获得多轮融资的原因。而这种氛围,则来自于从公司高层传递下来的危机感。

罗敏是一个连续创业者,在创立趣店之前,其长达12年的创业生涯几乎碰到了每一个风口:校园网,团购,在线教育,汽车团购,社交网站,外卖APP……但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失败或中途退出。

趣店现金分期业务负责人楼丽丽说:“他们经历过死亡,有敬畏心,有一把剑永远悬在上方,所以才把所有事情做到极致,决策快,执行快。

蓝驰创投的朱天宇也曾经这样评价罗敏 “他就是一个战士,他没有一刻觉得自己是安全的。”正因为看中了罗敏的危机意识,蓝驰创投在A轮就投资了趣店,后续几轮也有跟投。

在很多人眼中,大学生分期是一个做起来很舒服的业务,在这个行业里呆的久了,会让人很难挣脱出来。

但过往的经历给了罗敏居安思危的意识和冷静的头脑。他看到了这个“舒服”行业背后的凶险和局限,因此一直没有放弃对新业务的尝试。这让他看到了更为广阔的消费金融市场。转型因此而来。

另外两把剑:战略领先与布局长远

趣店于2014年3月正式上线,专做校园分期业务,上线不到半年就迅速覆盖到了全国3000多所高校,成为行业第一。大概谁也不会想到,在发展正好的时候,趣店想的不是继续深耕校园市场,而是开始布局非校园业务。


何洪佳认为,这种胆量来自领先者的战略视野,他说:“自从我们开始了自己的业务,就一直在规范这个行业,“趣分期”坚持滞纳金与信用卡标准一致,成为行业最低。之后我们又创建了严密的风控模型,这种领先优势让我们看的更清楚,也看得更远。”

这种战略的前瞻性带来的是业务布局的时间优势。

据何洪佳介绍,早在2015年初,趣店就推出了非校园分期业务“来分期”,今年上半年则完全停止了校园推广以调整业务比重。而另据记者了解,趣店创始人、CEO罗敏在2015年还特意成立了一个50个人的团队,独立办公,学习借鉴许多公司的风控模型,不断探索公司的非校园业务。

如今,趣店的风控系统已经完成升级并部署在各个业务线,今后趣店的金融消费业务将分为消费分期和现金贷两大类,取消地面签约,通过更多的互联网反欺诈接口以及之前数据上的积累,为用户提供更快捷的服务。

“两年前我们做的校园分期客户,现在也差不多毕业或者临近毕业了,趣店转型为消费金融公司,也是迎合了客户升级的需求。”在何洪佳看来,趣店的转型,其实是对客户升级的顺势之举。

“当然,另一方面,也是看好消费金融这个市场。”

据权威媒体报道,消费金融在近年来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市场潜力巨大,加上为了推动居民消费需求增长,国家政策向消费金融公司倾斜,未来几年,消费信贷市场规模有望延续中高速增长,到2020年时消费信贷规模将超过35万亿元。

趣店的转型可谓恰逢其时。目前,趣店已有非校园用户近2000万。快速的增速引来了资本的青睐,7月,趣店宣布完成首期约30亿元的Pre-IPO融资,有望一年内成为中国最大的消费金融公司。

转型之后:目标是金融科技公司

这几天的趣店显得分外忙碌,除了业务升级的需要,何洪佳还透露,由于现有办公地点已经容纳不了团队扩张的需要,过几天趣店将整体搬迁到新的办公地点。


“环境比这里会好很多。”何洪佳说,他愿意将这视作趣店一个全新的开始,新的业务,新的名字,新的办公地点,新的未来。虽然这也只是一个巧合。

据记者了解,趣店今后的消费金融业务,将分为消费分期和现金贷两大类。刚毕业的学生,工作的白领,打工的蓝领,都可以凭借良好的个人信用来享受趣店提供的3C产品的分期服务,购买新手机甚至新家电;而现金贷则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提前消费的便利,用户可以在发薪日之前预支现金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

“我们属于小额分散型的消费金融,其实也就是普惠金融的一部分”,何洪佳认为,趣店的转型是十分符合国家政策和市场预期的。

在我国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环境下,未来增长将从投资带动转向消费驱动,但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不到35%,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居民消费需求还有极大的释放空间,特别是在金融服务业还不太发达的三线城市以及农村,亟待民间消费金融公司填补空白。

像趣店这样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进入消费金融领域,一方面会促进市场竞争,另一方面也将推动消费金融快速发展,最终拉动经济增长。

何洪佳认为,趣店除了是一个消费金融公司,还是一个互联网公司,要用互联网的思维做消费金融。“比如我们现在已经取消了面签,全部升级为线上,根据大数据来判断用户的信用额度。”

实际上,趣店目前的布局已经有了Fintech(金融科技)的意味。面对记者求证的趣店入股消费金融机构,借此拿到消费金融牌照的传言,何洪佳坦言,“只要对公司发展和金融市场的进步有利的步骤,都会考虑,不排除入股金融机构,或者申请民营银行牌照。”

由此看来,趣店的未来还有更大的想象空间。也许几年之后,趣店的三把利剑将引领他们成为高科技引领的消费金融排头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