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很多人都没想到

 人在西京 2020-06-16

-----中国古代的基本教育机构形式----
在中国古代,教育机构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私塾
由孔老夫子开创,一直沿用至近代,是中国几千年古代社会最普遍的一种教育形式。
二是官学
官学是官府为贵族子弟创办的教学机构,平民子弟没有资格入此学。其最高形式是太学和国子监,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加清华大学。到了近代,官学才向全社会开放,并且在此基础上广泛新建学校,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
三是书院
书院是某些名流或者社会上层人士出资创办的私学,多选址偏僻幽静的山林,所以书院最高管理者称为“山长”。虽是私学,办好了会得到官方加持。同为私学,书院比私塾要高级得多。在这里讲学的往往是一些当时学术名派代表人物,来这里学习的也是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学员。他们除了学习孔孟之道,也参加科举,但是更崇尚学术自由、思想创新,这是非常可贵的人文思想现象。

----四大书院----
书院出现较晚,到晚唐才开始出现。鼎盛于宋元时期,明朝时受到官方压制,清朝后基本被官方并购,不复学术自由。
据粗略统计,千年来,中国古代社会出现过大大小小的书院总共一千多座。其中,有“四大书院”闻名于世: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岳麓书院(湖南岳麓山),应天府书院(河南商丘),嵩阳书院(河南嵩山)。
这个排名估计是晚明之前形成的。因为晚明有个“东林书院”,名气和实力不亚于四大书院。东林书院早在北宋就建立了,但真正使它名满天下是明朝晚期的东林党领袖顾宪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东林党人在明晚期异常活跃,赵南星、左光斗、孙承宗等一大批朝中重臣都是东林党人。
四大书院之首是白鹿书院。因为它是朱熹亲任山长并长期讲学的书院。在中国儒家殿堂中,除了孔、孟、荀,朱熹可能要算排在前面的顶级大儒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书院不在大,有大儒则名。白鹿洞书院有朱熹任山长并长期讲学;岳麓书院有张栻任山长,朱熹、王阳明都在此讲学过;应天府书院有范仲淹讲学;嵩阳书院有二程讲学。
这几个大儒中,张栻可能是名气最小的一位。但他也是名门之后,其父为北宋末南宋初名相张浚(注意,张浚和南宋“中兴四将”张俊不是一个人,但姓名读音相同,字形相近,又是同一时代而且有交集的两个人,所以极易混淆,我们将另文讲述这二人)。同时,张栻又会来事,他请来了朱熹,搞了个“朱张会讲”,一下子全天下都知道这个事了。
可能是朱熹的级别太重,凡他讲学过的书院都成了名书院。除了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还有个鹅湖书院。朱熹和陆九渊在江西上饶的鹅湖山也搞了个会讲,结果成就了“鹅湖书院”,成为江西省的四大书院之一。

----“千年学府”岳麓书院----
随着封建王朝的消失,新式教育机构——学校遍布于中国大地,书院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只留下幽静的庭院作为人文古迹供人们瞻仰回味。但是,有一所,仅有一所是例外,它没有退出,而是继续留在中国教育的大舞台,履行着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它就是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976年),由潭州(含今长沙、湘潭等地区)太守朱洞创办。
在渐渐办出了名声之后,岳麓书院得到了朝廷的加持。宋真宗曾召见山长周式,亲书“岳麓书院”匾额,不过该匾额没有保存到现在,现在的匾额“岳麓书院”为明人仿书。清朝时,康熙手书“学达性天”匾额,当然康熙的这个金字招牌是批发的,除了赐予岳麓书院,还赐给了其它好几个书院。后来乾隆也为“岳麓书院”手书了“道南正脉”匾额。

名校出巨子,千年来,岳麓书院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这里仅列举几位重量级代表。
王夫之,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
魏源,清代启蒙思想家,提出了著名的主张:师夷之长以制夷。他的介绍西方科学技术名著《海国图志》成为后来变法维新的圭臬。遗憾的是,该著作并未引起晚清政府的重视,却被日本人拿去当作指导“明治维新”的指南。
郭嵩焘,中国职业外交家的先驱,第一任驻外外交大使。
熊希龄,民国第四任总理。
左宗棠,晚清政治家、军事家。
曾国藩,这个不说了,中国人都知道。
清末,在张之洞、袁世凯等重臣的力主下,清政府开始兴办新式学堂。岳麓书院与时俱进,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后又分别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工业专门学校等,1926年,正式更名为湖南大学。
作为湖南大学前身的岳麓书院,目前仍在招生办学,主要研究方向是哲学、思想、书院等方面。
在世界最古老的大学中,英国牛津大学成立于1096年,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成立于1088年,而中国的岳麓书院成立于976年,是世界上唯一真正超过1000年办学历史的“千年学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