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名医汪履秋先生清热化湿、祛痰消瘀通络法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案

 幸福的逍遥快乐 2020-06-17

怀着空杯心态研读古今医案,一案一故事,一医一人生。#健康科普排位赛#

名医简介:

汪履秋(1919~1999)男,江苏兴化人。出身中医世家,幼年即对中医药知识耳濡目染。曾任江苏省中医院大内科主任、江苏省卫生厅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卫生厅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医学会急症研究会主任委员等职。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首批500师承工作指导教师之一。主编、参编了《当代名医证治汇粹》《中国当代名医验方大全》《中国名医名方》《医海拾贝》、《名医名方录》《当代名医临证精华》等著作。

江苏名医汪履秋先生清热化湿、祛痰消瘀通络法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案

【案例】

清热化湿、祛痰消瘀通络法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案

陈某,女,51岁。

初诊:

1982年5月12日。

患者肢体关节肿痛1年余。病初以手指、腕关节为主,继而肘、膝、踝、跖趾、颞颌等关节亦逐渐受累,手指关节明显肿胀疼痛,晨僵,局部有灼热感,活动受限,阴雨天疼痛加剧,形寒喜暖。诊查:手指关节肿胀,扪之灼手,活动不利,步履艰难,舌苔薄白,脉象沉细。查血沉65mm/h,类风湿因子阳性,C反应蛋白阳性。辨证属于风寒湿邪,痹阻经脉,久而化热,痰瘀凝滞。治宜清热化湿祛痰消瘀,通络止痛为先。

处方:

麻黄,桂枝,苍术,黄柏,防风,防己,制胆南星,桃仁,红花,雷公藤(先煎),生地黄,全蝎,生甘草。

二诊:

上方进服7剂,关节肿痛减轻,灼热感消失。原方去黄柏、生地黄,加地虫,制川乌。

三诊:

上方连进30剂,关节肿痛全部消失,活动自如。复查血沉正常,类风湿因子阴性,C反应蛋白阴性,病情向愈。

本案引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汪履秋医案》)

【评析】

本案患者主要是由于感受风寒湿邪,病久邪阻络脉气血津液运行不畅,气滞津停为痰,血滞为瘀,形成痰瘀痹阻证。治疗必须以祛邪通络为原则,以朱丹溪上中下通用痛风方为基础。该方既能散风邪于上,又能泻湿热于下,还可化痰活血通络。然后再根据寒热虚实的变化随证加减。本病例病初邪从热化,加生地清热凉血,兼制他药之温燥;雷公藤祛风解毒,并可作为辨病用药,病证结合,作用尤宏。痛剧再加全蝎搜风别络。随后,热邪渐退,但痰湿、瘀血难除,加制川乌温经通络,地鳖虫活血消瘀。药力较宏,病情很快痊愈。

类风湿性关节炎简介:

又称类风湿(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该病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早期有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极易致残。目前通常采用美国风湿病协会1987年的诊断标准:(1)晨僵持续至1小时(每天),病程至少6周;(2)有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肿,至少6周;(3)腕、掌指、近指关节肿,至少6周;(4)对称性关节肿,至少6周;(5)有皮下结节;(6)手X线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的狭窄);(7)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20)。凡符合上述7项者为典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符合上述4项者为肯定的类风湿性关节炎。

【作者寄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