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手足口,家长如何在早期发现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以脾胃湿热侵淫并常波及肺经为主要病机的儿童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婴幼儿,整个病程一般是7天,初期症状主要是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极个别的情况会湿热之邪会传变至其它脏腑出现有心肌炎、肺水肿、脑膜炎等并发症。 手足口第一个表现是发热,一般发热2-3天,有些会达到5天;发烧的体温大约在38℃左右;可伴有咳嗽等症状。 第二个表现是患儿多首先从口腔内、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出现疱疹、溃疡,孩子不愿进食、流口水。进而手心、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身体上的疱疹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留疤的“四不”特征。 家长如何预防和应对? 中医认为手足口患儿的共性为脾胃运化不及,湿邪停滞,郁而化热,兼有风邪,甚则热毒炽盛,因此,无论治疗预防都要不可忘记这一根本。对于平素体质较差,消化吸收功能较差的孩子,不可清热寒凉太过,以免伤及脾胃。 最好预防就是合理健康的饮食,少吃荤腥肉类食物、奶制品、油炸、甜腻、生冷食物,这些食物容易损伤脾胃,导致孩子体质下降。平时多给孩子做推拿保健,增强孩子的强健孩子的脾胃等脏腑功能,提高体质(延伸阅读小儿易病的原因及脾胃养护要点)。一旦发现患有手足口病要做好以下几点: 1、饮食指导 清淡饮食,选择易于消化的食物,宜选择大米粥、小米粥、蔬菜汤;禁止食用鸡、鸭、鱼、肉,牛奶及奶制品、甜食、油炸、辛辣。轻症者可采用三豆饮食疗方调理:黄豆20粒、黑豆15粒、绿豆15粒,将三种豆子清洗干净后泡水40分钟,将泡水的豆子连水一起倒入锅中,熬煮1小时,熬成浓汤,喝浓汤,不吃豆。如果湿重,可加白饭豆补土利小便,则成“四豆饮”如果伴有积滞,可加淡豆豉15粒。(来源于《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推拿调理 这是不药而愈的最佳方法,可以帮助孩子退热、减轻症状促进疾病痊愈,并可以起到防止“湿热之邪”传变的作用。但需要配方选穴并结合手法,家长们要稍微学习一下才能掌握。对于没有学过儿推的家长们,可以用吸痧的方法辅助退热,缓解病情。孩子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到医院就医:高热39度以上,持续不退;呼吸急促、面色苍白、精神萎靡;频繁的呕吐;肢体抖动。 关于手足口病的更多Q&A 问:手足口病要是抗生素吗? 答:西医认为这个病可以由20多种病毒引起,服用头孢、阿奇等抗菌素毫无用处,并且会使情况更糟。那抗病毒药呢,遗憾的是目前还没能够明确能够对付这个病毒的药,而且很多抗病毒药对肝脏有损伤,服用的话可能得不偿失。 问:得过手足口就可以终身免疫吗? 答:手足口病无免疫性,得过手足口后如不注意预防,还会再患。家长不可以大意。 问:手足口现在有疫苗可以预防吗? 答: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所以至今尚未研制出疫苗。 |
|